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长源挽词二首

孔长源挽词二首朗读

《孔长源挽词二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友人孔长源离去的伤感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堰门头柳击船,
吴山堂上月侵筵。
潮声半夜千岩响,
诗句明朝万口传。

岂意日斜庚子後,
忽惊岁在巳辰年。
佳城一闭无穷事,
南望题诗泪洒笺。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离去的友人孔长源的挽词。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门前的柳树被击中船只、吴山堂上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酒席上,以及深夜时潮水拍打岩石发出的声响,表现了孔长源离去给作者带来的心情沉重和孤寂。诗人认为自己的诗句将会在明朝时代被万口传颂,暗示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将会通过诗歌流传下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擅长的写景抒怀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的小堰门头柳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等景物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内心的郁闷和寂寞。潮声半夜千岩响的描写,增添了孤寂的氛围,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明朝万口传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深,并将其思念化作不朽的诗篇,流传于后世。

整首诗以哀思为主题,通过写景抒发情感,展示了苏轼娴熟的诗词才华和他对友情、离别的真挚感受。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苏轼对诗歌的自信和对自己诗作传世的期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荒凉篱落露华清,菊为重阳特地荣。
奔竞斗心知戒在,疎迟懒性习闲成。
偿秋为子添秋兴,见晚知谁恨晚英。
赖有南山陪旧望,悠然目彬与云平。
()

醉卧嵩云得句豪,岂知平地有风涛。应嗤病骥盐车重,终日长鸣只告劳。

()

湘西斜日边,峭入几寻天。翠落重城内,屏开万户前。

崖崚危溅瀑,林罅静通仙。谁肯功成后,相携扫石眠。

()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

未说浔阳别泪痕,江边蘋芷不胜繁。不知来岁在何处,又对新花忆故园。

插帽每惭辉白发,飞香曾伴照清尊。去年今日淮阳道,落絮残红正断魂。

()

狂吹鸣篱,祥E648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
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枚。且看先锋素艳,看看便、繁蕾齐开。香浮动,微薰诗梦,须更著诗催。

()

春风著万物,粉饰相明鲜。雪霜摧压之,不情如世权。

问谁不可犯,揖此苍玉椽。斫头未易屈,抢地犹傲然。

()
紫府群仙名籍秘。
五色斑龙,暂降人间世。
海变桑田都不记,蟠桃一熟三千岁。
露滴彩旌云绕袂。
()
西郊追赏寻芳处。
闻道冲寒去。
雨肥红绽向南枝。
岁晚才开应是、恨春迟。
()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
天生体态腰肢细。
新词唱彻歌声利。
出口便清奇。
扬尘簌簌飞。
()
冰蚕吐丝青唾茸,天孙转机声隆隆。
帝象初裁新样月,苍然正色摩寒宫。
一朝飞随烈士手,九关自此无刚风。
乘鸾女与蒲葵翁,痴翁騃女谁为容。
()
有亦不管,无亦不管。
饭来开口,睡来合眼。
()

江国麾幢,边城鼓角,溢川几报严更。笑谈油幕,英杰为时生。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功名事,他年未晚,一C56F落欃枪。
归来,何早计,白萍洲畔,危获深耕。又何如,竹帛彝鼎垂名。犀节徵还伊迩,春风外、文鹢催行。岩廊上,谈兵齿颊,谠论佐休明。

()

玉想形容霞想裾,云英自与世姬殊。几年来往蓝桥路,捣尽玄霜得见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