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次孟熙韵。明代。唐之淳。今夜越王台,莲花匝地开。星河低蜡炬,歌管散银杯。水向铜龙滴,香从粉妓来。遥怜多病客,江馆咏寒梅。
《元夕次孟熙韵》是明代诗人唐之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夜越王台,莲花匝地开。
星河低蜡炬,歌管散银杯。
水向铜龙滴,香从粉妓来。
遥怜多病客,江馆咏寒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诗人描述了越王台上的盛况,莲花盛开,犹如地面上铺满了花海。星光洒在地上,低垂的蜡炬照亮了整个夜晚。歌声和乐器的声音如银杯散落一般传遍了四周。水滴从铜龙的嘴里滴落,粉妓身上的香气随风飘来。诗人怜惜远离家乡的多病客,他在江馆中吟咏寒梅,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赏析:
《元夕次孟熙韵》通过描绘元宵节夜晚的景象,展现了繁华热闹的场景和诗人对故乡和离散客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越王台是元宵节的重要场所,莲花盛开象征着繁荣和美好。星光和蜡炬的照耀给整个夜晚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歌声和乐器声音的传播,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热闹欢快。铜龙滴水和粉妓身上的香气细腻地描绘了细节,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嗅觉的享受。
诗人关注的是远离家乡的多病客,他们在元宵节时无法与家人团聚,而是在江馆中,寂寞地吟咏寒梅。这种情景唤起了诗人的同情和怜悯之情。通过寒梅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于困境中的人们的思念和关切。
整首诗以繁华喧闹的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人情的关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感受力和对人世间繁华与离散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敏感和对离散人士的同情与思念之情。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唐之淳。(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同平子君玉玩月。明代。李之世。中秋悬雨夕,月色可能同。素魄微亏晕,流光澹写空。连溪蘸一碧,鉴叶皎千丛。清景谁延赏,高台习习风。
投秦大师。宋代。王灼。三径荒芜钓艇闲,中兴冠盖拟跻攀。有文灵敏过金闺彦,无籍堪联玉笋班。断遣乡愁归鱼酒,安排客服上吴山。相门宾帟多珠履,自笔风埃蹭蹬间。
别萧挺之泉州二首。宋代。杨万里。郎署春同宿,州魔晚卜邻。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舟逢应互笑,诸发不如银。
秋日登浮邱台。明代。姚光泮。迟日寻芳恣胜游,翩翩冠盖集丹邱。千年紫气关前王,万树春光坐里收。拚醉不妨频徙几,披襟偏喜共临流。习池金谷祇陈迹,行乐应从此地求。
次韵和子瞻归去来辞并引。宋代。苏辙。归去来兮,归自南荒,又安归?鸿乘时而往来,曾奚喜而奚悲。曩所恶之莫逃,今虽欢其足追!蹈天运之自然,意造物而良非。盖有口之必食,亦无形而莫衣。苟所赖之无几,则虽丧其亦微。吾驾非良,吾行弗奔。心游无垠,足不及门。视之若穷,挹焉则存。俯仰衡茅,亦有一樽。既饭稻与食肉,抚簟瓢而愧颜。感乌鹊之夜飞,树三绕而未安。有父兄之遗书,命却扫而闭关。知物化之如幻,盖舍物而内观。气有习而未忘,痛斯人之不还。将筑室乎西廛,堂已具而无桓。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龟自闭于床下,息眇绵乎无求。阅岁月而不移,或有为予深忧。解刀剑以买牛,拔萧艾以为畴。蓬累而行,捐车舍舟。独栖栖于图史,或以佞而疑丘。散众说之纠纷,忽冰溃而川流。曰吾与子二人,取已多其罢休。已矣乎,斯人不朽惟知时,时不我知谁为留?岁云往矣今何之?天地不吾欺,形影尚可期。相冬廪之亿秭,知春垄之耘耔。视白首之章,信稚子之书诗。若妍丑之已然,岂复临镜而自疑。
题周东村山水 其一。明代。张萱。独鹤不舞琴不弹,阶前童子借书还。亭幽昼永添香篆,麈尾閒携步曲栏。
忆金陵。明代。童轩。金陵佳丽地,风景想依然。城阙金汤固,江山罨画连。晚风楼上笛,春水渡头船。惆怅曾游处,而今又几年。
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唐代。刘禹锡。功成频献乞身章,摆落襄阳镇洛阳。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央。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心寄华亭一双鹤,日陪高步绕池塘。
愁。唐代。杜甫。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
