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留金山两日。宋代。苏轼。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従掀舞。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忏。灊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
《大风留金山两日》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大风来袭时金山的景象和人们的反应。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塔上一铃独自语,
明日颠风当断渡。
朝来白浪打苍崖,
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斛不敢过,
渔舟一叶従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
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童仆怪,
此风聊得妻孥忏。
灊山道人独何事,
半夜不眠听粥鼓。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大风来临时金山的景象,以及人们对风的反应和思考。诗中通过描写风的力量和独特的形象,表达了风的威力和人们对其的敬畏。诗人通过对风景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风的威力和金山的景象。首句“塔上一铃独自语”,通过塔上的铃声传达了风的来临,预示着明天将会有一场狂风暴雨。接着,诗人描绘了朝阳下白浪拍打苍崖的场景,形象生动。第四句“倒射轩窗作飞雨”,通过对风雨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风势之大。接下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龙和渔舟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风势的敬畏和对渔舟勇敢面对风浪的赞赏。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思考城市的繁忙和人们对风的态度。他认为人们对于风的威力不够重视,反而嘲笑那些因风而怒的人。接着,诗人以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了自己和城市中的童仆对于风的态度,以及风对于家庭生活的影响。最后两句,“灊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描绘了一个道士在深夜中听着粥鼓声,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遐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描写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展现了风的力量和金山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人们态度的思考。这首诗词具有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度思考的内涵,是宋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人杂咏六首。宋代。卫宗武。矫矫鹤盘空,{左口中邕右隹}{左口中邕右隹}雁鸣旭。过雨沐遥岑,一日浣尘俗。久欲抱琴书,栖霞潄澄绿。刘安鸡犬仙,世岂夫其术。
和商中丞朱葵 其一。明代。杨继盛。寂寂朱葵着意栽,相投情景自徘徊。每因擎露含珠泣,恐误倾阳带晓开。疏影风移摇夜月,晴烟云拥覆西台。幽香暗度重华殿,时有游蜂送雨来。
停云。魏晋。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其二。唐代。储光羲。剧孟不知名,千金买宝剑。出入平津邸,自言娇且艳。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五。明代。徐渭。千花百蕊一园春,花落金闺亦落尘。嫁尔呼韩汉天小,赎归蔡琰汉何人。
和正卿待制韵。元代。耶律楚材。布袖龙钟两眼尘,丹诚如旧白头新。暮云西畔犹怀汉,晓日东边才是秦。酒贱不妨连夜醉,花繁长发四时春。花繁酒贱无佳思,谁念天涯万里人。
台城路 与长水诸君别。清代。龚翔麟。轻装才卸梅花里,匆匆带春归去。妓馆笼灯,僧畦斸笋,招尽西湖鸥鹭。青溪梦雨。苦夜夜催人,挂帆南浦。未了游情,更寻鸳水旧吟侣。凉宵香草系缆,酒阑釭影背,江驿先数。诗屐花间。官垆柳外,只劝吴侬少住。樯楼答鼓。忍便听声声,短长亭路。怪杀无山,甚偏多杜宇。
赠茅山梁道士。元代。赵孟頫。名山标勾曲,秀岭蔚层云。层云散浩彩,中有三茅君。度世三千秋,流芳浩无垠。丹光耀朱阳,琴心传玉文。司命播万物,发蒙导人群。学道得旷士,采真遗尘氛。赠我书一编,清谣吐奇芬。笔耕亦巳勤,寸田要锄耘。灵台耸绛阙,黄云覆氤氲。内观神自照,众言一何纷。平生山林意,独往乃所欣。攀援桂树枝,采撷芝兰薰。静与木石居,游则侣麋麇。松柏无冬夏,烟霞自夕昕。轩冕或桎梏,绮语徒膻荤。大道返尔朴,至哉吾师云。冥冥紫霞想,湛言久不闻。聆我歌洞章,判然仙凡分。
行路难七首 其四。元代。郭翼。秦女卷衣咸阳宫,兰烟桂霰茱萸芳。泥金烂烂辉五綵,新衣新赐苏合房。朝拥群仙行,羲和御车驾飞龙。暮从天女游,月中吹笙凤鸣空。君恩恐移今已衰,羞将泪滴红芙蓉。宁作蓬池并翼鸟,飞飞到死成匹双。
再读雪溪志诗 其一。宋代。许及之。谁无胸次著林丘,脚底黄尘到白头。不羡雪溪成卜筑,羡他卜筑备归休。
曾总干以乃尊侍郎二诗见示和韵。宋代。李曾伯。别公知阅几桑阴,玉笋山中旧隐寻。郾暮联镳来自旧,泾舟共楫继由今。一门翁季芝兰味,四海弟兄金石心。塞上西风渐萧瑟,书来毋惜寄规箴。
题所翁墨龙。明代。詹同。笑玉女兮箭壶,轰丰隆兮鼓车。后蜚廉兮启途,驾屏翳兮游太虚。麾冯夷兮与之俱,鞭海若兮叱天吴。掩归墟兮泄尾闾,㪺九江兮瓢五湖。霖八荒兮泽槁枯,岁大稔兮民以苏。后土奏兮功力殊,上帝俞兮锡玄珠。歘蜿蜒兮纷且娱,纕以佩兮朝清都。缤赤鳞兮光灼如,步夭娇兮天之衢。载瑶舟兮骖琼舆,化神剑兮气吐嘘。旋下方兮辟奸䛕,御阴阳兮一吸呼。神灵
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宋代。范成大。桂殿吹笙夜不归,苏仙诗板挂空悲。世人舐鼎何须笑,犹胜先生梦石芝。升降三田自有丹,浪寻盘鼎斸仙坛。扣门倦客惟思睡,容膝庵中一枕安。
次韵周秀实见寄长篇。宋代。王洋。当年识君恨不早,丽句清高人缥缈。有如商律变初秋,慢绿夭红俱一扫。自亲兰杜袭馀芳,归爇寒炉陋昏枣。乃知形骨纵龙钟,胜处精神不衰老。我辞官下曾几时,囊甑虽贫未空倒。女儿索嫁金无馀,绿过知难坐丘嫂。人言贵贱在天公,饥饱更须关富媪。是事姑置无相闻,瓜蓏分区竹有孙。署风长养远林密,雨脚并合前溪浑。伤心事虑渐消省,胡不俯仰随欣欣。有时放意枕书卧,亦复倚杖看荷翻。殷勤不如偶相遇,过我思同明月尊。世间明月向人好,丞不负余余负君。
癸卯春杂用古语继吴监簿水月即事。宋代。杨冠卿。霜日炫晴昼,意行春色随。平林花淡淡,荒墅草离离。竹径通幽处,山云薄暮时。壶觞情未极,飞鞚返青丝。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唐代。白居易。三乡过日君年几,今日君年五十馀。不独年催身亦变,校书郎变作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