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茅止生作悼亡诗(二首)

为茅止生作悼亡诗(二首)朗读

《为茅止生作悼亡诗(二首)》是明代诗人道敷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汝立向晚,惊心月又明。
回忆起你站在黄昏时分,心中震撼,月亮依然明亮。

忍从今独见,曾照昔同行。
如今只能独自忍受,曾经与你一同走过的路。

孤枕苦难即,空闺寒自生。
孤独的枕头承载着苦难,空荡的闺房里寒意自生。

含情应不寐,到晓只盈盈。
心中充满情感,无法入眠,直到黎明时分依然忧虑不安。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朋友茅止生的思念和悼念之情。诗人在黄昏时分回忆起与茅止生一同度过的时光,心中感到震撼。如今茅止生已经不在世间,诗人只能独自忍受思念之苦。孤独的枕头上承载着诗人的痛苦和困难,空荡的闺房中充满了寒冷的气息。诗人心中充满了情感,无法入眠,一直到黎明时分,忧虑依然存在。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茅止生的回忆,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诗词运用了明快的语言和意象,通过对黄昏、月亮、孤枕、空闺等形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沉思和共鸣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道敷

道敷,字觉明,嘉兴兴善寺僧,初游黄叶庵之门,后得心疾,蓄发逾年而卒。...

道敷朗读
()

猜你喜欢

大费家声星斗垂,乃翁名迹世人知。
平生于此辞无愧,不减东京有道碑。
()
灵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
逢寺暂投宿,是山皆独寻。
有时过静界,在处想空林。
从小即行脚,出家来至今。
()
江上新凉入酒杯。
瑞芝堂祝寿筵开。
五楼百雉更崔嵬。
劳来流离施菽麦,作成丰稔到田莱。
()
昼作不辍手。
猛烛继望舒。
()

昭代元勋府,云仍奕世昌。萱慈贞捆训,兰秀特轩昂。

诰锡文鸾炫,星摇翠翟光。新龄增旧算,初度应微阳。

()

一会灵山本宛然,因师又见别逢禅。吾庵钟鼓原无恙,共看炉前一炷烟。

()
御与马相得,维予止作,万里不日而复。
士志於学,则亦无息,以师友为辔策,及其至焉维尔力。
()

一年三百六十日,祗馀此日谁能閒!城人十万閒者两,短衣杖策登金山。

寒光万里动西极,青山也作岁除色。中原一发苍茫间,独有雄心除不得。

()

九陌车尘拂汉崇,缊袍谁许罄愚衷。谈于温坐奇王猛,讯向膺门识孔融。

西土才名收价独,清时风节矢心同。明珠漫枉惭知己,还傍台衡仰至公。

()

怨春红艳冷,细雨湿流光。嫩蝶牵愁梦,娇莺懒整簧。

鸭炉偎宿火,梅帐恋馀香。且莫登楼望,相逢各尽觞。

()

山堂九夏无人到,策杖寻僧问石源。田尽树连迷虎径,云深溪断见松门。

当窗湖水浮衾枕,隔岫禅声入梦魂。徙倚忽思珠海日,不知身已在高原。

()

丹桂重开,向此际、十分香足。最好处,云为莫护,雨为膏沐。树杪层层如宝盖,枝头点点犹金粟。算人间、天上更无花,风流独。
玉坛畔,仙娥簇。玉梁上,仙翁掬。叹吾今老矣,两难追逐。休把淹留成感慨,时闲赏玩时闲福。怕今宵、芳景便凋零,高烧烛。

()
一舸放长江,遥林底处黄。
自知来橘柚,先已照沧浪。
绿叶凝烟密,金苞射日光。
相迎苍县雨,暗识洞庭霜。
()

瓜熟西园兔已窥,藤深叶暗子累累。乾坤岂少宜瓜日,老子分明说与谁。

()

芳雨散繁绿,晨霏起层城。草树郁葱茜,欣欣遂敷荣。

圣皇秉元化,昕夕虑民情。彤廷授玉节,宪令藉名卿。

()

