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留金山两日

大风留金山两日朗读

《大风留金山两日》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大风来袭时金山的景象和人们的反应。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塔上一铃独自语,
明日颠风当断渡。
朝来白浪打苍崖,
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斛不敢过,
渔舟一叶従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
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童仆怪,
此风聊得妻孥忏。
灊山道人独何事,
半夜不眠听粥鼓。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大风来临时金山的景象,以及人们对风的反应和思考。诗中通过描写风的力量和独特的形象,表达了风的威力和人们对其的敬畏。诗人通过对风景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风的威力和金山的景象。首句“塔上一铃独自语”,通过塔上的铃声传达了风的来临,预示着明天将会有一场狂风暴雨。接着,诗人描绘了朝阳下白浪拍打苍崖的场景,形象生动。第四句“倒射轩窗作飞雨”,通过对风雨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风势之大。接下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龙和渔舟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风势的敬畏和对渔舟勇敢面对风浪的赞赏。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思考城市的繁忙和人们对风的态度。他认为人们对于风的威力不够重视,反而嘲笑那些因风而怒的人。接着,诗人以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了自己和城市中的童仆对于风的态度,以及风对于家庭生活的影响。最后两句,“灊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描绘了一个道士在深夜中听着粥鼓声,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遐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描写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展现了风的力量和金山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人们态度的思考。这首诗词具有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度思考的内涵,是宋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天问地能答,水虫竞百戏。神奸载九鼎,三箧亡由记。

()

木叶临风皆好色,稻田流水亦新声。

()

万里蒙尘六尺舆,一丸泥蜡十行书。豫且往往窥鱼服,属国栖栖掘鼠馀。

村径红稠花艳艳,沙平翠点树疏疏。落霞孤鹜西南望,千顷洪波浸日车。

()
朝野无事,寰瀛大康。
圣人有作,盛礼重光。
万国执玉,千官奉觞。
南山永固,地久天长。
()
眇眇双来燕,长年与社违。
任从新历改,只向旧巢归。
永日当人语,轻寒逆雨飞。
自亲梁栋惯,不识海鸥机。
()

岷峨俗美汉条宽,野实呈秋照露寒。
卖剑得牛人息盗,乞浆逢酒里馀欢。
锦波濯采霞湔浦,磑浪催轮雪沸滩。

()

割少诙谐语,分均宰制功。
灵只依古树,醉叟泥村童。
万里开耕稼,三时顺雨风。

()

相逢莫叹二毛侵,共喜羁禽返故林。因与对床谈往事,不知击节起长吟。

簪缨已果平生愿,桑梓今全夙昔心。好约明春真率会,看花酌酒更弹琴。

()

云薄铺凉,露轻晞月,帘挂碧天秋浅。倚鹤琴闲,照萤灯瘦,依依梦随蕉扇。

念极浦、人归后,西风片帆远。

()
水曲山傍。
寒梢冷蕊,隐映修篁。
细细吹香,疏疏沈影,恼断回肠。
为伊驻马横塘。
()
燕国归符玺,将军有谤书。
君王嗟诡诈,党与悉趦趄。
白日中天照,浮云扫地除。
狂谋身一败,邪骨满丘墟。
()

香车刚见帘开,整鬟钗。留得半庭残雪,印弓鞋。

端详觑,低声诉,晕红腮。知道竹间煎茗,这谁来。

()
雨雾连晴雾,山行近水行。
悠悠成小驻,役役又前征。
底处冲烟泊,谁家趁晓耕。
诗材动乡邑,点检欠经营。
()
此地人来少,凭栏兴莫穷。
云萝难透日,乔木易高风。
书满闲窗下,云生闭目中。
焚香赋诗罢,顿怀众缘空。
()

忆昔走马寻丹丘,醉卧白云溪上楼。黄石桥东两松树,一夜水长到梢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