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唐代。白居易。前有别杨柳枝,梦得继和有“春尽絮飞”之句。又复戏答。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杨柳枝·前有别杨柳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有别杨柳枝,
梦得继和有“春尽絮飞”之句。
又复戏答。
柳老春深日又斜,
任他飞向别人家。
谁能更学孩童戏,
寻逐春风捉柳花。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在梦中得到了一句“春尽絮飞”的诗句,然后在清醒时又以戏谑的语气作答。诗人观察到老去的柳树,春天的日头倾斜,无论柳絮飞向哪里,他都任其去别人的家。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像孩童一样追逐春风,去捉拿飞舞的柳花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杨柳为主题,通过描绘柳树老去、春天的离去和飞舞的柳絮,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诗人以戏谑的态度表达自己对柳絮的态度,他宁愿让柳絮飞向别人的家,而不去追逐它们。这种态度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淡然和超脱,他不追求物质上的东西,而是寄托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诗中的孩童戏和春风捉柳花的意象,呈现了一种天真无邪、快乐自由的童年景象,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心灵的追求。通过与童年游戏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成长和现实社会的一种不满和反思,试图寻找一种可以摆脱尘世束缚的自由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通过对柳树、柳絮和童年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对纯真与自由的向往。这首诗词既有深刻的哲理,又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展示了白居易的独特才华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送张员外父南还。明代。徐溥。万事休论塞上翁,南还高兴逐飞鸿。凌云贞柏千秋雪,委地飞花一夕风。行色不嫌归路远,诗坛应许故人同。天曹禄养恩无极,五色封章出禁中。
送僧广明。金朝。李龏。忽辞同侣去,自喜水烟浓。江草有閒色,野僧无定踪。衣韬方眼笠,瓶系曲枝筇。明宿枫桥寺,先听夜半钟。
题叶㵵溪隐居。明代。李之世。清溪百折度潺湲,溪上何人独掩关。密筱丛篁三径合,落花啼鸟一庭閒。
题遂宁冯迁居夫隐士画像。宋代。李新。一年三百六十斋,一日不斋事如麻。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不耽钱之庞老乐,未划草之丹乐霞。幅巾紫裰春颜在,已见山云埋秋槎。逢人莫问西来意,春去杜鹃啼落花。
鹧鸪天 其一 上巳日会饮卫生袭之家园。金朝。段成己。千古兰亭气象豪。当时座上尽英髦。林藏修竹依山静,花逐流觞信水漂。悲往事,乐今朝。虽无丝竹有风骚。回头一笑还尘迹,莫厌尊前醉浊醪。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宋代。黄公度。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先自离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暮。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会知何处。
