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九华山并引。宋代。苏轼。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壶中九华山并引》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壶中景物与外界九华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遐想和愁思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清溪电转失云峰,
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
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
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
百金归买碧玲珑。
诗意:
诗中首先描绘了清溪弯曲转折,仿佛迷失了云峰的景象,接着表达了诗人在梦中惊醒时仍然感到翠扫空无一物的惊愕。然后诗人说五岭外的千嶂不必愁忧,因为如今九华山就在他的壶中。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天池水落时层层可见,玉女窗虚时处处通透的景象。最后,诗人念及自己所在的仇池太孤绝,用百金回购一个碧玲珑来怀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轼内心的遐想和愁思,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诗中的壶景与外界九华山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苏轼以小见大、以微见宏的思维方式。壶中的景物虽然微小,但却包含着壮丽的山水和令人惊叹的景观,使得诗人在有限的空间内得以领略到广阔的自然之美。这种对壶中景物的赞美和遐想,也可视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憧憬和对内心世界的寄托。
诗中的天池水落、玉女窗虚等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一种清新、通透的感觉。这些景物的描绘,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人念及自己所在的仇池太孤绝,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抱怨,而百金归买碧玲珑的行为,则是诗人通过物质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整首诗的意境独特,以小见大,以微喻宏,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思。它通过对壶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首诗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避暑湖光山色楼(二首)。明代。释良琦。重重楼户燕穿风,曲曲红桥绿水通。薄暮钩帘对凉雨,一时秋思在梧桐。
子庆诗。唐代。孟郊。王家事已奇,孟氏庆无涯。献子还生子,羲之又有之。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我欲拣其养,放麛者是谁。
秋怀十首。宋代。韩元吉。朝行佛屋鱼千里,暮借僧床鷯一枝。窗下秋虫解人意,似怜羁客伴哦诗。
二月廿一日游藏胜有感。宋代。陈文蔚。柴门终日掩荒苔,记得年时把酒杯。幸有克风到桃李,一年一度看花来。
江上美人三首 其三。明代。梁元柱。懒看游人独倚松,却应目断水溶溶。道人自分无情汉,休锁双蛾怅别容。
文王。清代。佚名。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喜族兄寅仲偕苏汝载刘觐国至。明代。韩上桂。寂寞扬雄书满床,行歌孺子识沧浪。避人门巷填车马,爱客琴尊过草堂。棣萼风尘徒弥月,蒹葭秋色净微霜。芳芹市酝无多味,与尔相亲罄此觞。
医僧洪淡寮见示金刚经解集验方村寺清规皆。元代。艾性夫。不作人间肉食僧,霜髭茁茁骨稜稜。释经妙在一转语,疗病良於三折肱。处寺有规能缚律,即心是佛不传灯。胸中历历前朝事,说到西头气拂膺。
寄题开福院白莲堂 其二。宋代。米芾。旧多社客谈因果,新向禅林问祖风。归去万缘无不了,这回洗钵听斋钟。
赴热河晚憩溪梁。清代。方苞。群山作秋容,萧然如静士。月出烟光融,山空疑远徙。解鞍步河梁,高天净无滓。傥值身心閒,景物睹尤美。因羡耦耕人,销声向云水。
采石渡。元代。吴澄。流波万斛忠臣泪,遗迹千年采石矶。南北于今失天限,江山如昨怆人非。新潮寂寞阴风怒,旧冢荒凉落月辉。一去不来虞雍国,当时渡马更秋肥。
剑池。宋代。释居简。云根无底窦,或谓水通溟。下瞰几千尺,高标第四名。鬼题孤独字,剑沕属镂精。翠秃青残处,黄州旧勒铭。
槐庄渡口。宋代。文同。云烟飘泊树微茫,一岸人家带夕阳。欲上高原便回音,可怜风物似吾乡。
阅江楼上几登临,卧断烽烟十载心。如我已无情可寄,送君非有意为吟。
木棉花落滩声急,杜宇啼残客思深。莫向此时重凭眺,苍梧云影远沉沉。
雷峰春半伏枕初起顿修有端州之役口占二律送之。明代。释今严。阅江楼上几登临,卧断烽烟十载心。如我已无情可寄,送君非有意为吟。木棉花落滩声急,杜宇啼残客思深。莫向此时重凭眺,苍梧云影远沉沉。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宋代。杨万里。晚得看花诀,丁宁趁绝农。乘他醉眠起,别是一精神。
念奴娇(追和张巨山《牡丹词。宋代。毛幵。倚风含露,似轻颦微笑,盈盈脉脉。染素匀红,知费尽,多少东君心力。国艳酣晴,天香融暖,画手争传得。绿窗朱户,晓妆谁见凝寂。独占三月芳菲,千花百卉,算难争春色。欲寄朝云无限意,回首京尘犹隔。舞破霓裳,一枝浑似,醉倚香亭北。旧欢如梦,老怀那更追惜。
赣州歌四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翠浪玉虹南斗间,庾关北走更千山。大纛高牙秋色里,白云长对节楼闲。
新居快雨戏笔。元代。张雨。旋埽林扉一榻横,绿阴幽底水纹平。閒眠爱杀荷沟雨,玉磬池边无此声。
九月十日乡入醵饮丹山分韵得地字。宋代。陈著。流景赴壑蛇,浮生迁穴蚁。世变兹已极,扰扰欲何事。淡饮养丹田,守口为福地。常时不出户,一年两游寺。清霜又芳菊,与头花前醉。里人重斯集,仿佛乡饮意。叙坐既有伦,交勉言亦至。老成示典刑,少壮修容止。智者勿笼愚,勿以利伤义。实行培本根,余力及文字。宙宇自颠冥,存古强吾里。扶持复扶持,相与无彼此。酒云酒云乎,渊乎有余味。
永遇乐。元代。梁寅。年少羡君,有如琼树,相见何晚。虎瞰山前,轻船同载,正桂花香满。封溪一夕,孤篷听浪,又趁朔风遄返。计行藏、只堪一笑,怕令白鸥惊见。君如管辂,聪明夐异,能道山翁奇蹇。绛阙蓬莱,人间天上,翘首仙凡远。何时访我,竹溪松壑,尽有白云堪玩。写长怀、且寄南飞秋雁。
相和歌辞。婕妤怨。唐代。张烜。贱妾裁纨扇,初摇明月姿。君王看舞席,坐起秋风时。玉树清御路,金陈翳垂丝。昭阳无分理,愁寂任前期。
古意(二十首)。明代。袁凯。楚人好鱼目,越人荐明珠。一日三至门,主人行徐徐。相见才一言,薄送下前除。洛阳苏季子,黄金满后车。邹轲诵尧舜,白首走道途。¤
春日梅陇书事。明代。郑岳。步屣仍扶杖,抛书独凭阑。凝烟迷野望,积雨酿春寒。麦陇抽新绿,花枝缀渥丹。韶华不觉换,犹作去年看。
鹧鸪天(癸酉吉阳用山谷韵)。宋代。胡铨。梦绕松江属玉飞。秋风莼美更鲈肥。不因入海求诗句,万里投荒亦岂宜。青箬笠,绿荷衣。斜风细雨也须归。崖州险似风波海,海里风波有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