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山保塞两穷边,
卧治雍容已百年。
顾我迂愚分竹使,
与君谈笑用蒲鞭。
松荒三径思元亮,
草合平池忆惠连。
白发归心凭说与,
古来谁似两疏贤。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他的朋友李端叔送行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中山保塞两个贫瘠边疆的景象,表达了对这些地方长期辛勤耕耘的人们的赞赏。诗人自称是一个迂腐无能的官员,用自嘲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李端叔的敬意和友谊。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们在竹林中谈笑的情景,以及在松荒草合的平池畔思念着元亮和惠连,表达了对过去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表示他愿意用他的回忆和心意与李端叔分享,并赞叹了古代的贤人们在友情方面的稀少和难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边疆贫困地区的描绘和自嘲的口吻,展现了苏轼对普通人的尊重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以一种自然亲切、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对友谊的认同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感受力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苏轼对古代贤人的羡慕和对友情真挚性的思考,使整首诗增添了一层哲理和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瞿秋白
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
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
道人煨古拙,烟湿舞徘徊。
此中有至境,一一入寒杯。
()
成都旧日扬雄宅,今在清江鸥鹭洲。
颇念书题成间阔,忽逢翰墨见风流。
芗林草木年仍故,此老诗篇晚更遒。
官事安能久覊我,何时载子以扁舟。
()

楼台将送暑,江海欲涵秋。目断孤帆迥,神伤远霭浮。

白驹怜古调,鸿雁起新讴。百粤升平日,谁先倾否忧。

()
兰也结根幽且深,若为容易出山林。
定知亦以香为累,不尔人于何处寻。
()

露湿芙蓉晚,风酣橘柚秋。衣巾红影乱,尊俎翠光流。

尘暗迷三马,阳骄喘万牛。五湖烟雨里,不系有虚舟。

()

疑是分开混沌初,奔奇走秀两相於。
等闲开圃多栽竹,行到人家尽读书。
宴饮直尝千户酒,盘飧惟候两潮鱼。

()

独恨无香恐未真,纷纷蜂蝶底相亲。俗传定欲烧银烛,绝代谁为照睡人。

()

平生惯向芜城客,吴丝暗斑双鬓。雪岭才高,青楼句好,那比前人疏俊。

吟朋胜引。爱款竹寻题,占花分韵。忽觉归心,一灯摇梦野鸥近。

()

万峰落叶木槎牙,春色初回垄上茶。
浅蕊黄金韵栀子,嫩容白玉沁梨花。
西风凝露才成颗,北苑喊雷应未芽。

()

凄锵笙管遒。
参差舞行乱。
轻肩既屡举。

()

回首望荆门,惊浪且雷奔。四鸟嗟长别,三声悲夜猿。

()

命薄佳人,情钟我辈。海棠开后心如碎。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春寒只了房栊闭。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

()

()

岁事颇不恶,严霜差未凝。水流低岸月,风捲隔林灯。

烟树无高下,寒香有废兴。遣怀拚一醉,安得酒如渑。

()

平生山斗仰斯文,讲席曾叨侍夜分。程雪已知深为酢,合颜岂必厚于蕡。

蛟螭尚与云龙逐,驽马难追德骥群。快见拜恩荣任处,御炉香煖紫衣芬。

()

梦里水居今我来,五湖烟琐旧池台。乍凉桐雨萧萧下,兀立秋荷落落开。

曲槛久望苍鹭影,幽芬一酹白云杯。沧波仍故鳜鲈绝,直士弃臣何往哉。

()

海岛沙寒倦马嘶,风潮雪暗水禽啼。去京已是三千里,家比京城更在西。

()
客星祠下渺烟波,欠我扁舟舞短蓑。
不为穷冬怕滩恶,正愁此老笑人多。
()

海棠未坼,万点深红,香包缄结一重重。似含羞态,

邀勒春风。蜂来蝶去,任绕芳丛¤

()
东风吹老地棠花,燕子归来认得家。
茅屋石田浑好在,白头何苦尚天涯。
()