秋日遣兴。宋代。孙应时。门前白水映青山,草满荒庭书掩关。莫恨穷居穷到骨,平生未有此情间。
游鼓山题天风海涛亭。宋代。蒲寿宬。悠悠白发倚栏干,笑仰高峰巾袂仙。但见烟霞相远近,不知宇宙有中边。宦途人在非凡境,客里身游极乐天。自叹情怀今潦倒,重来未识是何年。
水调歌头 其二十三 题临江驿和徐意一韵。宋代。李曾伯。君莫厌行役,易尔此非难。人情无已,久阴忧潦霁忧乾。借得庭轩一榻,忘却征涂炎暑,小驻瀹龙团。世路任渠险,襟抱五湖宽。叹平生,环辙迹,已苍颜。梅花雪片万里,奚又絷南冠。应是江山好处,犹待推排老眼,天未许休官。莫忆故园竹,日日报平安。
查篆仙。清代。姚鼐。一团紫璧堕僧扉,无复蛟龙引墨飞。百岁白虹重吐气,更从濡染泻珠玑。
哭仲山叔 其一。宋代。章甫。六十三年老典型,海天一夕陨文星。西风瑟瑟寒琴剑,肠断啼鹃血泪零。
秋夜闻雨。宋代。陆游。香断灯昏小幌深,不堪病里值秋霖;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清似钓船闻急濑,悲於静院听繁砧。玉峰老去情怀恶,稳受千茎雪鬓侵。
郊祀纪事十首 其六。宋代。周紫芝。水晶帘透月翻光,宫漏频传夜未央。帟幄微臣亦何幸,侍祠来宿殿西廊。
和友人拂水山庄感赋原韵。清代。赵翼。飞瀑依然万点多,当年养望此岩阿。空山竟不生薇蕨,破屋徒怜补薜萝。人笑褚公犹齿冷,家还江令已头皤。如何领袖山林席,名节翻输一翠蛾。
花舞。宋代。史浩。寿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
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唐代。朱湾。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木纹离披势搓捽,中裂空心火烧出。扫成三寸五寸枝,便是千年万年物。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虫。风霜未必来到此,气色杳在寒山中。孤标可玩不可取,能使支公道场古。
恭人董氏挽词。宋代。楼钥。敬馌尊夫子,升堂乳阿姑。乡评推至行,家庆展新图。半世悲鸾舞,高年乐凤雏。蜜章应未艾,卿月映阶符。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宋代。魏了翁。别来岁月尔滔滔,流落天涯忽此遭。万木辞荣秋意澹,百川归壑岸容高。笑看海上两蜗角,閒秃山中千兔毫。若向颜曾得消息,直须奴仆命离骚。
化鹤归来俯紫氛,所寰仙圣旧纷纷。山将献状时过雨,月作中秋巧障云。
得失此心轻万壑,东南吾党重三君。孰知舌本随年彊,应乞瓢泉一勺分。
与莼客虎公乐堂冒雨游三清山明日访瓢泉于期思。明代。李达。化鹤归来俯紫氛,所寰仙圣旧纷纷。山将献状时过雨,月作中秋巧障云。得失此心轻万壑,东南吾党重三君。孰知舌本随年彊,应乞瓢泉一勺分。
朝云。宋代。王令。朝云飞飞来无穷,暮云漠漠昏相蒙。闲来既自不成雨,拂去安用遮长空。拟鞭屏翳问白日,更谪星伯诛长风。尽令万物被光景,夜看北斗朝天中。
直庐锁宿呈监丞宋丈。宋代。喻良能。轩窗空洞惟修竹,风韵时时自琴筑。学省萧然冷欲冰,两翁相对清如玉。
鹧鸪天(重九日集句)。宋代。黄庭坚。寒雁初来秋影寒。霜林风过叶声乾。龙山落帽千年事,我对西风犹整冠。兰委佩,菊堪餐。人情时事半悲欢。但将酩酊酬佳节,更把茱萸仔细看。
清豀鹭。宋代。释文珦。清豀双白鹭,其羽可为仪。洁白廼如此,那肯居洿池。志士慎厥身,浊世难系羁。钟鼎或愆义,宁贱而长饥。贪夫昧所从,得养非攸宜。犹鸱啄腐鼠,此鸟能笑之。
酒泉子。唐代。韦庄。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绿云欹,金枕腻,画屏深。子规啼破相思梦,曙色东方才动。柳烟轻,花露重,思难任。
登金山留玉阁。近现代。释敬安。高阁一凭眺,苍茫太古情。天疑入海尽,潮欲挟山行。芳草金陵渡,斜阳铁瓮城。乡关杳何处,向晚客愁生。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登歌。唐代。杜羔。因心克孝,位震遗芬。宾天道茂,轸怀气分。发祇乃祀,咳叹如闻。二歌斯升,以咏德薰。
水友辞 鱼姑。唐代。王质。鱼姑,鱼姑,溪南溪北遥相呼。烟深雾重栖沉鱼,荒荒秋汉秋星疏。要姑活,怕姑死,姑且閒飞歇深沚。呜呼此友兮真足称,草平树安波不兴。
天池读书寄元明。宋代。李新。絺葛皮冠萧隐居,溪山随我亦名愚。调和得所弟乳酪,丽泽不均兄瓠壶。晓雨莫偿双泪落,夜灯常照一心孤。阿松活计今多少,试问山前几木奴。
采莲曲二首 其二。元代。胡奎。昨日采莲花,今日采莲子。贱妾比红衣,宁教抱香死。溪上采芙蓉,兰舟荡晚风。叶如郎意薄,花似妾颜红。采花莫临水,水深清见底。水有见底时,郎心隔千里。一去不思家,秋风吹若耶。只愁霜露重,妾貌不如花。
戏作口号。明代。祝允明。道惠何曾惠,言宁又不宁。一春眠里过,三日水中行。坡老荔犹涩,陶公酒未成。哥哥浑不顾,枉费万千声。
述妇病怀 其三。明代。王彦泓。消渴还愁骨亦消,玩冰衔玉总无憀。春来泼尽如泉泪,病肺除非引泪浇。
有渡。明代。懒庵禅师。有渡方舟小,无家道路长。大荒天渺渺,沧海日茫茫。水母浮还没,风鸳出复藏。不须寒雁叫,客意已凄凉。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五十八。宋代。释居简。不为礼,礼必坏。千人来,万人拜。黄面瞿昙,吃者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