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朗读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是明代虞淳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月六日夜飞电,
坐草畏风不敢扇。
我行呼妹炊兰汤,
浴弟盆中看婉娈。
长大有才实倍我,
学字磨穿青铁砚。
口绝盐醯耻共牢,
相随南北常相见。
怜我无依在我傍,
寒原幽谷同贫贱。
呜呼三歌兮歌乐饥,
鹡鸰鸿雁霜洲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一位贫苦之人的生活和情感。诗人以杜工部的《同谷七歌》为蓝本,仿作了这首诗词。诗中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琐事和家庭关系,抒发了对贫困生活的感叹和对亲情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社会现象的触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贫困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的开头描述了一个六月六日的夜晚,电光飞舞,诗人坐在草地上,因为害怕风吹而不敢扇风扇。这一描写既展示了贫苦者生活的艰辛,也体现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自己呼唤妹妹帮忙炊煮兰汤,同时他在弟弟的盆中看到了柔美的身影。这些描写展现了贫困家庭的亲情关系和对温暖的渴望。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说自己长大后才能超越他人,学字时将青铁砚磨穿。这种自信体现了作者对自身潜力的认同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的最后几句提到了诗人与他人一起共同承受贫困的生活,他们互相陪伴,无论南北常常相见。这种友情和团结在贫困者之间显得尤为宝贵和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和家庭关系的描写,以及对自身才华和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示了贫苦者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团结的赞美。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传达出虞淳熙对贫困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淳熙

虞淳熙(1553年-1621年),字长孺,浙江钱塘人。生下来睡着不闭眼。曾任兵部职方事、礼部员外郎等职,曾隐居于回峰。著有《虞德园集》、《孝经集灵》1卷。...

虞淳熙朗读
()

猜你喜欢

肠断经年隔死生,因何随梦到行营。营前淮水深千丈,得及人间父子情。

()
药出山来为小草,楸成树後困长藤。
涧松郁郁何劳叹,却是人间奈废兴。
()
偶奉纶书莅旭川,郡楼嘉致尽依然。
松欹鸟道云藏寺,月满渔舟水浸天。
望帝古祠花簇簇,锦城归路草芊芊。
有时倚槛垂双袂,故国风光似眼前。
()

提胡卢,提胡卢,借问牧童何处沽。牧童遥指阴森处,杳杳孤村怎能去。

()

长沙不吊屈,绛灌乃徒劳。小恨无封事,何烦更反骚。

久应明长者,穷好近吾曹。所以马新息,终推龙伯高。

()

茅堂宛在碧山腰,山下行人不受招。梁作虹蜺应可渡,水如衣带却成遥。

清风入夜生蘋末,细雨扶春上柳条。不是休文能醉我,平生磊块仗谁浇。

()
得福常廉祸自轻,坦然无媿亦无惊。
平生秘诀今相付,只向君心可处行。
()

湘帘才捲晓风轻。芳径嫩寒生。绿窗人起铢衣薄,倚妆阁、无限幽情。

金粟正开,和烟带露,剪取一枝馨。

()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

红分翠别。宿酒半醒,征鞍将发。楼外残钟,帐前残烛,窗边残月。
想伊绣枕无眠,记行客、如今去也。心下难弃,眼前难觅,口头难说。

()
逢春总有看花情,时节心迷不可轻。
但只追游贪聚乐,几人顶戴愧三清。
()

()

泛泛海上鸥,机忘意自适。嗟嗟塞翁马,何失亦何得。

七日混沌死,哀哉倏与忽。

()

春风著万物,欣欣皆自私。可怜儿女花,荣悴更相持。

独有涧底松,偃蹇如不知。何疑杨执戟,草玄鬓若丝。

()

烱烱朝曦暖意回,迟迟午景气佳哉。柳阴才逐斜阳去,花影还随皓月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