时过不自惜,长年转多忧。壮心若湍水,涌激不少休。

念昔童稚日,此身百无愁。良霄见明月,喜跃如有求。

()

帝里论文夜,从来哲匠能。月邀金谷酒,人对玉壶冰。

楚调谁相和,吴歌思不胜。多情有徐干,何计挽陈登。

()

醉舞任生涯,褐宽乌帽斜。庾公先在郡,疏傅早还家。

林晚鸟争树,园春蜂护花。高吟应更逸,嵩洛旧烟霞。

()

寂寞淮边柳,春来自舞腰。
恨生争战地,不得近官桥。

()
洞庭湖北饱知闻,尝以輶轩犯楚氛。
远有光华新令尹,分投閒散故将军。
武陵源口自碧水,古德山头多白云。
一路澄清纵幽讨,不妨书札细论文。
()

三釜果何乐,万钟岂云轻。
当知昔贤士,乃亲乃为荣。
忆昨使东淮,循陔兰芳馨。

()

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

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

()

忆昔岁云暮,言趋君子堂。
昕班偶同归,三度金节凉。
木天并英游,东壁分余光。

()
延津双玉虹,神物合雌雄。
易用千金购,难为一割功。
尘埋余斗气,岁远结阴风。
感激封侯去,龙鸣出匣中。
()

筛冰为雾,屑玉成尘,借阿姨风力。千岩竞秀,怎一夜、换作连城之璧。

先生闭户,怪短日、寒催驹隙。想平沙鸿爪成行,□似醉时书迹。

()

忆昔尚书结伴游,于今弥望海天秋。南来缥缈依山尽,北极苍茫亘地浮。

万井风烟连震泽,一方鸡犬护瀛洲。明朝好乘渔郎棹,及早移家住上头。

()
日华晴射武夷峰,湛碧溪流照玉骢。
行郡敢辞千里路,祝釐先拜万年宫。
山川历历神仙境,民物熙熙太古风。
笑领霞觞云子酒,姓名留在洞天中。
()

红妆翠盖惜风流,春动香生不自由。莫向芸斋厌閒冷,小诗供作锦缠头。

()

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郄诜丹桂无人指,

阮籍青襟有泪沾。溪上却思云满屋,镜中惟怕雪生髯。

()
三光固下元,六度清中阙。
九转上元灯,照见长生月。
无分昼夜明,光彩连绵发。
显出个胎仙,生死今番越。
()

我家衡门接遥碧,曾约溪南蜡双屐。花时不往今已秋,缥缈望君空伫立。

山非弃人人弃山,三百六旬何时閒。风吹岩瀑洒飞雪,羡君此日超人寰。

()
传道府中浇茗碗,灵坚陇畔炷薰炉。
银钩茧纸闲舒卷,锥也无时未是无。
()

一见君诗倍黯然,蓟南湖北各风烟。故人渐似星将晓,尘世真成海变田。

桂在谩吟招隐曲,鹤归还记去家年。虎丘山水知无恙,有待先期置酒泉。

()

天香国色原无种,雪白轻盈朵朵同。昨夜片霞天上落,波心浴出一枝红。

()
珠宫何岧峣,前江后层嶂。
开山者何人,萧梁山中相。
窃惟经营初,岂曰此幽赏。
地灵宜仙事,境寂销俗相。
()

缭绕朱栏倚日边,葳蕤红药露华鲜。蓬瀛本自多奇卉,况尔栽培更有年。

()

东林闻说好林泉,社会荒凉几百年。灵物孰知崔氏竹,方池新种远公莲。

华严顿净三千界,庐阜重招十八贤。应笑陶潜又归去,白云幽鸟伴归田。

()

阊阖长风吹海立,冯夷怒挟天吴入。层层驾浪薄秋旻,凉波如沸鱼龙泣。

海门匹练遥飞来,龛山赭山青崔嵬。罔象横冲两崖束,巨灵直擘中流开。

()

