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古意八首。明代。黄姬水。绮罗逐队沸歌讴,尽在东城南陌头。本为春愁拾芳草,争如芳草又牵愁。
诗词:《金陵古意八首》
朝代:明代
作者:黄姬水
绮罗逐队沸歌讴,
尽在东城南陌头。
本为春愁拾芳草,
争如芳草又牵愁。
中文译文:
艳丽的舞女们追随着队伍,高声歌唱,
在金陵城的东南角尽情狂欢。
本来是为了驱散春天的忧愁而采摘芳草,
却不料芳草反而勾起了新的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黄姬水所作,描绘了金陵城(现在的南京)古代的繁华景象。诗中通过绮丽的舞女们逐队沸沸扬扬地唱歌,展现了城市的喧嚣和热闹。他们在东城南陌头(金陵城的东南角)尽情地嬉戏和欢唱,给整个城市带来了欢乐和活力。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苦乐参半的情感。他们本来是为了摆脱春天的忧愁而到田野里采摘芳草,希望通过这种活动来抚平内心的烦躁。然而,这些芳草反而勾起了新的忧愁,让人无法真正解脱。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生活中复杂的情感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金陵城的繁华景象,通过对舞女们欢唱和采摘芳草的描写,展现了城市的喧嚣和热闹。同时,通过最后两句的转折,诗人深入探讨了人生中的矛盾和无奈。这首诗既有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有对情感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黄姬水。(1509—1574)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淳父。黄省曾子。少有文名,学书于祝允明,传其笔法。中年以避倭寇徙家南京。晚年还乡,诗名益盛。有《贫士传》、《白下集》、《高素斋集》等。
过扬州。明代。罗钦顺。两两三三听事人,陶然都是醉乡民。黄昏点鼓移舟去,扬子湾头月似银。
雨泊蕲州岸下。宋代。董嗣杲。连日雨滞留,孤舟坐寂历。自量迂亦甚,托人寻竹笛。展转耗音绝,失笑何陷溺。无计遣羁怀,倾壶倒馀沥。小醉自不恶,篷窗未收滴。天阴鹤忽鸣,何时离赤壁。狂疑明月出,移舟出芦荻。浩歌苏仙吟,破此夜寥閴。
宫词(十首)。明代。沈氏。天子龙楼瞥见妆,芙蓉团殿试罗裳。水风凉好朝西坐,专把书经教小王。
游西山。明代。钱宰。西山一何高,有怀在泉石。荡舟渡西泠,秋水今几尺。渚花泊双桡,岸草纳双屐。凉风树上至,林影下衣碧。群动方自营,尘机念俱息。邂逅方外人,招邀坐深席。悠然外死生,矧复慨今昔。我客语正深,仆夫劝还役。川明月初至,树暗山已夕。归人樵唱来,落日堕西壁。
松筅同希颜钦叔裕之赋。金朝。麻九畴。牺尊青黄灾木命,羁绊剪剔伤马性。折松为筅得之天,此君幸免戕残横。初缘形似有代无,不料奇功乃差胜。人间斤斧不须劳,坐中活火鸣笙箫。千秋蛰骨养霜雪,一日奋鬣翻云涛。岩烟击拂殷雷起,颠风蹴踏银山高。莫嫌勺水懦无力,如捲三江都一吸。借汝岁寒姿,扶我衰朽质。埽除幻梦不到眼,洗刷埃霾下胸臆。扪霞直与羡门期,一笑桑田海波白。
昨日。清代。康忱。昨日有所闻,入耳心弗喜。辗转自思维,此见无乃鄙。同寄大块中,浑浑忘人已。安能入太仓,颗粒数稂秕。一笑掀帘出,庭色凉如水。
赠袁司录(一即丞相淮阳公之犹子与庭筠有旧也)。唐代。温庭筠。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压枝。刘尹故人谙往事,谢郎诸弟得新知。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赠任肃。唐代。李咸用。玄发难姑息,青云有路岐。莫言多事日,虚掷少年时。松色雪中出,人情难后知。圣朝公道在,中鹄勿差池。
其二赠写御容妙善师。宋代。苏轼。茫茫清泗遶孤岑,归路相将得暂临。试著芒鞋穿荦确,更然松炬照幽深。纵令司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强写苍崖留岁月,他年谁识此时心。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紫衣中使下传诏,跪奉冉冉闻天香。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野人不识日月角,彷佛尚记重瞳光。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书闭房。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平生惯写龙凤质,肯顾草间猿与獐。都人踏破铁门限,黄金白璧空堆床。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不须览镜坐自了,明年乞身归故乡。
散淡花。明代。释函可。青茎发红葩,萧疏间山翠。厥根众瓣攒,大都菘白类。性既和且平,微苦亦有致。其味信足嘉,其名亦足纪。安得散淡人,相与长甘此。
即事偶赋。宋代。朱熹。白烟竟日起,雨晦苍山深。老菊不复妍,丹枫满高林。抱病寝斋房,窗户结愁阴。起望一舒情,遐眺豁烦襟。人生亦已劳,世路方崎嵚。且咏招隐作,无为名迹侵。
郎山杂咏十首 其二 马耳峰。元代。赵秉文。房驷落人间,入石露双碧。月明闻夜嘶,惊落山头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