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僧伽塔。宋代。苏轼。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泗州僧伽塔》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曾南行舟击汴,
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
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
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
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
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
告物应须日千变。
我今身世两悠悠,
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
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
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
一看云山绕淮甸。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曾经南下乘船击打汴京,
逆风吹面三天沙尘满面。
船上的人们一起劝我祷告灵塔,
但香火未熄旗帜却转向。
回头一瞬间失去了长桥,
却来到了龟山还未吃早饭。
真正的智者无所求何厚何薄,
我自己心怀私欢所自便。
耕田者期待雨水、割禾者盼望晴天,
离去时顺风而来的人却埋怨。
如果每个人的祈祷都会如愿,
万物的变化就应该每日千变。
我现在的身世漫长而悠远,
离去时无所追求,来时无所留恋。
既然得以行走,愿意停留而不厌倦,
每次到达有所求的地方,神灵也感到厌倦。
退隐之地曾被形容为三百尺的云,
但现在澄观所倚仗的已经改变。
不嫌弃俗人污染红色的阶梯,
一瞥云山环绕的淮河地。
诗意和赏析:
《泗州僧伽塔》这首诗词以苏轼的自述方式表达了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南行的经历,表达了在逆境中坚持祈祷和寻求庇护的心情。他感叹自己的努力却常常遭遇逆风和挫折,世事难以如愿,人们的祷告也不一定能够实现。
苏轼对于生活的态度是豁达和淡泊的,他认为真正的智者无需追求名利和物质的厚重,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对于世事的变幻和人们的欲望也产生了厌倦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于退隐之地的向往和对于自然山水之美的赞赏。他并不嫌弃普通人所污染的红色阶梯,而是欣赏云山环绕的淮河地,表现出他对于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苏轼自身的经历和感悟为主线,通过描写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山水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变幻的领悟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内心的境遇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退隐之地的向往。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通过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内心追求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作为文人士子的独立思想和豁达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触动。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免归思母八首 其一。明代。张国维。游子言归戴主恩,庭萱遥想露华繁。八旬将届称觞日,十载初招陟屺魂。屈指承颜思缩地,先朝寄鲤祝加飧。慈闱忆我还殊甚,飞梦时时见倚门。
长歌行。唐代。李白。桃李得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宿华亭寺花树高于屋红霞夜照人声声枝上鸟也似惜馀春 其三。明代。杨慎。云房迁雨榻,枕席籍盆罂。似向东林宿,莲花滴漏声。
题王蕺隐画山水。元代。张翥。额黄销尽玉婵娟,翠袖凝愁倚暮烟。旧日汉宫三十六,更无秋露泣铜仙。
子夜四时歌六首·冬歌。唐代。郭震。北极严气升,南至温风谢。调丝竞短歌,拂枕怜长夜。帷横双翡翠,被卷两鸳鸯。婉态不自得,宛转君王床。
江城子。清代。刘嗣绾。筝船酒幔斗娇憨。柳毵毵。燕喃喃。好是绿窗如梦、倚清酣。多少倦游心绪在,眠又起,似吴蚕。尊前唯有旧何戡。味谁谙。恨谁堪。教唱杏花春雨、望江南。回首画屏山六曲,一半是,旧云岚。
