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别怨诗赠期莲生

秦淮别怨诗赠期莲生朗读

《秦淮别怨诗赠期莲生》是明代诗人郑如英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淮二月新柳黄,
折柳贻人人断肠。
可怜袅袅秦淮柳,
今朝又上离人手。

离人手把柔条看,
柔肠低拂紫骝鞍。
紫骝欲嘶人落泪,
谁当此际犹能醉。

绸缪执手问前期,
莲子花开是到时。
但恐见莲君不见,
令人空忆桃花面。

青青草色长干道,
偏使离人颜易槁。
秦淮上流即丰溪,
我心随水不复西。

请看不断秦淮水,
有心宁不相思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对离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秦淮河两岸的柳树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在离别时的哀愁和心情。

第一句描述了二月秦淮河两岸的柳树新黄,折下的柳枝让人心断肠。这里的柳树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秦淮河畔的柳树的怜惜之情,这些婀娜多姿的柳枝,今天又被离人拿在手中,离人手中的柳枝仿佛是诗人心中的寄托和依靠。

第三句以离人手中的柳枝为切入点,描绘了离人低头拂拭紫骝的鞍辔,紫骝似乎也感觉到了主人的离别之情,欲嘶又欲落泪,这一情景更加增添了离别的凄凉。

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诗人执手询问前世的约定,莲花终会开放,但恐怕在这个时刻,莲花君已经不在身边,让人只能空想桃花般的容颜。

第五句以青青草色和长干道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离开秦淮河后的心情,离人的离去使诗人的容颜变得憔悴。这里的长干道指的是离别的道路,诗人的心随着水流向东而去,不再向西。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他请求读者看看不断流动的秦淮河水,心中是否会有思念之情。诗人借秦淮河的流水比喻他对离人的不断思念,表示他的心情如水般不停地流动,宁愿死也不愿相忘。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哀愁和思念之情,通过秦淮河的景物和离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离人的深深思念。通过描写这首诗词《秦淮别怨诗赠期莲生》表达了诗人郑如英在离别时的哀愁和对离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秦淮河两岸的柳树、紫骝的情景以及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离人的深深思念。

在描绘秦淮河两岸的柳树时,诗人用“新柳黄”来形容二月时的嫩黄色,折下的柳枝令人心断肠。诗人怜惜秦淮河畔的柳树,感叹今天又被离人拿在手中,象征着离人手中的柳枝成为诗人内心的寄托和依靠。

接着,诗人以离人手中的柳枝为切入点,描写离人低头拂拭紫骝的鞍辔,紫骝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离别之情,欲嘶又欲落泪,这一情景更加增添了离别的凄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询问离人是否记得他们之间的约定,莲花终会开放,但恐怕在此时莲花君已经不在身边,只能空想她桃花般的容颜。

最后两句以青青草色和长干道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离开秦淮河后的心情,他的容颜因离人而憔悴。诗人的心随着水流向东而去,不再向西,他请求读者看看不断流动的秦淮河水,心中是否会有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秦淮河的景色和离人形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离人的深深思念。这首诗词凭借其优美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将离别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产生对离别和思念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浣纱人去冷姑苏,寂寞江枫怨夜乌。好掬桥边如镜水,凭君西寄莫愁湖。

()

小有兰亭胜,临流一放歌。酒边横落照,花底拂回波。

何地疏狂少,吾徒聚散多。春衣浑欲绿,知是藉烟萝。

()
褪花新绿渐团枝。
扑人风絮飞。
秋千未拆水平堤。
落红成地衣。
()
绥万邦,屡丰年。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
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

杉风振旅尘,晚景藉芳茵。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

静依归鹤思,远惜旧山春。今日惜携手,寄怀吟白蘋.

