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拟古九首。宋代。苏轼。城南有荒池,琐细谁复采。幽姿小芙蕖,香色独未改。欲为中州信,浩荡绝云海。遥知玉井莲,落蕊不相待。攀跻及少壮,已失那容悔。
《和陶拟古九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池塘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
城南有荒池,琐细谁复采。
在城南有一个荒凉的池塘,琐碎的景物有谁再次采摘。
幽姿小芙蕖,香色独未改。
那幽深的小莲花,它的芬芳色彩依旧未变。
欲为中州信,浩荡绝云海。
渴望成为中州的佳话,辽阔的云海无边无际。
遥知玉井莲,落蕊不相待。
遥远地知晓玉井中的莲花,花瓣不再等待彼此。
攀跻及少壮,已失那容悔。
攀爬而上时还年轻,已经失去了后悔的机会。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荒凉池塘象征着世事变迁、时光流逝的无常性。小莲花的幽深姿态和持久的香气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存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美好瞬间的短暂性。诗人渴望成为中州的佳话,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够被传颂和铭记,但他同时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使得美好事物如莲花般迅速凋零。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年轻时机会的珍惜和对已过去时光的无法挽回的懊悔。
这首诗词通过对荒凉景象和莲花的描绘,以及对美好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的感慨,具有深邃的意境和哲理内涵。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月中行。宋代。陈允平。鬓云斜插映山红。春重淡香融。自携纨扇出帘栊。意欲扑飞虫。蔷薇架下偏宜酒,纤纤手、自引金钟。倦歌佯醉倚东风。愁在落花中。
岳武穆葬西湖故宅为学宫。元代。艾性夫。老秦举□媚□金,枉死如公恨最深。地下红旗应北指,西湖埋骨不埋心。
落花十首 其四。明代。释函可。未曾衰谢断人肠,拗折何因委道旁。却忆人时情漫切,镜台从此恨眉长。
送何孟门之会同 其二。明代。岑徵。驿路踰千里,程途未觉遥。轻车凡半月,一苇不崇朝。腊雪迟新柳,春帆趁暮潮。年来重离别,悽恻上河桥。
心冷狙徒,志循教父寻宗祖。上天秘诀始恢弘,冰雪充灵腑。封闭庚金土釜。定阴阳、斡旋子午。应时升降,造化希夷,三光明吐。性命相资,地天交泰分宾主。湛然昏默契神功,法像周沙普。此理君休轻侮。莫贪爱、纵心*矩。一朝功满,三岛同归,名超今古。
烛影摇红 赠高莹蟾。元代。王吉昌。心冷狙徒,志循教父寻宗祖。上天秘诀始恢弘,冰雪充灵腑。封闭庚金土釜。定阴阳、斡旋子午。应时升降,造化希夷,三光明吐。性命相资,地天交泰分宾主。湛然昏默契神功,法像周沙普。此理君休轻侮。莫贪爱、纵心*矩。一朝功满,三岛同归,名超今古。
滋阳道中逢金陵秀峰和尚因讯雪浪耶溪秋园诸上人。明代。徐熥。如何当此地,亦得见名僧。托尽他乡钵,传来几代灯。烟霞生有果,云水迹无凭。问遍南朝寺,因师住秣陵。
挽故和容州朝请陶公。宋代。丁师正。揖坐楼头夜,酒杯生菜盘。交情三月暮,细雨一灯寒。谈笑响如在,赓酬墨未乾。死生千古别,西日照阑干。
宫井。明代。王恭。甃石长门里,虚圆一鉴清。银床苔藓积,丝绠辘轳鸣。淡泊如恩浅,清泠似妾明。铅华空自照,惆怅若为情。
三月晦日助甫见甫于使院清美堂联句因赠。明代。王世贞。铃阁初开兴不孤,醉来时复对乌乌。山低送绿看时失,叶密欺红数欲无。雅为恋春期秉烛,那知代月有联珠。明朝更是清和候,萧洒齐纨佐玉壶。
游金山寄扬州鲜于子骏从事邵光。宋代。苏辙。扬州望金山,隐隐大如幞。朅来长江上,孤高二千尺。僧居厌山小,面面贴苍石。虚楼三百间,正压江潮白。清风敛霁雾,晓日曜金碧。直侵鱼龙居,似得鬼神役。我行有程度,欲去空自惜。风吹渡江水,山僧午方食。波澜洗我心,笋厥饱我腹。平生足游衍,壮观此云极。铁瓮本谁安,海门复谁植。东南递隐见,遥与此山匹。兹游几不遂,深愧幕府客。归时曰已莫,正值江月黑。顾视天水并,坐恐星斗湿。使君何时罢,登览不可失。
