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句湖上秋风聚萤苑》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湖上风吹萤火虫聚集的景象,以及春天门前波浪散开时花朵飘落的情景。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湖上秋风聚萤苑,
门前春浪散花洲。
这首诗词的意境非常清新而浪漫。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诗意和赏析。
首先,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湖上的景象。"湖上秋风聚萤苑"意味着秋风吹来,点点萤火虫聚集在湖面上,犹如一片萤火虫的园地。这里的"秋风"和"萤火虫"都是秋天的象征,营造出了一种静谧、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诗的后两句描述了春天门前的景象。"门前春浪散花洲"描绘了春天波浪拍打在花朵上,花瓣纷纷飘落的景象。这里的"春浪"和"花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给人以欢快、活泼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和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季节交替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美丽。秋天的湖上聚集了一片萤火虫的光芒,给人一种静谧、寂静的感受;而春天的花朵在波浪的拍打下四处飘落,给人一种生机盎然、欢快的感觉。这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变化。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给人以美感和思考的余地。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苏轼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叹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总体而言,《残句湖上秋风聚萤苑》这首诗词以其清新的意境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苏轼的诗歌才华和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喜迁莺 元夕。明代。王夫之。龟纹云展,逗月影、照人清善。徼幸春光,等閒换却,银海玉山万片。不道残梅,香尽似惜柳条绿浅。更念我一茎瘦骨,风丝欲剪缱绻。笑年年岁岁,长伴韶华转。野烧烘朱,疏星炫采,一点山镫光颤。良夜人閒似此,莫问琼壸近远。痴来自笑衰翁,受用东风消遣。
送僧游南岳。宋代。释惟一。一口尽吞三世佛,近来出世佛犹多。为吾问讯老思大,底事不能开口河。
题蔡君谟真迹 其一。明代。解缙。汴水东流宋社移,中郎名字日星垂。精神翰墨犹生气,想见彤庭赐对时。
次所和竹所诗奉柬(四首)。元代。黄公望。片玉山前人最良,文章体物写谋长。古来望族推吴郡,直到云仍姓字香。
有感书赠义军旧书记四首 其一。清代。丘逢甲。拜将坛高卓义旗,五洲睽目属雄师。当时力保危台意,只有军前壮士知。
书事十首 其十。宋代。刘克庄。汉重貂珰鼎轴轻,力扶弱势赖公卿。劾侯常侍如张□,讼石中书有更生。伺夜九头犹作祟,过时百舌未收声。虞廷可是无仪凤,底事相看噤不鸣。
次韵北涧禅师留别。宋代。高斯得。维北有深涧,其中贮幽泉。兹泥不可滓,万境涵澄鲜。老人挹其流,浊世相周旋。清寒涤腴腻,八解不敢专。我来宿招提,逾月从金仙。解后涧濒老,笔力回百川。参寥一以去,诗宗久无传。阿师佩密印,绝后如光前。禅房竹色静,秋深暑将阑。双岩傥入梦,寄予白云篇。
南北史感遇十首。唐代。司空图。雨淋麟阁名臣画,雪卧龙庭猛将碑。不用黄金铸侯印,尽输公子买蛾眉。汉世频封万户侯,云台空峻谢风流。江南不有名儒相,齿冷中原笑未休。天风斡海怒长鲸,永固南来百万兵。若向沧洲犹笑傲,江山虚有石头城。花迷公子玉楼恩,镜弄佳人红粉春。不信关山劳远戍,绮罗香外任行尘。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奸佞岂能惭误国,空令怀古更徘徊。行乐最宜连夜景,太平方觉有春风。千金尽把酬歌舞,犹胜三边赏战功。桃芳李艳年年发,羌管蛮弦处处多。海上应无三岛路,人间惟有一声歌。佳人自折一枝红,把唱新词曲未终。惟向眼前怜易落,不如抛掷任春风。景阳楼下花钿镜,玄武湖边锦绣旗。昔日繁华今日恨,雉媒声晚草芳时。乱后人间尽不平,秦川花木最伤情。无穷红艳红尘里,骤马分香散入营。
岁暮杂感 其二。清代。陈元鼎。满袖炉香拜玉除,日华长捧五云居。曾依阿阁惭凡鸟,未浥洪波感涸鱼。魏阙觚棱空有梦,远方端绮久无书。液池多少垂垂柳,换叶移根总不如。
石佛废寺。明代。谢榛。峡转逢孤寺,庭荒起暮烟。石堂惟有壁,松树不知年。劫火关尘世,名香断胜缘。登临霜草地,想像雨花天。何处飞驯鸽,无由见老禅。梵音泉自落,法镜月空悬。净土还如此,浮生重惘然。门前车马客,谁复问青莲。
宿萍乡武云观。明代。王守仁。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翠色拖云开叠嶂,寒声隔竹隐晴溪。已闻南去艰舟楫,漫忆东归阻杖藜。夜宿仙家见明月,清光还似鉴湖西。
使东川。嘉陵江二首。唐代。元稹。秦人惟识秦中水,长想吴江与蜀江。今日嘉川驿楼下,可怜如练绕明窗。千里嘉陵江水声,何年重绕此江行。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王忠铭宗伯山房四咏 其二 金鸡春晓。明代。于慎行。彩霞为羽日为冠,啼破桃都五夜寒。似向蓬莱宫里见,春声晓殿簇鹓鸾。
颂古四十五首。魏晋。释慧远。楚王城畔水东流,独脚山魈跃气球。贪看六么花十八,不知船子下扬州。
夜大雪歌。宋代。陆游。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鸣窗纸。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异哉冻砚已生冰,信矣重衾如泼水。山中卧涧松竹折,庭前蔽地乌鸢死。昨日之暖殊昏昏,桃李欲坼春满园。阴阳错缪世或有,物穷则变古所言。虽云明年幸一麦,冻馁沟壑知谁存?呜呼今夕之雪未足论,所忧明日嵼高塞门!
碧蝉儿花。宋代。杨巽斋。扬葩簌簌傍疏篱,薄翅舒青势欲飞。几误佳人将扇扑,始知错认枉心机。
秋雨后即事。宋代。陈辉。残雨新添一色秋,小窗开处见清幽。箫吹淡月通溪店,漏滴寒空近戍楼。对影孤吟悲宋玉,惊魂断梦忆庄周。雁飞不到台阳路,怅望天涯芦荻洲。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万点 一作:数点)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满庭芳·山抹微云。宋代。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万点 一作:数点)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