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四首

饮酒四首朗读

《饮酒四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
我醉方不啜,强啜忽复醒。
既凿浑沌氏,遂远华胥境。
操戈逐儒生,举觞还酩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与客人一起喝酒的情景。客人从远方来到,给苏轼倒了一杯茗茶。苏轼在喝了一些酒后并不感到醉意,于是强迫自己再喝一杯,结果却突然清醒了。随后,苏轼引用了浑沌和华胥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超越尘世,追求更高境界的心愿。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苏轼举杯饮酒,达到了酩酊大醉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词以饮酒为题材,通过描绘苏轼喝酒的过程,展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态度。诗中的“茗”指的是茶,而不是酒,这可能是苏轼故意使用的伎俩,使诗词更具隐喻意味。苏轼在诗中将自己与客人对比,客人能够让他感到醉意,而他自己却只能通过强迫自己喝酒来追求醉意,这暗示了他对于人生的不满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引用了浑沌和华胥的典故,浑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混沌世界,华胥则是神话中的仙境。这里,苏轼将自己的追求比作凿开浑沌,进入华胥境界,表达了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诗以“操戈逐儒生,举觞还酩酊”的形象描绘了苏轼举杯饮酒的情景,表达了他达到了酩酊大醉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饮酒的过程,抒发了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中的典故引用和意象运用,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和艺术性,使整首诗词更具韵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
夜深梦醒推窗看,白月无痕雪满山。

()

竹里开华馆,珍羞次第尝。春风酒影动,晴日乐声长。

久坐难辞醉,衰年亦暂狂。殷勤还继烛,永夕梦相妨。

()

世变如流水,前哲嗟逝川。
良牧隆化本,访古漫叟泉。
念兹名泉意,感彼末俗偏。

()
官达身何补,才名陆未沉。
不妨吾道在,休较吏文深。
城郭春将暮,风云晚更阴。
相看炎海阔,魂断欲分襟。
()

六幕星翻斗转车,揽衣王粲更离家。
孤城随月三挝鼓,碧树啼烟九子鸦。
独望残云愁霰雪,暂闻长笛忆京华。

()

我是人间未了僧,苍崖如梦昔经行。
炉中香愿犹馀烬,石上精魂又一生。
绝嶂猿啼惊犬吠,四山屏合护钟声。

()
我生独后邵康节,白首黄尘走阡陌。
兴来犹作山水游,不减当年谢康乐。
归来读书茅屋底,不悟庭中雨漂麦。
往年为客上湘水,万里不异僧行脚。
()

金支翠盖百灵趋,测影天京宅此区。只尺扶风开二华,苍茫□楚望三涂。

洛曾卜历千年在,路为升中万岁呼。嘉祀告成多协气,词臣何日奏西都。

()
东省西台除吏目,轶才勿谓得途赊。
孰云相贰徒劳职,政恐东南弗复加。
常衮颁宣礼翘秀,仲翔好事走幽遐。
口占十吏传州檄,指画千条靖海涯。
()
湖中百种鸟,半雌半是雄。
鸳鸯逐野鸭,恐畏不成双。
()

不是道,不是禅。
每逢三五夜,皓月十分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