风叶敲窗,露蛩吟瓮,谢娘庭院秋宵。凤屏半掩,钗花映烛红摇。润玉暖,腻云娇。染芳情、香透鲛绡。断魂留梦,烟迷楚驿,月冷蓝桥。谁念卖药文箫。望仙城路杳,莺燕迢迢。罗衫暗摺,兰痕粉迹都销。流水远,乱花飘。苦相思、宽尽春腰。几时重恁,玉骢过处,小袖轻招。
夜合花·风叶敲窗。宋代。孙惟信。风叶敲窗,露蛩吟瓮,谢娘庭院秋宵。凤屏半掩,钗花映烛红摇。润玉暖,腻云娇。染芳情、香透鲛绡。断魂留梦,烟迷楚驿,月冷蓝桥。谁念卖药文箫。望仙城路杳,莺燕迢迢。罗衫暗摺,兰痕粉迹都销。流水远,乱花飘。苦相思、宽尽春腰。几时重恁,玉骢过处,小袖轻招。
菩萨蛮(送郑守厚卿赴阙)。宋代。辛弃疾。送君直上金銮殿。情知不久须相见。一日甚三秋。愁来不自由。九重天一笑。定是留中了。白发少经过。此时愁奈何。
涂山怀古。唐代。陈陶。落拓书剑晚,清秋鹰正笼。涂山间来上,敬爱如登龙。览古觉神王,翛然天地空。东南更何有,一醉先王风。惟昔放勋世,阴晦彻成洪。皇图化鱼鳖,天道漂无踪。帝乃命舟楫,掇芳儒素中。高陈九州力,百道驱归东。旧物复光明,洪炉再埏熔。经门不私子,足知天下公。亮曰那并生,唐虞禅华虫。兹山朝万国,一赋寰海同。十载有区宇,秋毫皆帝功。垂衣不骄德,子桀如何聋。握发闻礼贤,葺茅见卑宫。凡夫色难事,神圣安能恭。道隐三千年,遗芳播笙镛。当时执圭处,佳气仍童童。海屿俨清庙,天人盛祇供。玄恩及花木,丹谶名崆峒。异代草泽臣,何由树勋庸。尧阶未曾识,谁信平生忠。恨不当际会,预为执鞭僮。劳歌下山去,怀德心无穷。
秋日郊行。元代。舒远。阴霾扫净山历历,晴谷回转泉涓涓。群雀噪风世欲幻,一狐啸日天为旋。祥光垂情闵下土,秋色著意开平川。我老英雄一掬泪,夜深洒向虚皇前。
得胡本书并佳作末示诸贤动静次韵奉酬并呈胡谦□陈涣 其三。明代。梁兰。远书珍在笥,虚馆重怀君。夜枕徒千里,秋山秪一云。猿声挥泪听,梧叶向愁闻。惟恨天河水,东西两地分。
和平里行和丘仲阏。清代。黄遵宪。丰碑巍巍土花碧,大书和平字深刻。此乡曾驻勤王师,下马来拜文信国。澄潭小渚风不波,奇卉美箭枝交柯。手携酒壶背钓蓑,彼是文山安乐窝。日气火气蒸湿暑,人声鬼声杂风雨。身倚穷墙立园土,此乃南冠囚絷处。少日里居殊安康,中年国难多抢攘。最公一生所践履,大都惶恐滩与零丁洋。红尘蔽天走胡骑,海水群飞无立地。飘流绝岛君若臣,行在朝衣频拭泪。自从辛苦贼中来,万死一生艰险备。今夕何夕梦稍安,此身却在和平里。想见淋漓落笔时,满腔揽辔澄清志。八千子弟方募兵,欲倚即墨复齐城。有田有成众一旅,天若祚宋期中兴。摩厓上刻浯溪颂,安知不署臣结名?崖山一哭舟尽覆,公竟囚车随北征。吁嗟乎,从古未闻纯是夷虏世,剪分鹑首天何醉?拨乱无闻平贼功,劫盟莫讲和戎利。丘生丘生吾与汝,坐视金瓯缺复碎。想公驰檄召勤王,对我父老愧欲死。公魂归天在柴市,今日邻军犹设祭。矧公画日亲笔书,字字风霜留正气。孤城隐隐烟雾遮,大江溅沫飞春沙。寒山片石月来照,中有光芒非公耶?
使日杂诗 其五。清代。郑孝胥。独往孤行道偶通,知音千载最难逢。世人尽在酣眠里,忘却人间夜起翁。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明代。王立道。宁亲归去隔仙家,灯火长安望转赊。社里新诗应寂寞,天涯明月共光华。
向读三秦记闻周平王东迁见白鹿於此原以是得名予自辋川经此漫思往事而姑识之以诗。明代。朱诚泳。周辙东迁叹黍离,巍然王业遽陵迟。千年白鹿空原外,争似呦呦在囿时。
哭云泉俞君。宋代。汪炎昶。踏雪相过似语离,几俄在已可胜悲。卖臣富贵天慳兴,买谊才名众误期。奉养慈闱产有弟,流傅家学更无儿。赢骖偶跨身为累,稳骤雕鞍竟是谁。
古风其十六。唐代。李白。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宝剑谣。元代。宋无。铁精苍玉龙,景潜万丈虹。孤电走白日,老冰立秋空。提出天地愁,八极来清风。未逢龙准帝,古匣尘土蒙。大蛇当道兮若断秋蓬。鸣呼宝剑兮亦将遇乎英雄。
寄冯海粟待制附天目僧过广陵 其三。元代。张雨。昨日淮南召八公,扬州拟看醉围红。赚人鸡犬云中去,策转江头控鹤童。
题先大夫所遗万竿烟雨障子。明代。杨巍。依山傍水总相宜,不说南朝李画师。贫也家遗惟此物,痛哉亲去已多时。堂空似觉烟云合,夜静犹闻风雨悲。满幅潇然双泪洒,可能更诵蓼莪诗。
重题翁卷山居。宋代。徐照。山中白日无尘迹,只有啼禽在树头。上蚁上鞋行径叶,楝花黏手掬溪流。高吟未许常人学,清福多庆积世修。新茗一瓶蒙见惠,家童言是社前收。
渎流。清代。张问陶。卧听海客说瀛洲,今日抽帆下渎流。浊水一湾村市冷,神鸦千点庙门秋。支离欲蓄三年艾,浩荡谁驯万里鸥。此去蓬山应不远,只愁风力引飞舟。
