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周叔隐夜坐

同周叔隐夜坐朗读

《同周叔隐夜坐》是明代诗人吴梦旸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罢酒尚寒色,颓然拥衲衣。
在结束饮宴后,寒意仍未消散,我颓然地披上了一件僧人的衣衫。

洞萧吹雨歇,残烛映江微。
洞穴中的萧笛吹响,雨已停歇,残烛微弱地映照着江水。

道路人将老,乡园梦不违。
人生的旅途将会渐渐老去,但我心中对故乡田园的憧憬却永远不会违背。

连朝常少睡,支枕问清晖。
日复一日,常常少眠,我枕着手臂询问晨曦的明亮。

诗意:
《同周叔隐夜坐》表达了诗人在夜晚与友人周叔隐共同坐着的情景。诗人罢酒后仍感到寒冷,颓然披上僧人的衣衫,与周叔隐一起在洞穴中静静聆听洞萧吹奏的音乐,此时雨已停歇,只有微弱的残烛照亮着江水。诗人深知人生的道路将渐渐老去,但他的心中依然怀念着故乡的田园风光,对家园的梦想永远不会违背。诗人经常少眠,支着枕头向晨曦追问清晨的光明。

赏析:
《同周叔隐夜坐》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罢酒与寒冷色调,暗示了生活的疲惫和无常。洞萧吹雨歇、残烛映江微,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宁静而幽寂的氛围,诗人与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坐,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老去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他仍然保持着对家园的美好幻想,抱着追求清晨光明的希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这种对家园和理想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疑问与追求,使得这首诗在明代诗歌中独具特色,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名泉天所钟,能浣诗人腹。大哉乾坤内,支派凡几族。

剑池与龙池,渟泓石潭蓄。中泠逼建业,大江波相续。

()
披毛戴角学无生,剑树刀山敢次行。
不向五峰吞栗棘,争知日午打三更。
()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
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
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
惟余功与德,千古欢巍巍。
()

山庐好,万木四围遮。拂槛两行甘露叶,当门一架紫藤花。

此处是吾家。

()

长白山前呺黑风,桔槔火照甘泉红。五千貂锦血边草,单于夜帐移湟中。

华林酒艳长庚醉,沉香春浓海棠睡。金马门如万里遥,那知青海城头事。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