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

董卓朗读

《董卓》是苏轼的一首诗,它描述了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困境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董卓》
公业平时劝用儒,
诸公何事起相图。
只言天下无健者,
岂信车中有布乎。

中文译文:
公业平时劝用儒,
诸公何事起相图。
只言天下无健者,
岂信车中有布乎。

诗意:
这首诗以董卓为题材,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以其专横残暴、贪婪著称。诗人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困境的担忧和不满。

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了“公业平时劝用儒”,表明苏轼认为政府应该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追求公平正义。然而,接下来他问道:“诸公何事起相图”,暗示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们却追逐私利,争相图谋权位,而非为国家和民众做出贡献。

诗的下半部分,“只言天下无健者,岂信车中有布乎”,表达了苏轼对当时政治体制的质疑。他认为,那些权力者们口口声声说天下没有正直的人才,而自己却不相信有真正的贤才存在,这种说法是虚伪的。

整首诗通过对董卓的形象描绘,批判了当时政治的黑暗面和社会的不公正。苏轼以犀利的语言和反讽的手法,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谴责,同时也表达了对正直和公正的向往。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反映了苏轼对社会和政治现状的关切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仍可万里来,可非衒其才。增学助元机,土人如子稀。

()
立着巫娥多少时,安排云雨待清词。
酒酣鲁叟频相忆,曲罢周郎尚不知。
海鹞无踪飞过速,云龙有报发来迟。
从今莫入寻春会,为欠梅花一首诗。
()

自入赤墀青琐间,旧游禅侣亦阑珊。青山只忆招提境,白首初辞供奉班。

马为空群犹蹻蹻,鸟能求友自关关。终期一舸相寻去,知在姚溪第几湾。

()

准敕放还山,祈閒果得閒。直令舂庑下,也胜乞墦间。

子美虽存阙,渊明且闭关。遥怜早朝者,推枕恐催班。

()

履声腾上逼星辰,俄驾朱轓去牧民。
不作金张门下客,亦非牛李党中人。
公宁抽版还丞相,谁更移书责谏臣。

()

閒持一杯酒,独向西园醉。想像邺中人,青云动飞盖。

()
旧隐神仙宅,空王殿阁深。
炼丹烟已冷,入竹路难寻。
峰迥箫吹玉,溪寒石点金。
灵源双瀑布,千古得清音。
()

颗颗苞甘液,年年饫老饕。
绝胜九千岁,三度窃蟠桃。

()
策策惊飚战素秋,梦回衾幔亦飕飗。
不传鸿雁秦关信,可柰蘋蘅楚客愁。
作赋未须悲落木,挂帆方喜助归舟。
保须更借抟扶便,自是层霄九万游。
()

江潮远入河,几度此经过。

浦溆渔船聚,泥涂蟹穴多。

()

固锁高垣事可吁,更凭何罪易皇储。诸公方有同谋惧,识者能无意外虞。

机会如斯何可失,功名之际本难居。冤哉一掬江湖血,信史他年未必书。

()

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
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髠钳奴于鲁。
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

()

云归在高岭,人见是无心。
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
南方虽有暖,腊月易成阴。

()

苦竹沿溪,青莎贴水。斜阳黯黯遥山翠。一声欸乃送轻舟,行人渐入芦花里。

打稻场连,剥棉天霁。桑麻而外无閒地。村居风景旧关心,勾将一片乡思起。

()
风急断虹收。
孤鹜摇摇下荻洲。
醉帽尽从吹落去,飕飕。
幸有黄花插满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