金风荡炎暑,六合气已清。石崇南山高,晨起见峥嵘。

丝垂虫就茧,彼各有所营。竹实不足饱,凤凰尚饥鸣。

()

佳人种碧草,所爱凌风霜。佳人昔已殁,草色尚苍苍。

陆行载以车,水行载以航。于今五六年,与我道路长。

()
拙者平生,不曾乞得天孙巧。
那回忝卮蜀车来,岂是齐卿小。
此膝不曾屈了。
更休文、腰难运掉。
()

晓度金庭山,夕过白龙峡。两峰争巑岏,乱石相倾压。

向背林木森,险斜蹊径狭。数声猿啸哀,自在莺啼恰。

()
皆再和之。
会余有西州之恨,因用韵以写幽怀。
舞红愁碧晚萧萧。
溯回潮。
()

日沉西涧阴,远驱愁突兀。烟苔湿凝地,露竹光滴月。

时见一僧来,脚边云勃勃。

()
()

笑指颓龄,循环雌甲,卦数已圆。叹蜀公高洁,休官去岁,温公耆旧,入社今年。底事崎岖,苍颜白发,犹拥貔貅护海堧。君恩重,算何能报国,未许归田。遥怜。宛居山前。正水涨溪肥系钓船。纵葵榴花闹,菖蒲酒美,都成客里,争似家边。寄语儿曹,若为翁寿,只把鸥盟更要坚。翁还祝,愿欃枪日静,?稏云连。

()
未穷双佛刹,先到一渔家。
山雨已残叶,溪风犹落花。
汲泉沙胍动,敲火石痕斜。
应是任公子,竹间曾煮茶。
()

慊慊促夜弦,翩翩戒晨轴。
临分将列觞,指景念出宿。
羁思无定端,官程有成速。

()

京师出大黄,熟处最难忘。道吾常作舞,元是谢三郎。

()

吾年八十五,修因至於此。
问我归何处,顶相终难睹。

()

小口三,大口六,六文钱,一合粟。炊之为糜,不盈一掬,何况小口又减半,虽易糠秕且未足。

昔时富户今亦贫,何人为具黔敖粥。西风策策吹茅檐,大口小口同声哭。

()

夕阳行色怅孤蓬,大海家林挂树丛。芳草不堪吴塞绿,飞花犹恋越台红。

相看游子悲春尽,何限才人泣路穷。明到钱塘潮落后,书邮频寄北来鸿。

()
灵祠古木合,波扬大江濆。
未□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涩珠履,草色妒罗裙。
妙鼓彤云瑟,羁臣不可闻。
()

百战无军食,孤城陷虏尘。为伤多易子,翻吊浅为臣。

漫漫东流水,悠悠南陌人。空思前事往,向晓泪沾巾。

()

霜华夜度湘帘影,玉兔寒沉帘外井。孤灯双妇抱双儿,泪结红冰湿衣冷。

太阿出冶火星热,锋铓射人肝胆裂。谁知两点少年心,同化坚贞一方铁。

()
逢花眼倦开,见酒手频推。
不恨吾年老,恨他将病来。
()

羸马驱驰几日程,山城草色夕阳明。闽关路杳鱼书断,秦岭风高雁阵横。

客里逢秋谁对酒,枕边听雨独关情。自惭疏拙浑无补,欲把行藏问广平。

()

野鸟唤关关,熹微岁腊残。陇梅新叶暗,棠棣旧枝寒。

醒眼无多梦,繁忧有百端。沧江烟艇稳,便欲把渔竿。

()
秀江亭上驻吟怀,苔藓轩窗四面开。
潮怒挟风吹海立,櫨声摇月下天来。
浮沤世事等出没,泛梗羁人几去回。
待写篇诗纪游迹,路迢不奈马频催。
()
暖日黄金柳,光风白玉梅。
门阑开寿域,人物满春台。
()

闻道铜台下,鸬鹚旧有陂。新渠自谁凿,春水亦涟漪。

枕席心愈静,园林物自私。相望淇澳近,移种竹千枝。

()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栏 通: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