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明代。李勖。层城迢递入云赊,处处春风面面花。长乐钟声催漏箭,新丰树色拥行车。妖姬舞榭留明月,贵主妆楼结绮霞。日莫芗尘连九陌,鸾舆传幸五侯家。
《长安道》是明代文人李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层城迢递入云赊,
处处春风面面花。
长乐钟声催漏箭,
新丰树色拥行车。
妖姬舞榭留明月,
贵主妆楼结绮霞。
日莫芗尘连九陌,
鸾舆传幸五侯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长安道的景色和氛围。长安道是古代中国重要的道路之一,连接着京城长安与各地。诗中描述了道路两旁层层叠叠的城墙云霄之间,到处都是春天的风,遍地都是盛开的花朵。长乐宫的钟声催促时间的流逝,树林的颜色环绕着行驶的车辆。妖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月光照耀下,贵族主人在华丽的楼阁上赏月。白天,人们不要被尘土所累,沿着长安道游览,最终到达五侯家,享受贵族的待遇。
赏析:
《长安道》以细腻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明代长安道的繁华景色。诗人通过描绘城墙、春风、花朵、钟声、树色等元素,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繁忙而美丽的时代场景。诗中出现的长乐钟声、新丰树色、妖姬舞榭、贵主妆楼等都是当时长安城的重要景观和文化符号,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想象。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景物描绘,展现了明代长安道的繁荣和盛世氛围,同时也抒发了对贵族生活和享乐的向往。
整首诗以景物描绘为主,通过具象的描写和细腻的意象,勾勒出了明代长安道的繁华景象,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感受。诗词的韵律流畅,字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对长安道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溪石呈李思道。宋代。高质斋。共坐溪边石,溪清心自凉。鱼惊烟艇过,鸥笑野人忙。细草侵衣绿,飞花点鬓香。东风尘暂息,拍手送斜阳。
谭雅祥使归寿母。明代。顾清。皇华夹道拥归装,喜气遥看满北堂。天上瑞云垂五彩,人间佳节傍重阳。早时贤范熊丸在,再世诸孙玉树长。七十一峰青在望,若为登拜捧霞觞。
和洪玉甫秘监荔枝三。宋代。苏籀。瘴乡骈琐质,善地最蒲闽。冠绝林间品,难为坐上宾。蟠桃寿天帝,萍实荐居宸。无逸为龟策,何烦万马尘。
济南黄台三首 其一。金朝。任诟。满目江南烟水秋,济南重到忆南游。便欲移家渔市侧,轻蓑短棹弄扁舟。
陈世则判陈州马政。明代。罗荣。秣马退朝时,东城出饯迟。分襟乡语细,看剑祖杯迟。外厩增云锦,穷才罢茧丝。委蛇堂食后,花鸟乱催诗。
盖仙山六题 其一 仙洞。宋代。王藻。仙人驾鹤上三清,坛石空留万古名。昨夜碧天星斗烂,不闻朝礼步虚声。
寄乐石帆仪曹。明代。汤显祖。莺逗湖南烟雨慳,吴江夜语孤舟闲。山深薄酒易醒醉,天远轻凫难往还。作县真如悬度国,迁官欲似飞来山。子公帝城能忆否,下马常眠双树湾。
风雨。宋代。宋祁。昨夜东风急,疏窗荐雨入。溪南梅正花,狼藉随尘沙。皓皓多易汗,不得同春葩。春葩能有几,纷纷入桃李。时哉小兴衰,人生犹物理。明发檐沈声,鸟雀喧新晴。老农脱襏襫,一犁原上耕。
初到曲江六首。宋代。朱翌。度岭三百里,携家五六人。卜居依古寺,爱日向初春。时有逃虚喜,端无去客嗔。团栾何所作,不寐守庚申。
一梧斋与竹士夜谈去后作。清代。金逸。一帘细雨不成丝,挽婿镫前与论诗。家近不归如梦远,花寒未放识秋迟。心灰久病拈针懒,眉讳新愁只镜知。约略听他双燕语,腰肢减瘦比来时。
贻老僧。宋代。信禅师。俗胝知多少,庞眉拥毳袍。看经嫌字小,间事爱声高。暴日终无厌,登阶渐觉劳。自言曾少庄,游岳两三遭。
末夏月夜迷怀。清代。李长霞。亮月丽高隅,澄辉盈遥目。霁景敛夕霏,回飙薄乔木。凄籁纷递兴,繁星灿相属。朱明倏欲移,万象迎秋肃。即景娱新晷,悼旧思往躅。斧藻懔前修,迨时以自勖。
行路难六首感事作 其二。明代。胡应麟。君不见盘中蝇,变幻黑白如丹青。君不见市中虎,利口纷纭捷桴鼓。君子推诚洞腹肝,小人柴棘横肺腑。谗言交搆四国哗,贝锦百匹张云霞。邦家覆败手足露,绝膑刳肠示行路。君不见江充举族无极歼,有北陈诗盈简编。