和西湖竹枝词。元代。周溥。西湖西畔上清家,美人有如绿萼华。七星道冠拜星斗,万一琼台乘紫霞。
烛影摇红 贺大司马许老先生华诞。明代。陈霆。云卧东山,口碑荐牍知多少。江湖心迹庙堂忧,双鬓西风早。霖雨神功未了。慰苍生、谢安江表。金汤万里,红熄狼烟,绿肥塞草。嵩岳钟灵,三朝重望推元老。鼎中龙虎炼容颜,松下龟蛇小。兰玉庭阶春好。尽宫袍、膝前围绕。一卮寿酒,数点榴花,画堂清晓。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其三。宋代。释居简。宣明心声,若出金石。汹涌辩河,不渗涓滴。书献天子,天颜屡改。一笑归来,此舌犹在。韩吾不非,吾奚以为。壅吾不夷,吾奚以驰。一生事了,有死无憾。身随劫烧,红开菡萏。
越江春泛一首。明代。黄省曾。越中浮画鹢,芳候得嘉游。江碧云光定,林红春色流。客情兼燕影,琴兴更花洲。落日山阴道,悠然思故丘。
剑阁。清代。李重华。我行阅雄关,天剑殆无敌。迢遥来一发,突兀遏重壁。望望嵯岈间,豁罅不盈尺。到关穿雪窦,窥户睇月隙。峨峨二山中,万丈一磐石。都无客土附,而总精铁积。其间郁丛箐,其底乱□射。乌兔失飞走,蛟螭避堂宅。入门循地隧,双峡亘而窄。左作长鲸掀,右类巨鳌掷。雷轰泯斧凿,云蔚随缕脉。回风骤长驱,雪气砭领脊。洪荒想胚胎,元气更并迫。倘非仙掌排,亦属应龙划。五丁力不逮,渠能万灵役。残山通仄狭,留险藉控扼。谁知徒长奸,据窃逞荷戟。炎汉固殊类,偏安我惋惜。子阳先覆辙,王孟后接迹。称帝旋洞胸,降王递衔璧。何况献贼流,蝮蝎恣毒螫。张牙纵狂啮,擢发终寸磔。伊昔凋敝初,人烟莽萧瑟。生息今百年,垦辟连万陌。文翁兼诘戎,武乡兼教泽。辽绝若番藏,倏瞬达重译。而此枕席安,号涣谁拥隔。地利分险夷,皇图观顺逆。磨崖奋如椽,申命诫梁益。
和希尧侄秋夜长韵。元代。何景福。千林深夜响宫商,听彻幽斋夜更长。露下鹤轩萤火湿,天低牛渚雁声凉。捣衣月暗更三鼓,挑锦灯明字几行。梦觉邻机犹晓织,凄其絺绤叹无裳。
题壹斋师钱书图 其二。清代。祁寯藻。两朝御赐重琅玕,万本丹黄手校完。白发几人谭旧事,茂陵曾识写书官。
题邢惇夫扇。宋代。黄庭坚。黄叶委庭观九州,小虫催女献功裘。金钱满地无人费,百斛明珠薏苡秋。
满江红 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清代。陈维崧。曾在西泠,徐稚下、陈蕃之榻。记当日、湖山浓淡,宾徒杂沓。夜雨对眠灵隐寺,春帆竞掠雷峰塔。几何时、云水竟飘然、携瓢衲。室有妇,机声匝。塾有子,书声答。喜鸿妻操作,龙驹蹙踏。设帨九天喧管籥,称觞七郡倾壶榼。正中秋、月照浙江潮,银光合。
伏蒙知县县尉二寮友以夏旱得雨赓石徂徕喜雨。宋代。王之道。绿槐阴外听蝉吟,节过分龙夏已深。千里亢阳忧岁旱,一时甘雨快人心。养禾不害连朝噎,沃暑应容数日霖。多谢同寮怜老拙,双南佳句竞铿金。
过鄱阳湖次游子明韵。宋代。范成大。春工酿雪无端密,大块囊风不肯收。休问巉岩与欹侧,我今弟靡共波流。野鹰兀兀平沙上,折苇萧萧古渡头。满眼荒寒底处所,令人肠断五湖舟。
望江南。明代。刘基。黄昏雨,滴沥四檐声。徒为衾裯添宿润,都来肺腑作愁城。惟觉寐难成。单栖鸟,几度绕枝鸣。金兽有烟飞不起,玉虫无燄翳还明。谁识此时情。
野宿马芝麟社,见新月有。清代。孙元衡。竹屋似禽笼,仰见初生魄。苦被天风吹,斜舒惨澹白。可惜好清光,天涯照孤客。谁将玉作钩,使我归无策。俄焉化明镜,依然大海隔。西堕东复升,不见身生翮。蟾蜍本无家,遂觉天路窄。怨怼我心讹,含情同脉脉!
齐物诗 其六。清代。俞樾。忘机底事更疑猜,私智难将造化推。麟出何尝皆是瑞,蚁生亦或不为灾。
题宋石门山水。明代。张萱。看山坐石閒挥麈,结伴穿林复抱琴。珍重故人千里意,却从天外觅知音。
梅雨。明代。徐尊生。柴门喧嶂雨,书案扑林霏。远阵久奔放,空丝俄细微。黄鹂喑却语,白鹭止还飞。晚色应无定,浮云误作归。
雁翅青门送任肇楚归冈州。宋代。何绛。城边芳草绿,为我长离忧。良友难为别,王孙不可留。凉风吹海月,高咏过滩流。应念秋来约,迟君江上楼。
题玉兰图赠杨澹山 其一。清代。成鹫。仙葩倚石近华堂,薄粉轻烟见靓妆。识得澹山真澹处,可知入室不闻香。
巴东峡口。宋代。范成大。水宿频欹侧,徒行又险艰。舟危神女峡,马瘦鬼门关。照夜烧畲陇,缘云种笮山。催成头雪白,休说鬓丝斑。
月夜二首 其一。明代。何吾驺。独夜空阶看月华,踟蹰忽自发长嗟。人生去住浑无定,来岁如今可在家。
挑灯杖。宋代。梅尧臣。油灯方照夜,此物用能行。焦首终无悔,横身为发明。尽心常欲晓,委地始知轻。若比飘飘梗,何邀世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