()

学识才兼始擅长。风云月露总寻常。乾坤大义付平章。

为念重泉薶烈魄,更搜潜德发幽光。千秋笔底姓名香。

()

北风吹日下长陵,乌帽欹倾与客登。幽事寻来几两屐,吟身扶得一枝藤。

图经考订嗟承误,祀典流传感废兴。黄土一抔谁复禁,空遗翁仲立崚嶒。

()

新为东道尹,重作北庭游。征槎忆昔遥送,直到海西头。

还记旧闻炎徼,又话风尘京洛,行役未遑休。执手慰劳苦,尊酒此相酬。

()

东亭好,佛阁石为龛。曾羡莲台双并蒂,愿依弥勒一花憨。

还把本来参。

()

皇城十二衢,埃尘满香裓。
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
病去那知春事深。
流莺唤起惜春心。
桐舒碧叶慳三寸,柳引金丝可一寻。
怜绣阁,对云岑。
()

苍田红树入霜天,独立船头思渺然。诸子欲谙云水性,试留双眼看晴川。

()

东林屡有寄来诗,忙里何尝报一辞。岂是玉泉生吝惜,言无滋味不宜时。

()
服章观象,山龙是则。
容止跄跄,威备翼翼。
()

送君无奈别情何,五日生朝客里过。心逐悬旌离汉徼,梦随春柳渡辽河。

重关复岭狼烟接,暮雨朝云海气多。应有大篇吟出塞,不须停马问干戈。

()

()
死者复生。
生者不愧。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
道醉乡、无边无岸,一尊到彼殊径。
是间转海人知处,尺地不教渠剩。
尊亦癭。
同一斗消酲,一石犹难信。
()

胡风迎马首,汉月学蛾眉。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

为园恨不息深深,摇落犹馀半亩阴。雪里芭蕉偏可画,柯亭椽竹有遗音。

蹁跹好为舒长袖,慷慨凭谁折寸心。一自诗笺才鬼哭,风樯阵马等如林。

()

览镜在中夜,莫辨影与形。人苦不自知,所赖友与朋。

圭璧贵攻瑕,龙阿期发硎。如何末世士,怀利忘平生。

()

行云冉冉度关山。别时难。见时难。怅望南风,早晚送云还。

心事情缘千万劫,无计解,玉连环。

()

葛陂里神龙悦形,丹山中彩凤栖庭。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老仙翁笔底春生。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

()

汉廷古遗直,免官归田园。
已闻御史奏,严李有飞言。
矫制独无罪,加冠礼终存。

()
碧桃花底小寒轻,绰约仙姿格外清。
锦绣卷还春去了,蓝桥风露放云英。
()
仙根曾就华峰移,净引湘波出浴妃。
龙护先皇三字在,燕居旧尹一清非。
风檐摇影凉姿媚,月槛迷香冷艳肥。
平展水天菱唱远,竹山苍翠自成围。
()

发棹已一月,行程计二千。螺川接风日,匡埠望林泉。

幽谷危楼隐,深溪古木悬。三杯招隐下,怀我石梁边。

()
梅后宁知花便无,不从香草寄相如。
为君表出风流冠,只有春兰仅比渠。
()
日开五色暖征裘,雪满群山爽病眸。
道是诗人穷到骨,暖边爽里放兰舟。
()

壮心老自消,秋思悲不怨。
中怀不堪七,那用日食万。
朝阳净涂潦,白露沾草蔓。

()

一庄纯种菊,此地著诗仙。
再世陶元亮,三生魏仲先。
餐英知正味,饮水得长年。

()

天宝年中一老伶,孤坟三尺旧题名。沉香亭畔曾供奉,太液池边得从行。

蜀道马騑尘衮衮,梨园人散草盈盈。置君夜雨淋铃曲,三迭阳关自有情。

()

()

晚来林沼静,独坐间瓢尊。向己非前迹,齐心欲不言。

微凉生乱筱,轻馥起孤萱。未得浑无事,瓜田草正繁。

()
万岁名虚得,兴亡已屡移。
楼头秋夜月,当只似当时。
()

