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南岸有怀吴允兆茅孝若客燕中。明代。等慈润公。孤棹倚江濆,鱼梁浦树分。北书曾未达,南雁最初闻。碧海寒生月,空山夜出云。不堪三径远,何以慰离群。
《晚泊南岸有怀吴允兆茅孝若客燕中》是明代等慈润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独地泊在南岸,江水平静无波澜。鱼梁浦的树木相隔,北方的书信未曾传达。南方的候鸟最先传来消息。碧海中寒意逐渐升起,空山中云雾逐渐散去。无法忍受长途跋涉之苦,如何能够宽慰离散的众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晚间泊船在南岸的景象,以及他对远方友人吴允兆茅孝若的思念之情。作者孤独地停靠在江边,周围的环境宁静而安详。北方的书信未能传达到,而南方的候鸟却最早传来消息,暗示着离别和相思之情。在碧海之上,寒意逐渐升起,空山之中,云雾逐渐消散,这些景象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无法忍受长途旅行的辛苦,同时也在思考如何给离散的众人带来慰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作者将自己晚间泊船在南岸的情景与北方的书信未达、南方候鸟传信的情况作对比,展现了离别和思念之间的矛盾心理。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作者运用了碧海、空山等意象,以及寒生月、夜出云等描写手法,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最后,作者以自己无法忍受长途旅行之苦为引子,反思如何给离散的众人带来慰藉,暗示了作者对友人吴允兆茅孝若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作者与大自然相融合,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共生之美。
赵陈二烈女。清代。屈大均。鲁女倚柱吟,忧国无人知。妾身逢丧乱,志节聊自持。罗敷虽靡匹,秋胡宁为期。吁嗟尔元憝,安知礼义归。猛虎尚可驯,神鸾终不移。抽吾玳瑁簪,可以刺熊罴。天道故祸淫,气矜吾不为。珠沉靡点辱,玉碎馀光辉。对君刎绣颈,去去从湘妃。
客广陵答天锡见贻韵。元代。吴克恭。汎舟春风生,江光飏云藻。人生杜牧游,柳色淮南道。幸欣韶芳媚,孰云春事杪。远思极绵绵,无缘是芳草。
盛山十二诗。绣衣石榻(为温侍御置)。唐代。韦处厚。巉巉雪中峤,磊磊标方峭。勿为枕苍山,还当础清庙。
金刚随机无尽颂·叹仰流通。宋代。释印肃。同心咸信受,万行俱圆就。一道灌众生,誓愿弘慈救。
赠毛仙翁。唐代。崔郾。存亡去住一壶中,兄事安期弟葛洪。甲子已过千岁鹤,仪容方称十年童。心灵暗合行人数,药力潜均造化功。终待此身无系累,武陵山下等黄公。
道人秀发兰牙吐,家在金华最西坞。不从大士携画轴,一筇千里来游楚。
评诗结发师浣花,论字童牙誇石鼓。我皆不能但知爱,亦似胸中有佳处。
金华超不群用前韵作诗见赠亦和三首超不群剪发参黄檗 其二。宋代。释德洪。道人秀发兰牙吐,家在金华最西坞。不从大士携画轴,一筇千里来游楚。评诗结发师浣花,论字童牙誇石鼓。我皆不能但知爱,亦似胸中有佳处。气韵翛然松上鹤,意态索寞阱中虎。却于翛然索寞中,诗句时时出奇古。乃知笔力有神助,三峡迅流辄于住。疑非蓬发休上人,定是秃头杨德祖。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①。唐代。孟浩然。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②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密筱夹路傍,清泉流舍下。③上人亦何闻,尘念俱已舍。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④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⑤