青丝骏马桃花色,翠鞍玉辔黄金勒。奚奴牵出不敢骑,道上行人争爱惜。

往时曾遇李将军,汗流赤血气如云。朝刷黄河暮南粤,沙场百战成奇勋。

()
芝堂自瑞天朝安,竹郡久更江左唐。
愿似诚斋诗句说,朝京旧路再筠阳。
()
王师出城南,尘头暗城北。
五军战马如错绣,出入变化不可测。
逆胡欺天负中国,虎狼虽猛那胜德。
马前嗢咿争乞降,满地纵横投剑戟。
()

四县既序,箫管既举。堂献六瑚,庭万八羽。先王有典,克禋皇祖。

不显洪烈,永介休祜。

()
远补参卿掾,来过乞墅甥。
秋悲先雁引,晓涕伴参横。
薏子期蠲疾,梅花幸寄声。
片言无异俗,阴德在乡闳。
()
王事私恩不共天,益都城下枕戈眠。
鲸鲵戮尽为京观,子孝臣忠亿万年。
()

久病寒衿易觉秋,老怀珍重为东周。
玄天有意缘随在,紫绶何人为国谋。
月桂夜长迷玉兔,银河秋尽隔牵牛。

()

别后正春孟,溪头黄柳芽。
相思满芳草,独自照残花。
晚树秦川阔,黄云瘴海赊。

()
台因水部将花绕,隐为耶溪号小山。
且在我家为故事,若言衣钵有惭颜。
()

爱此倚栏干,谁同寓目闲。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

濛濛如细雾,冉冉曳铢衣。妙逐祥烟上,轻随綵凤飞。

几陪瑶室宴,忽指洞天归。伫立扶桑岸,高奔日帝辉。

()

画师画马时,心与马为一。精神各自分,萃此马百匹。

起卧适马性,踶齧通马力。逸如龙在水,驰若虎而翼。

()

主家一妾三千当,教我育我如恐伤。如今弃妾归南阳,使我一苇凌苍茫。

()

常贫须漫仕,闲禄是身荣。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

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

()

烟云千里。一抹西山翠。碧瓦红楼山对起。楼下飞花流水。
锦堂风月依然。后池莲叶田田。缥缈贯珠歌里,从容倒玉尊前。

()

金羁白面郎,何处蹋青来。马娇郎半醉,躞蹀望楼台。

似见楼上人,玲珑窗户开。隔花闻一笑,落日不知回。

()

金轮飞出海东头,暗映沧波岛屿浮。黄木湾光天上下,白云山色日沉浮。

人依蜃气披寒翠,花逐蟾光促酒筹。闻说当年韩吏部,一碑千古壮南州。

()

鲁公宰中牟,千载民弗忘。我车式祠下,纡郁感中肠。

公昔为政日,异声动四方。野桑有驯雉,田稼无飞蝗。

()
不见乌纱紫绮裘,至今英气满沧洲。
秦淮半夜棹歌发,明月清天江水流。
()

江云漫漫天漠漠,冻云著风吹不薄。巫娥翠失十二鬟,春花乱零飞雪落。

千山万山削瑶璚,瀛洲路近芙蓉城。仙人白凤望不到,满前琪树纷纵横。

()

独坐面萍池,微凉汎碧漪。意缘多病懒,诗是苦吟迟。

孤柳风难定,丛篁雨不欹。萧閒此中趣,未信鬓如丝。

()

远别相望路几何,重逢惊阅岁华多。老予再入图书府,羡子长优政事科。

两岸颠风吹驿柳,一帆新雨下官河。留题正写忘年契,敢向诗坛斗伏波。

()

剑江西畔老耆英,眉寿将逢八秩龄。车裹蒲轮当有召,琴弹花县每能听。

志崇天爵头如雪,世问沧田眼似星。毫末不藏心地直,时烦矍铄到公庭。

()

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

万斛秋愁强自宽,夜深风露伴孤寒。

可怜万里长空月,只得窗前一片看。

()

一片灵台湛碧虚,此身真在水云居。壶中秋月冰相映,帘外春风草不除。

老鹤枯琴君子操,牙签玉轴圣贤书。东平未必清如许,俯仰无惭乐有馀。

()

