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朗读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他在宜宾看到远处乱山景色的感受。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江水寒冷,朝阳照耀不知道,远处的山峰映照着太阳。雾气笼罩着高峰,倒映在陡峭的岩壁上。横云突然飘散开来,绿树清晰可见。行人享受着独特的阳光,飞鸟投向遥远的碧空。这片荒凉的土地还有谁会喜爱呢?茂盛的景色怎能让人适应。难道没有人追求避世的境界吗?高隐的修行能够净化心灵。有谁能够跟随他们一起游历呢?路上可能有豺狼虎豹的痕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游历宜宾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江水寒冷、远山高耸、云雾缭绕的景色,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苍茫壮丽的自然景观。苏轼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朝阳照耀不知道”和“晃荡射峭壁”,使读者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光影交错和动态变化。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人与自然的关系。苏轼提到行人挹取孤光、飞鸟投向远方,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找安慰和自由的愿望。然而,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片荒凉之地还有谁会喜爱呢?这是对于人们是否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思考和反问。

最后几句诗中,苏轼提到了避世士和高隐修行的主题。他认为修行者能够净化心灵,追求高尚的境界。然而,他同时也提到了豺虎的痕迹,暗示修行之路充满了艰险和困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追随。

整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对修行境界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人与自然的深入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江边寺里一梅树,几度劳人相候开。
无情今日未肯发,有兴明朝还看来。

()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

一年才得两封书,桃雨霏霏柳雨疏。吴峤夕阳投寺晚,锦江归鸟啭檐初。

迢遥客路饶新语,寂寞家山掩敝庐。收拾笠瓢还旧隐,春光容易待樵渔。

()

()

洁己惟清德,撄鳞有格言。
位虽居鼎鼐,心已在丘园。
身退名增重,年高道愈尊。

()

潮生君未来,潮落君又去。
来去总无常,劳劳西江渚。
江渚月明潮又回,郎行那得好怀开。

()

潭潭相府开日边,瑞光错落胜非烟。
珊鞭皂帽千骑联,袖中各有崧高篇。
惟公妙年少比肩,笔底词藻争春妍。

()

石麟阙耳笋生苔,要读丰碑与客来。
精舍荒凉僧已出,瓦墙一朵佛桑开。

()

岳渎郁奇气,东南挺大儒。鸿章俪典训,高行重师谟。

言念先文烈,挥毫绍董狐。精忠如可述,公道岂曾孤。

()

出城便爱小嵯峨,濯足还来碧涧阿。飞磴未跻先瘆瘭,断碑欲认更摩挲。

溪山有待登临久,今古无穷感慨多。我比乐天官更适,十年一到意如何。

()

此水来天上,孤舟激浪行。涛声冲岸急,塔影卧堤平。

高屋旋沙没,平畴蔓草生。渠成休报绩,中泽尚鸿鸣。

()

云水长沙国,铜章邑大夫。俗传鸮似鵩,仙化舄为凫。

卑湿加餐饭,弦歌岂壮图。洞庭见归客,书信不宜无。

()
德孤谁愿高,气寒谁愿清。
斯文邹鲁来,壈坎劳其生。
岂无性命忧,艰难愈同情。
如何及门士,亦作胡越声。
()
天遣冯夷剪水飞,拿空万木冻龙痴。
寒思坡老玉楼句,清想刘叉冰柱诗。
谩拥地炉然竹火,更垂纸帐当罗帷。
谁知预作丰年瑞,不疗贫家眼下饥。
()

居家多惰拙,为国常隐忧。
有时发鲁叹,乃或遭楚咻。
坏证至束手,错事皆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