送徐任。宋代。张耒。白发青衫困宦游,相逢不复话封侯。少年壮气青云上,投老生涯一醉休。献璞谁怜藏美玉,恶声不至为虚舟。从来满卷新诗句,写取淮天万里秋。
拔丈七十。近现代。钱钟书。老去松心见后雕,危时出处故超超。一生谢朓长低首,五斗陶潜不折腰。工却未穷诗自瘦,闲非因病味尤饶。推排耆硕巍然在,名德无须畏画描。
寒夜。明代。杨思圣。冬夜凄以长,寂寞绝人境。凉月薄帷幕,荒庭交树影。寥寥寒柝鸣,熊熊孤剑冷。拥被不成眠,森沈万虑永。早岁乏深智,凌厉思一骋。遂为世网牵,甘心逐蛙黾。人生不百年,哀乐在所领。贫贱各有适,岂必勒钟鼎。愁来忆古人,见机苦不猛。含恨当语谁,泪下如修绠。
檄充晋康考官舟行薄暮霞光与水相映缅怀诸幕。宋代。曾丰。同幕时相叙,清谈到夜分。一朝才被檄,两处便拘文。未学归巢雁,犹为出岫云。南中不闻雁,有雁不堪闻。
市汊驿十绝次韵 其四。宋代。朱晞颜。翩翩沙际鸟,冲雨去何之。羡杀前汀鹭,翛然立水涯。
益寿美金花。元代。侯善渊。回头问己。认取无生真妙理。内阐灵光。升入蟾宫点桂霜。混成天癸。窈窕流霞融彻底。洞济冥阳。仙子功标北帝乡。
戏马台。宋代。汪元量。台空马尽始知休,枳棘丛边鹿自游。泗水不关兴废事,佛峰空锁古今愁。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欲吊英灵何处在,髑髅无数满长洲。
偶述。明代。徐祯卿。圣人嘉礼在元年,内使新从十道还。欲遣鸾仪迎月姊,禁中宣敕会金钱。
水哀十首 其六。明代。李江。瀛洲风冷梦中天,仙境如何亦变迁。玉树锦云成寂寞,春花秋月可堪怜。青山色似伤炊臼,流水声中哭断弦。万古千秋从一别,瀛洲风冷梦中天。
寄杨八拾遗。唐代。刘禹锡。闻君前日独庭争,汉帝偏知白马生。忽领簿书游太学,宁劳侍从厌承明。洛阳本自宜才子,海内而今有直声。为谢同僚老博士,范云来岁即公卿。
古短歌行。清代。戴纯。土牛不受鞭,木马抱空质。岁月忽我遒,凄然向落日。东南多逝水,终古入淮流。冯夷与河伯,浩荡赴春愁。春愁载远道,靡靡催客老。伤彼蕙兰花,不及原上草。饥乌半夜啼,春雨暮凄凄。迷离一梦醒,踯躅两眉低。镫花易零落,秋衫怯渐薄。寒鸟声啁啾,四顾成萧索。萧索益悲哀,展驾复迟回。孤蓬与断梗,飘泊委尘埃。孤斟酹霜月,回首成芒忽。眼底岁峥嵘,又复怀明发。煌煌东方星,阳气破杳冥。何当乘金虎,驾言翔紫庭。
送客东归。唐代。杨凝。君向古营州,边风战地愁。草青缦别路,柳亚拂孤楼。人意伤难醉,莺啼咽不流。芳菲只合乐,离思返如秋。
新秋。宋代。寇准。孤吟绕桐砌,时节又西风。怅望新秋在,欢娱往事空。柳条微减翠,蓼穗已飘红。正是多伤感,仍将别恨中。
新凉书怀。宋代。陆游。山川遗迹晋唐余,水竹相望许洛居。一齿屡摇犹决肉,双眸虽涩尚耽书。郊原夜夜驱耕犊,村店时时秣蹇驴。客问若为娱老境?吾儿未与短檠疏。
赵洛道中。金朝。秦略。柔青初散陇头桑,村落人家布谷忙。一段芜菁浑著角,叶间犹有几花黄。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 其六。清代。钱谦益。吴侬看镜约梳头,野老壶浆洁早秋。小队谁教投刃去,胡兵翻为倒戈愁。争言残羯同江鼠,忍见遗黎逐海鸥。京口偏师初破竹,荡船木柿下苏州。
题峻极下院列岫亭诗。宋代。李廌。早讶年年狂士来,每来亭上独徘徊。山应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