英英商颜芝,远在青苍岑。云烟适有寄,为瑞本非心。

往闻攀缘人,纡轸恣所寻。一落城市间,苾刍护萧森。

()

高垒掩危旌,金钲昼不惊。屯田充国卒,坚壁亚夫营。

驿马连尘起,哀鸿带雪鸣。军中有成算,不敢请长缨。

()

圣宋非狂楚,清淮异汨罗。
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风波。
舟楫颠危甚,鼋鼍出没多。

()

落落四皓翁,山林养其静。羞为汉家臣,若辟秦苛政。

商颜高峨峨,坐待天下定。欻起佐储皇,上前启名姓。

()
越女为驱虏,朝来揽镜慵。
欲梳新堕马,忍□□□□。
()
蟠踞峰峦面热多,天分雄望镇关河。
足开烟雾鹏垂翼,手摘星辰月转波。
问法旧闻裴相国,传经今见季维摩。
禅徒到此棲尘迹,方信青云路可过。
()

过我频将道义论,可堪斜日映秋原。茶炉火断空淹坐,松径风回欲掩门。

泪尽尚惭诗句意,情深何止故交恩。欧公乡里庐陵是,吾省文风已复敦。

()
每喜佯狂叟,穷途说共财。
忽辞酒仙市,径上客星台。
鼓枻携支遁,过门忆老莱。
恐劳难黍具,或可致新醅。
()
何人指蒙昧,题作此轩名。
天理自昼夜,道心无晦明。
用当群物化,舍去一毛轻。
磊磊山前寺,时闻钟声声。
()

忆昔秋风起,君曾叹逐臣。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

()

西风入东篱,花事殊草草。幽葩发孤丛,未觉芳意少。

谁云九秋冷,孰谓三径小。粲粲黄金英,采采不盈抱。

()

寂寂空山里,春和草自芳。隔溪人不见,髣髴唤刘郎。

()

三分鬓发二分丝,晓镜秋容相对时。去作忙官应太老,

退为闲叟未全迟。静中得味何须道,稳处安身更莫疑。

()

昔我阳夏公,尝兹同郡治。
政余作东园,草木尚有意。
岂不务安养,斯民歌乐易。

()

白下东门柳,当年手种成。行行当别路,叶叶是离情。

解缆惊秋雨,扬镳送晚晴。春风榕馆静,好在听啼莺。

()

清凉万杉下,苍翠五峰前。

()

宝熏浓,云幄重,琼叶丽金蕊。黛绿蜂黄,秋态未憔悴。绣帘深院黄昏,着香无处,人欲睡、为花重起。
月如水。别有天外楼台,玲珑异尘世。翠袖生寒,祗欠素娥倚。何如倩取西风,吹将归去,为添在、广寒宫里。

()
主伴重重绝世伦,今朝即是旧时人。
迷悟是谁堪话会,姚黄魏紫一般春。
()
老倒赵州无本据,翻手为云覆手雨,觌面当机不覆藏,往往少人知落处。
知落处,是甚闲家具。
()
梅拥繁枝,香飘翠帘,钧奏严陈华宴。
诚孝感南极,老人星垂眷。
东朝功崇庆远,享五福、长乐金殿。
兹时寿协七旬,庆古今来稀见。
()
池荷日取败,篱菊日就荣。
其于品彙间,自与节气争。
盛衰不同时,贤愚难并行。
安得松桂心,四时长青青。
()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
危石参差上霄汉,中涵万壑冰玉清。
与谁流出洗尘滓,遗我一林风雨声。
()

鸳鸯翡翠。小小池塘水。落絮游丝花满地。度日阑干独倚。金刀裁就春衫。起来初试轻寒。满把相思清恨,题诗欲寄江南。

()

盛衰人事总无常,邓尉梅枯半作桑。赖有山川长不改,倚栏依旧见渔洋。

()

自笑愚翁老一溪,鬓丝庭草共萋萋。
愁边日永人思睡,花上春浓莺乱啼。
十事未陈身已远,三钟无补首空低。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