露凝烟浪,撷鲛人清梦,水晶宫里。摒息鱼龙三百万,上有群峰环翠。

澹月双圆,轻舟孤寂,半是瀛洲味。跳珠风细,为予微湿诗袂。

()

一尊相别未经时,情话如今忍复思。老去交亲能有几,年来怀抱更谁知。

溪桥路断秋风急,香火庭空晓日迟。三尺孤坟闭千古,伤心东望涕交颐。

()

圣人言纯如,载道行万世。贞明配日月,广大侔天地。

简牍之所资,包络无巨细。上而建皇极,重睹人文丽。

()

《七略》详《素问》,《七录》升《本草》,吴公华公所搜讨。唐兴百事皆修明,李姚史学贾孔经,医方亦校于志宁。

()

冷花疏蕊竹间横,浅薄笼烟淡作晴。怊怅野桥春水断,几回相见不分明。

()

山花随意度山城,何处忘忧浪得名。却笑息心尘外客,也凭鸡卜问阴晴。

()

山行十里少人家,客子贪程怕日斜。倦坐松根需足力,轻风满面落藤花。

()
使君那里。
千骑尘中依约是。
拂我眉头。
无处重寻庾信愁。
()
拂曙启荒扉,雪照兰林莹。
迥榭眺氛氲,层原阅弥亘。
春动鸟数声,晴开烟一径。
欲访垂纶人,悠然五湖兴。
()
残红点点尚春光,小立芳台送夕阳。
莺语只闻花里面,鸥飞宛在水中央。
风前绿草无人管,烟外青山底处藏。
柳幄张天槐幕静,一川涨起麦云黄。
()

深谷弥千里,松陵北合流。岸平迷昼夜,人至竞方舟。

照月方诸泣,迎风弱荇浮。平波无限远,极目涨清秋。

()
三顾频繁亦未闲,金陵东下是金山。
分明铁瓮头边路,载得贤人与共还。
()

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
古今参合坡头骨,尽是离披见鹘乌。

()
独自行藏莫倚栏,市廛野色不相干。
是中门户也罗雀,何处身心更梦棺。
锦水背人朝暮去,雪山随我久长寒。
一生著作惊磨灭,欲借君家铁砚看。
()
夜续晨炊贫自由,强教涂抹只堪羞。
闭门静看花开落,过却春风不识愁。
()
楼压重湖实壮哉,楼前图画若天开。
鸥从沙际冲烟去,燕向花边卷雨来。
傍柳一桥相掩映,隔林双塔共崔嵬。
栏干倚尽催诗处,晴日须来三四回。
()

城中未必闷,出郭喜还生。浓淡山原气,高低溪涧声。

鸣棋振幽谷,把酒听流莺。疏旷还随分,何须学步兵。

()

秦灰吹尽问耆英,九十传经见伏生。艳说扶风绛纱帐,累人清节是才名。

()
弄月吹箫过石湖,冷香摇荡碧芙蕖。
贪寻旧日鸥边宿,露湿船头数轴书。
()

睦州江上水门西,荡桨扬帆各解携。

今日天涯夜深坐,断肠偏忆阿银犁。

()
园官阙菜犹形讽,年例求茶可欠诗。
为报萧郎勿多怪,已令汲涧拾松枝。
()
心事凄凉寄雁声,石田苔满未妨耕。
西风戍角催年换,残夜江楼见日生。
煮茗敲冰贫有味,看花隔雾老无情。
湖山犹忆笙歌底,笑领春香绿满觥。
()

身去风流在,人难玉石分。
平生才一见,治行已多闻。
更觉知音少,还修地下文。

()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
()
众岛在波心,曾居旧隐林。
近闻飞檄急,转忆卧云深。
卖药唯供酒,归舟只载琴。
遥知明月夜,坐石自开襟。
()
{左舟右同}艚市中渔者渔,茅屋岸上居人居。
阳坡细草马随鹿,烟水静花鸥趁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