《句》是一首宋代晏殊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澹澹梳妆薄薄文,
自言自语近黄昏。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在天涯心不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黄昏时轻柔地梳妆打扮,自语自言。她身处异乡,不愿因斜风细雨而归去,内心却无法摆脱思念之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孤寂和思念之情。首句描述了女子梳妆打扮的场景,用“澹澹”和“薄薄”形容梳妆的轻柔和细致。接着,诗人描绘了这位女子自言自语的情景,暗示她的心情愁绪纠结,靠近黄昏的时刻使她更加思念。
第三句表达了女子不愿回家的情感。斜风细雨是诗中的象征意象,暗示着离别和寂寞。然而,她并不想因为这样的天气而归去,可能是因为她的所思所念仍然在远方。这种拒绝回归的态度,更加凸显了她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最后一句“人在天涯心不痕”,表达了女子内心无法消除的思念之痛。无论身在何处,她的心始终留在远方,思念之情无法被磨灭。这句话用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她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她身临异乡的孤独和无助之感。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孤寂的感悟。通过描写女子的梳妆自语和不愿回家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无尽思念和孤独之苦。这首诗以其深情的表达,引发读者对离愁和远方的共鸣,展示了晏殊独特的感悟和才华。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春日观南城同礼曹诸子三首 其三。明代。王慎中。朱曦禁苑尽芳菲,传道神游转翠旂。制拱雕金丹凤绚,疏桥累玉素虹飞。风泉数处歌弦合,花萼千名锦绣围。正睹乾行行幸处,修恩无地不光辉。
洞仙歌(方庵春日花胜宴客,为得雏庆·花翁赋词,俾属韵末)。宋代。吴文英。芳辰良宴,人日春朝并。细缕青丝裹银饼。更玉犀金犀,沾座分簪,歌围暖,梅靥桃唇斗胜。露房花曲折,莺入新年,添个宜男小山枕。待枝上,饱东风,结子成阴,蓝桥去、还觅琼浆一饮。料别馆、西湖最情浓,烂画舫月明,醉宫袍锦。
寄襄州程大夫。宋代。陈师道。中年为吏晚专城,不独身荣府亦荣。江汉风流见羊杜,相门经术有韦平。十年一别音书绝,万里相看骨肉情。今代庞公入城府,定将悬榻与逢迎。
观江郎石。宋代。胡仲弓。江郎何日化,千古镇长青。乍见人疑怪,多应地有灵。世间无此石,天上应何星。海外蓬莱岛,犹疑在杳冥。
山行二首 其一。元代。黄清老。爱山不知倦,缓步成幽寻。观泉度叠嶂,携日穿层林。眷彼枝上鸟,少憩松间阴。萧然清风来,发我松下琴。白云邀我饮,流泉永我吟。曾谓尘中人,不知君子心。
谢潘端叔惠红梅。宋代。楼钥。少陵年后咏花开,未见烟脂一抹腮。可惜当时诗兴动,止因东阁看官梅。
采芳园六咏 其三 桃李轩。明代。张元凯。黄鸟鸣嘤嘤,芳园开桃李。美人期不来,春风吹绿水。
题费国聘市隐园 其一。明代。余继登。避宠辞燕市,为园在汉阴。剪茅旋结屋,种竹已成林。泉石生幽兴,琴樽惬隐心。风尘吾愧汝,空自说知音。
咏怀二首 其二。唐代。陈政。我有盘龙镜,烱烱凝清光。亦有高阳剑,秋水淬锋铓。欲携赠知己,感慨意难忘。但恐岁月晚,抱此徒悲伤。
杂曲歌辞·荆州泊。唐代。李端。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今夜一江人,惟应妾身觉。
哭栖白供奉。唐代。李洞。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吟诗堂里秋关影,礼佛灯前夜照碑。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冬初将晓枕上感赋。清代。龄文。初回残梦远钟轻,竹影摇窗月尚明。寒埘鸡啼催曙色,遥天雁唳断秋声。半生身世馀残局,百岁光阴悟晓檠。聚散悲欢知有定,牢愁无那此中情。
送黄季文游皖潜兼寄刘明府。明代。卢龙云。海曲多名流,艺苑各驰骛。仆仆一黄生,汪汪亦叔度。五岳慕奇观,三都等作赋。华发渐盈颠,名山恒杖屦。驾言复西游,皖潜有佳趣。巍巍天柱间,山谷旧游处。胜迹属吾家,千古如旦暮。此地得神君,口碑方载路。挟刺何所投,依刘实倾注。岩穴普声施,青云藉攀附。
为所性侄题小景三首 其一。元代。欧阳玄。林庐澹疏烟,归帆泊沙渚。披图得空阔,总是经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