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浴

安国寺浴朗读

《安国寺浴》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来百事懒,身垢犹念浴。
衰发不到耳,尚烦月一沐。
山城足薪炭,烟雾濛汤谷。
尘垢能几何,翛然脱羁梏。
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
心困万缘空,身安一床足。
岂惟忘净秽,兼以洗荣辱。
默归毋多谈,此理观要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晚年的心境和生活态度。他表示自己年老后懒得去做很多事情,但仍然想要洗去身上的尘垢。尽管头发已经稀疏,不再能够抵达耳朵,但他仍然喜欢在月光下沐浴。他身处山城,足够烧柴取暖,烟雾弥漫在温泉谷中。尘垢有多少,他不去计较,他欣然摆脱一切束缚。他披衣坐在小阁上,散发着香气,俯瞰修竹。他的内心虽然感到困乏,但他能找到片刻的宁静,身体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他不仅忘却了尘垢的污秽,还通过洗浴来净化荣辱之心。他默默地归于宁静,不多言谈,他希望人们能够理解并熟悉这种生活哲学。

赏析:
《安国寺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轼晚年的心境和生活态度。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洗浴的意象,传达出对清净和宁静的追求。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保持着对身体和心灵的关怀,希望通过洗浴来净化自己。他不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洁净。诗中的山城、薪炭、烟雾和温泉谷等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整首诗词流畅自然,字字珠玑,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苏轼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心境,体现了他对于内心宁静和心灵洗涤的渴望。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哲理,向人们传递了一种深思熟虑、超越尘嚣的生活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潇洒梧桐小榭。寂寞芙蓉深夜。银蜡花浓,金猊篆细,无意调丝品画。

牙签插架。且莫负、鸾帏清暇。

()

岁次壬寅夏维首,庚子日斜风似吼。是时亢旱已愆期,触热来访金闺友。

新词妙句共相论,消烦更酌尊中酒,俄然墨云挟雨飞,奇峰乱掣金蛇走。

()

冰雪肌肤裹绛纱。者般滋味产天涯。二十七年风景变。

曾见。连林闽海野人家。

()

凭高有客沾襟,苍茫胜迹空延伫。榕阴不断,鹧鸪飞上,越王台树。

香浦鱼沉,珠江雁杳,花田无主。算由来闲气,英雄粉黛,一般到,销魂处。

()

雨收风细。一片清光疑是洗。秦女楼头。吹出柔肠几许愁。

花枝掩映。素腕金环频弄影。香软寒轻。寂寂帘帏夜不扃。

()

行行过瀛莫,前途憩广川。所遇多亲知,摇手不敢言。

尔本江海人,去矣足自全。无为料虎须,危机竟不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