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辞二首。明代。宋登春。广陌青楼杨柳新,莺花时节可怜人。至今汉上多游女,笑折疏麻赠所亲。
《春辞二首》
广陌青楼杨柳新,
莺花时节可怜人。
至今汉上多游女,
笑折疏麻赠所亲。
中文译文:
广阔的街道旁翠绿的楼阁,垂柳如烟,春天的时候令人心生怜惜。
直到现在,在汉水之畔,有许多游女,笑着折下蓬松的麻花,送给亲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宋登春创作的,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感叹和对亲情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广阔的街道两旁是青翠欲滴的楼阁,垂柳披着如烟的细雨,给人一种清新、婉约的感觉。这里的杨柳是春天的新绿,象征着生机勃发和美好的希望。
其次,诗中提到了莺花时节。莺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开放在春天,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花开的喜悦。莺花时节可怜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叹和对人们繁忙生活的同情之情。
然后,诗中提到了汉水之畔的游女。汉水是一条著名的河流,汉水之畔是一个繁华的地方。诗中所述的游女是指在汉水之畔游玩的女子。这些女子笑着折下疏麻花,赠送给亲人,展示了她们的善良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亲情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典型的写景手法,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感悟。
和答汤子敏山中寄示。元代。刘崧。感君意气早相亲,况复同庚业倍新。归雁谩嗟中泽晚,啼莺遥忆上林春。读书自昔轻千驷,力稼宁能计百囷。晏岁山中卜邻好,白头还许往来频。
放歌行。宋代。严羽。进贤之冠兮,高乎岌危。山玄之佩兮,长乎陆离。苟非其道兮,曷如蕙带而荷衣。尧舜邈其不逢兮,我之心其孰得而知。宁轻世肆志兮,采商山之芝。与其突梯滑稽有口如饴,据高位而自若,钓厚禄而无疑。则余有蹈东海而死耳,诚非吾之所忍为。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赋 其八。元代。叶颙。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声里过重阳。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送巡抚侍读吕司谏。宋代。王禹偁。三十军城百万家,侍臣分命走轺车。长春殿里承丹诏,乙夜书边别翠华。驻马只教看垅麦,忧民无暇醉溪花。归朝旧友如相问,为道山中学种畲。
题卢祖父母暮。清代。成鹫。列嶂嵯峨逼太清,百千龙象拥佳城。一家共住无生国,异世经过何限情。教子直须成佛祖,显亲谁得似宁馨。北邙多少累累冢,寂寞泉扉昧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