和荣安中月明夜行。宋代。郭印。驱车夜出城,佳月傍人明。始向山头见,还同水面行。问途几一舍,投宿已三更。露湿衣裘冷,吾生笑自轻。
冶海冰图。清代。陈钟秀。茫茫冶海水平堤,万状冰图望眼迷。知是龙宫多妙手,故教呈出待人题。
松江岩侧。正乱叶坠红,残浪收碧。犹记灯寒暗聚,簖疏轻入。休嫌郭索尊前笑,且开颜、其倾芳液。翠橙丝雾,玉葱浣雪,嫩黄初擘。
自那日、新诗换得。又几度相逢,落潮秋色。常是篱边早菊,慰渠岑寂。如今谩江山兴,更谁怜、草泥踪迹。但将身世,浮沈醉乡,旧游休忆。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宋代。吕同老。 松江岩侧。正乱叶坠红,残浪收碧。犹记灯寒暗聚,簖疏轻入。休嫌郭索尊前笑,且开颜、其倾芳液。翠橙丝雾,玉葱浣雪,嫩黄初擘。自那日、新诗换得。又几度相逢,落潮秋色。常是篱边早菊,慰渠岑寂。如今谩江山兴,更谁怜、草泥踪迹。但将身世,浮沈醉乡,旧游休忆。
旅兴(四十首)。明代。刘基。夭夭芙蓉花,向晚犹媚妩。娟娟明月辉,粲粲当庭户。寒衾耿长夜,梦寐空自语。劳生遘六极,老病在羁旅。将思诉穹玄,恨无抟风羽。¤
西畴二首 其一 金橘圃。明代。龚诩。满树霜丸万颗垂,年来惠我侑芳卮。常因剖食怜佳味,忆得窗前种核时。
秋夜作因怀天台道者。唐代。贯休。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平生无限事,只有道人知。
和人春日三首 其二。宋代。释德洪。暖压催花小雨,晴宜到面和风。莺舌管弦合调,兰芽雪玉分丛。
春日大风集马云从园亭有感。明代。谢榛。春风何太急,野水忽波澜。天远孤鸿落,亭虚万竹寒。田园殊爱静,稼穑久知难。百感逢今日,萧条醉里看。
题欧阳令君所藏画鱼。明代。程敏政。当今写鱼谁第一,安福刘郎募俦匹。父子同为供奉官,等閒不下丹青笔。刘郎写鱼如写人,想像天机精入神。云雷惨澹真宰戚,波涛汹涌阳侯嗔。令君何从得此轴,咫尺江乡夺人目。鼓鬣扬鬐势欲飞,金甲光芒三十六。渚蒲水荇交沄沄,浪花滚雪腥风闻。变生头角在俄顷,虾群鳝队空纷纭。濠上老人不可作,与鱼相忘识鱼乐。刘郎此趣堪敌之,坐使龙门在高阁。君家子姓能读书,钓鳌有日光门闾。手分铜符佩金紫,定应不愧刘郎鱼。
蓬莱客 劝宋公辅。金朝。马钰。儒家急。儒家不悟行尸客。行尸客。钻研活路,无遮无隔。令人泛海夸强测。岂思风浪扁舟溺。扁舟溺。此般宁忍,劝君休息。
废堞荒凉水色幽,昔人曾此夜传筹。西风不见龙鸾过,斜日空馀鹿豕游。
行旅似闻吹晓角,直更谁复抱寒裯。兴亡总逐浮尘散,输却青山一醉侯。
癸巳日长至与世贤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诗十首 其九 土城怀古再用世贤韵。明代。程敏政。废堞荒凉水色幽,昔人曾此夜传筹。西风不见龙鸾过,斜日空馀鹿豕游。行旅似闻吹晓角,直更谁复抱寒裯。兴亡总逐浮尘散,输却青山一醉侯。
赠山中道士。明代。朱诚泳。鍊就金丹不出山,世人那得见童颜。他年冲举归蓬岛,华表应看一鹤还。
江行。唐代。江为。越信隔年稀,孤舟几梦归。月寒花露重,江晚水烟微。峰直帆相望,沙空鸟自飞。何时洞庭上,春雨满蓑衣。
题羊裘轩诗。宋代。李正民。世祖驰驱复汉家,故人高卧老烟霞。至今只说羊裘好,拜衮谁思邓仲华。
古诗十首 其九。元代。张雨。齐有善相狗,假买取鼠者。数年不取鼠,畜之不如舍。相曰实良狗,志在獐麈鹿。欲观取鼠能,请桎其后足。桎足乃取鼠,淹尔骥獒气。安得忘言徒,喻此鸿鹄志。
次韵古愚立冬日观菊。宋代。沈说。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清於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酬朱子厚方永叔二公子见寄。清代。李英。公子翩翩气自豪,梅花双使念绨袍。何来乐府传鱼素,并向词林识凤毛。家出南阳连郏鄏,名标北斗起风骚。抠衣一望三千里,嵩少崚嶒月色高。
王观察求颂。宋代。释正觉。廓虚深净里头看,一点至灵珠走盘。默默通身明有眼,尘尘分应妙无瘢。江湖浩浩月随溜,华木欣欣春入端。变化鲲鹏是时节,便乘羊角作风抟。
读七月二十五日行在所发罪己诏书泣赋。清代。黄遵宪。读诏人人泣数行,脍躬不德股肱良。三年久已祈群望,此罪明知在万方。表里山河故无害,转旋日月定重光。婆娑风尾亲批诺,遥想天颜惨不扬。
龙树名方,阿师偏得。参苓药笼真奇特。闲身偶尔病魔侵,几番劳动黄金锡。
灌溉三田,平和百脉。只消甘露杨枝滴。八荒寿域太平时,大家都藉慈悲力。
踏莎行 为朱德辉送医僧道二首 其一。元代。张雨。龙树名方,阿师偏得。参苓药笼真奇特。闲身偶尔病魔侵,几番劳动黄金锡。灌溉三田,平和百脉。只消甘露杨枝滴。八荒寿域太平时,大家都藉慈悲力。
身老。宋代。释文珦。身老心仍懒,深栖乐此园。饮冰难变节,卧雪不开门。八尺藜床輭,三重纸被温。伤怀惟一事,冻破石陶尊。
国士一首。宋代。苏籀。五陵少年铜乳臭,哲肃何甘作牛后。曲合汙世乡愿徒,俗学聋瞽纷芜莠。文士规模正始间,风流可喜未曾有。志士机繁常济务,斡旋金谷捷趋走。取乱尤须见兵势,料敌先应决攻守。至言硕画安危机,却顾前思能审究。服戎角力乃兵耳,入幄造膝直御寇。人心天意归有道,务穑训学臻富寿。自古迂儒无益算,盖世奇才实天授。谁能剡牍出公言,明年定取单于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