寄族中诸弟。明代。陈琏。我家节度流芳远,早岁居官荷圣明。自守平生冰蘖操,宁忘万里弟兄情。祠堂蘋藻闻精洁,祖陇松楸想发荣。会见承恩归有日,紫荆花下共飞觥。
八宝妆 孔雀。清代。龚翔麟。修尾摇金,秀毛拖碧,记得左芬曾赋。山草蛮花西子县,谁网千丝萦住。筠笼携到秣陵,罗幕深围,犀钉象稷重重护。髣髴临鸾顾影,山鸡翔舞。凭仗画手心情,太湖石畔,调铅杀粉描取。怕织就、九张机杼。问横幅、丈馀能否。难染遍、圆文綷羽。试寻萧史修箫谱。更买个珠娘,春纤镇日指伊去。
朱丙君求题张瑞图草书长卷。清代。郑孝胥。崇祯定逆案,阁臣居其四。生祠谁书碑,二水败以字。其书颇精熟,实则有习气。岂不劲且巧,所乏萧散味。竖眉复怒目,俗笔在刻意。对策列第三,立论却有致。用人古不分,称职足为治。君子与小人,强名乃多事。人污言不废,此理未为悖。朱君得此卷,喜看腾掷势。缶庐亦许可,绝叹龙虎臂。吾意独轻之,一说聊可备。缶庐擅三绝,诗笔挟忠义。莫持张比吴,逝者有馀愧。
游茅山 其一。明代。王弘诲。巳字标形镇海东,辛墟应箓帝图雄。天关日月藏昏晓,地轴沧桑接混濛。信有神仙游物外,漫劳宰相说山中。丹丘此去无多路,白鹄翩翩未易通。
雨中上龙门江。明代。蓝智。沙头新水绿无痕,茆屋孤烟已近村。岭海三年心力倦,卧听春雨上龙门。
战城南。南北朝。吴均。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观雪 其一。宋代。蔡戡。天公一笑喜生春,坐见丘原物物新。素色连空迷俯仰,寒光借月作精神。千金子宴无虚日,万玉妃来不动尘。斗米如珠薪比桂,可怜扰扰雪中人。
采石怀古。宋代。梅尧臣。青峰来合沓,势压大江雄。舟渡神兵後,城荒王气空。山根鱼浪白,岩壁石萝红。弄月人何在,孤坟细草中。
断雁沈踪共倚栏,定应齐客解偷关。忽惊辽鹤排空至,何啻廉珠昨夜还。
假宠已惭名下误,强颜终愧笔头悭。江流有尽情无尽,须把高风付子山。
石端若以朱丝栏见邀作而偶失所在久方得之喜而赋诗寄丁希韩因以见及遂申前志次韵。宋代。李之仪。断雁沈踪共倚栏,定应齐客解偷关。忽惊辽鹤排空至,何啻廉珠昨夜还。假宠已惭名下误,强颜终愧笔头悭。江流有尽情无尽,须把高风付子山。
见东阁。宋代。刘黻。大唐诗派远,今复有唐人。慎吐冰霜句,恐妨天地春。闭门惟嗜古,养鹤亦甘贫。未识孤高貌,梅花想逼真。
王观察元德石汝重民部邀泛天津。明代。陈履。中流箫鼓沸楼船,海色苍苍接远天。览胜也应忘潦倒,济时真见属才贤。潮来爽气生衣上,日落斜晖到酒边。人世过逢原不易,临风无那思依然。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宋代。姜夔。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懵鹰行。宋代。黄裳。两翅一展秋云高,两睛四顾秋林肃。狐兔忽落爪距下,肝脑须臾厌其腹。是艺汝有固有性,是物汝得固有命。韝上如何寄此身,休誇豪气与精神。一雉死生非所必,有数存焉擒不获。主人失意未可量,鹰也两失而行藏。中陵自在无由乐,饱则翱翔饥则攫。
新春偶书寄致宏。宋代。张嵲。二年憔悴向庸城,又见椒花倏自惊。孤客殊方怀土意,故人绝塞未归情。此生竟被儒冠误,他日终图后世名。平野春来堪细履,何时与子杖藜行。
宣州杂诗二十首。宋代。梅尧臣。北客多怀北,庖羊举玉碗。吾乡虽处远,佳味颇相宜。沙水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寄言京国下,能有几人知。
过陈行之饮。宋代。晁公溯。陈郎见我江阳城,自起唤妇亲庖烹。执勤纖手为袒割,始饮一杯和且平。一杯已尽催进酒,平头奴子皆传声。几州春色入此盎,陈郎调酒如调羹。我家东床有孙子,亦得从容陪燕喜。门前有客不速来,笑说今朝动食指。陶然胸次吞渭泾,入口岂知醨与醇。从兹剩致百家酒,更可作意呼真真。
赠行医龙杖道人。宋代。孙伯容。忽报求诗有客来,诗魔正此费驱催。内丹却喜君能炼,青眼何妨我为开。袖里蛇应传似续,手中龙漫事剸裁。传玄神物经当合,道合仙陂试验哉。
主簿治。宋代。张继先。映尽朝阳与暮霞,苦无轩冕送尘沙。旧闻灵草千年种,近有幽人一两家。彩凤每来寻竹实,灵禽时复啄仙花。伟哉往昔轻腾客,岂有心贪五马车。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迎神。清代。佚名。月灵降德,坤元授光。娥英比秀,任姒均芳。瑶台荐祉,金屋延祥。迎神有乐,歆此嘉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