作乐导水 其十 与客泛舟。元代。许有壬。欸乃声中动画桡,不须舟子更相招。而今赤壁荒寒里,试问何人有洞箫。
蝶恋花。宋代。吕胜己。眼约心期常未足。邂逅今朝,暂得论心曲。忽堕鲛珠红簌簌。双眸翦水明如烛。可恨匆匆归去速。去去行云,望断凄心目。何似当初情未熟。免教添得愁千斛。
同赵长水汎舟。金朝。辛愿。洛水秦山晚自澄,孤洲烟树绿相仍。波摇朗月浮金镜,岭隔华星断玉绳。但觉转船惊白鸟,岂烦挥翣怒青蝇。风尘浩荡飘蓬里,愧似林宗陪李膺。
有司欲取寺松供朝用感赋。宋代。释维琳。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今夜月明风露冷,误他千里鹤飞来。
寄黄充。宋代。陈师道。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黄生後来秀,纯茂静者徒。不见动经月,来亦不须臾。人事已好乖,可复自作疏。子虽向人懒,胜处不可孤。迨此田事休,仍当寒雨余。深知阻泥泞,步屐意何如。
愧鱼亭。宋代。孔武仲。昔闻鱼可羡,今见鱼可愧。邂逅临池处,潇洒出尘意。秋风八月起江湖,水染绀碧霞绮疏。悠然掉尾波间去,须信人生不及鱼。
和答潘端叔见寄。宋代。孙应时。发白念少年,万事风雨过。倦游得来归,一切付懒惰。独抱杞天忧,傍徨意无奈。濠鱼定何乐,幕燕渠敢贺。叹君阳春词,激我巴里和。古来奇特事,信是英雄作。东山有晚遇,西山有终饿。拭目须早著鞭,乞与高人北窗卧。
见花。唐代。韩偓。褰裳拥鼻正吟诗,日午墙头独见时。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因狂得病真闲事,欲咏无才是所悲。看却东风归去也,争教判得最繁枝。
步蟾宫。宋代。钟过。 东风又送酴醿信。早吹得、愁成潘鬓。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归来沈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宋代。汪炎昶。拂翳藤袅风,渍澡松助雨。幽抱逼池光,妙趣味禽语。愚岂异嘉日,优惟绝浮慕。当有来者知,泉石良可抚。
秋夜。明代。王守仁。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窅然坐幽独,怵尔抱深警。年徂道无闻,心违迹未屏。萧瑟中林秋,云凝松桂冷。山泉岂无适,离人怀故境。安得驾云鸿,高飞越南景。
春晚风雨甚暴衡门独立望微水有作。宋代。张嵲。中原殊未平,避地甘羁束。著意问樵渔,尚恐惊麋鹿。出门亦何事,望望清江曲。雨气晚来寒,惊风乱新绿。
从赵庙求菖蒲。宋代。胡寅。欲从蒲涧问安期,仙事茫茫不可知。何许寸根仍穊节,解教霜鬓却青丝。风流公子茝兰伴,憔悴骚人香草诗。乞取萧疏映窗几,苍然常揖岁寒姿。
奉和率尔有咏诗。南北朝。王训。殿内多仙女,从来难比方。别有当窗艳,复是可怜妆。学舞胜飞燕,染粉薄南阳。散黄分黛色,薰衣杂枣香。简钗新辗翠,试履逆填墙。一朝恃容色,非复守空房。君恩若可恃,愿作双鸳鸯。
巡海呈周文郁。明代。邹智。逢一疏林酒一行,侍儿亲倚棹歌声。昔闻海水如天远,谁放山花似火明。烟外孤帆风正驶,苔中欹枕梦初醒。细看斗笠非难制,莫遣乌纱累此生。
南窗偶书。宋代。方岳。西风忽凄厉,皎月流素光。客从何方来,兰佩芙蓉裳。挥琴发哀弹,夜寂山苍苍。可人者麹生,挽我无何乡。醉中眇万物,拄颊歌沧浪。
送舒州怀宁尉孙景先省严亲后赴职。宋代。宋庠。乡书曾擅秀,父任此为郎。却捧三铨檄,归称百岁觞。淮山瞻晓堠,皖浦转春樯。无累徒劳叹,廉车伫荐章。
钱塘江。宋代。王镃。 凉丝疏柳条,秋满石阑桥。吴越兴亡事,晨昏来去潮。云开天日近,水接海山遥。望到西陵渡,风帆影自飘。
寄梓州才。宋代。赵抃。锦城匝地清风起,为得梓州书一纸。莫问分符隔两川,水月东西共千里。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一。明代。陆深。行出班东面照西,胪声高飏叩头齐。参差进讲并肩立,轮着周书孟子题。
和子厚弟春日见寄三首。宋代。王之道。十里西畴马送曛,晚风依约度溪云。悬知今夜桃花雨,一洗焦枯慰使君。
白紵歌舞四时词冬。宋代。杨万里。秪愁穷腊雪作恶,不道雪天好行乐。玻璃琖底回青春,蒲萄锦外舞玉尘。阳春一曲小垂手,劝君一杯千万寿。今年斛谷才八钱,明年切莫羡今年。
与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唐代。白居易。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宋代。释宗杲。见色明心事已差,闻声悟道更交加。观音妙智慈悲力,荆棘林生优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