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龙洞。明代。孟洋。野情尘外惬,秋思马前生。去雁迷山色,悬藤落涧声。洞空千树响,云细一花明。渐觉人踪绝,烟霞近赤城。
《访龙洞》是明代孟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情尘外惬,秋思马前生。
去雁迷山色,悬藤落涧声。
洞空千树响,云细一花明。
渐觉人踪绝,烟霞近赤城。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离尘之心的愉悦和对秋天的思念之情。诗人远离喧嚣的尘世,感到满足和宁静。他在马背上思念着秋天的景色,看着飞过的候鸟迷失在山色中,听着藤蔓悬挂时所发出的涧水声响。洞内寂静空虚,但是树叶的沙沙声却回响不停,一朵细云在明亮的花朵中若隐若现。渐渐地,诗人觉得人的痕迹消失了,烟雾和霞光逐渐靠近赤城(指北方的山岳地区),使得这片景色更加幽静。
赏析:
《访龙洞》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心态。他通过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景色、声音和气息,与自然融为一体,进而净化心灵,感悟生命的美好。诗中的洞空、树响、云细等形象描绘,以及烟霞近赤城的意象,都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纯净、宁静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对自然的描摹来抒发内心的感悟,凸显了明代诗人追求清净、超脱尘世的思想情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都相对简洁明快,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访龙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简练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风貌,并传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追求内心净化的渴望。
成都元十八侍御。唐代。戎昱。不见元生已数朝,浣花溪路去非遥。客舍早知浑寂寞,交情岂谓更萧条。空有寸心思会面,恨无单酌遣相邀。骅骢幸自能驰骤,何惜挥鞭过柞桥。
秋呓八首 其三。明代。释函可。露下霜残冷碧霄,乡心处处长天骄。云横淮海三千筏,风定钱塘六月潮。石虎岂能消杀伐,卢敖无计慰飘摇。何时重问峰头侣,夜半吹箫过铁桥。
归至武阳渡作。宋代。刘克庄。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自和。宋代。韩琦。鄣泥何惜出郊游,始霁才宽望岁忧。郁若山光疑是活,飘然诗思尽难收。隈林杏颊红初抹,拂砌莎髯绿自虬。禾黍坐看云四合,有年将乞载春秋。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 其四 苇。宋代。司马光。索索夕风遒,瀼瀼朝露裛。啅雀袅寒枝,宿萤依败叶。眇然秋兴长,坐与江潮接。
秋懹。宋代。陆游。种树清阴满,钞书蠹字穿。老身犹在世,屈指不知年。弃纸储诗稿,长筒聚药钱。一生如一日,正可付之天。
梅里谒至德祠。清代。顾熙。戎马奔未宁,何暇剪商祀。岂无传季心,早于无形视。挈弟来勾吴,端委治周礼。宁不惜故国,社稷有人在。君臣父子间,隐德谁堪拟。
睎真馆。宋代。李纲。小溪诘屈巧萦回,行到睎真景更奇。路转山回疑不见,此中凝望却参差。
与禅人。宋代。释了演。家山有路应须到,到得家山未是归。拈转杖头俱划断,好看午夜太阳辉。
送徐圣可十首 其五。唐代。王质。吾知昭德眼通明,君与渠家最有情。何况蜚声满黄阁,定应倒屣笑相迎。
闻许棠及第因寄桂雍。唐代。贯休。时清道合出尘埃,清苦为诗不仗媒。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势扶九万风初极,名到三山花正开。更有平人居蛰屋,还应为作一声雷。
渔家傲。宋代。欧阳修。乞巧楼头云幔卷。浮花催洗严妆面。花上蛛丝寻得遍。颦笑浅。双眸望月牵红线。奕奕天河光不断。有人正在长生殿。暗付金钗清夜半。千秋愿。年年此会长相见。
早梅。宋代。李新。冥寞玄崖宅有神,冷香寒色漏天真。感深暖日常为力,杰出飞霜恐后春。千里故人何以寄,一枝幽意望谁亲。孤标若值芳华苑,羞与妖红碧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