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再和霍大夫

用前韵再和霍大夫朗读

《用前韵再和霍大夫》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字先生饮,自谓刘执中。
临江山清献游,典刑传父老,樽俎继风流。
度岭逢梅雨,还家指麦秋。
自惭鸿雁侣,争集稻粱洲。
野阔横双练,城坚耸百楼。
行看凤尾诏,却下虎头州。
君意已吴越,我行无去留。
归途应食粥,乞米使君舟。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名叫霍大夫的朋友的,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惜和对自己行踪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文字先生(指苏轼自己)在饮酒时与刘执中(刘筠)自娱自乐的情景,然后他去游玩清丽的江山,同时提到了典刑传承给老百姓的事情,以及继承前人的风流事迹。在旅途中,他遇到了梅雨,但他还是急着回家指导麦收的季节。他自谦自己与鸿雁相较,希望争相聚集在稻粱洲上。他行走在广袤的野外,城市的百楼耸立。他看到了凤尾诏书(指高官的文书),但却选择回到虎头州(指虎丘,苏州的一个地区)。他了解到朋友已经在吴越地区(现代浙江)了,而他自己则没有离开的去留之分。归途中,他将吃粥作为生活的期望,并恳请朋友提供米来帮助他回家。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的豪情壮志和对友谊的真挚感激。他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与鸿雁的差距,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穿插了景物描写,如江山、梅雨、野阔和城楼,形象地描绘了苏轼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的凤尾诏和虎头州象征了官场和地方,苏轼选择回到虎头州,表达了他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态度。最后,他用归途中吃粥的情景,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并请求朋友的帮助,这显示了他的坦诚和真实性。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交织了友谊、自我反省、志向追求和生活态度等元素,展现了苏轼的才情和思想境界。这首诗词具有深沉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表达,是苏轼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先生一笑春如海,唤起寒梅病里魂。卒岁温燖消雨雪,新诗蕃衍长儿孙。

胜游归后久悬榻,僵卧别来今闭门。愿挟高情越溟渤,吟边独与太冲论。

()

珥笔韬弓出玉关,周妻何肉累全删。梦依吴越江山外,身到昆仑碣石间。

刁斗不闻沙漠静,簿书常简柳衙闲。白头尚有登瀛福,坐拥残书伴老孱。

()

瑰癖消沉结习虚,一篇典宝古文无。金灯出土苔花碧,又照徐陵读汉书。

()

日斜风定数峰青,白鹭冲波掠翠萍。独倚垂杨竿不动,蓑衣飞上几蜻蜓。

()

避冗原无意,搜奇念久灰。境幽饶野趣,山静绝浮埃。

驯鹿时来去,闲云自往回。长年颐养得,何畏景光催。

()

春月娟娟映水清,一斟一酌听泉声。微风暗拂花枝动,几点残红扑酒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