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忆西湖

鹦鹉曲 忆西湖朗读

这首诗词《鹦鹉曲 忆西湖》是一首描写西湖景色和怀旧情怀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鹦鹉曲 忆西湖》

吴侬生长西湖住。
舣画舫听棹歌父。
苏堤万柳春残,
曲院风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
软绿断桥斜去。
判兴亡说向林逋,
醉梅屋梅梢偃处。

中文译文:

我在吴侬生长,居住在西湖。
乘坐绘有画舫,聆听划船歌唱的父亲。
苏堤上万株柳树,春天渐渐过去,
曲院中风吹荷叶,连绵不断的雨水。
青草茂盛,像一条腰带,
软绿色的断桥斜斜延伸。
兴亡的事情可以说给林逋听,
酒醉的梅花,在屋檐下低垂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对西湖的怀念之情为主题,以叙述的方式展现了西湖的美景和生活情趣。

诗的开头,作者自述在吴地长大,居住在西湖,表明了他对西湖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乘坐画舫的场景,听着父亲划船时的歌声,展现了家庭和生活的温馨氛围。

然后,作者描绘了苏堤上的景色,万株柳树随着春天的过去而逐渐凋谢,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作者描述了曲院中荷花叶子在风中摇曳的景象,伴随着连绵的雨水,展示了西湖的湿润和生机。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巧妙的比喻手法,用“草萋萋一道腰裙”来形容青草,用“软绿断桥斜去”来描绘断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优美和变幻。

最后两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慨与思考表达出来。他说将兴衰的事情告诉林逋,可能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起伏的思考。而醉倒的梅花则象征着作者自身的情感状态,在屋檐下低垂,表示了沉思和倦怠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同时,作者运用细腻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诗词具有鲜明的意境和情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冯子振朗读
()

猜你喜欢

手种琅玕翠竹行,幽窗一见自心凉。
君家有此扬州鹤,倦客无由对一觞。

()

法华我曾来,悬厓纵飞步。长松高搀天,修竹乱无数。

北冈瞰空阔,风帆在其下。阴横绍干山,历历皆可睹。

()

云边松影挂斜阳,上下禽声到竹床。半醉半醒开斗帐,微风吹送玉兰香。

()

直下承当,本来能解,莫遣干休。算如今蹉过,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闹里偷声,日中逃影,用尽机关无少留。争知道,是沤生即水,水外无沤。
世人等是悠悠。谁著个工夫里求。但掩耳窃钟,将泥洗块,觅花空里,舐蜜刀头。何以忙中,尻舆浸假,邀取三彭同载游。真如界,向毗卢顶上,荐取无忧。

()

今日病方起,君来喜可知。
地炉烧榾柮,瓦釜煮犁祈。
门外雪三尺,窗前梅数枝。

()

重阑飞构入清溟,虎豹森罗户不扃。紫气拥关周问礼,玉光浮座汉传经。

日斜海雾侵香案,夜静天风语铎铃。几度澹渊来说法,泉中应有老龙听。

()
自古衣食勤,物生无时闲。
春耕望时雨,厚土常苦干。
举头呼天公,天远安得闻。
幸此中夜雨,潇潇洒中田。
()
这情怀、怎生消遣。
思量只是凄怨。
一春长为花和柳,风雨又还零乱。
君试看。
()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
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

南陆昼日永,北窗风气清。
端居玩时物,园林绿阴成。
新竹梢已繁,修梧叶初荣。

()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
猿声比庐霍,水色胜潇湘。
驿树收残雨,渔家带夕阳。
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

禹穴探幽眇,神功接混茫。绝麟才此笔,春梦试平章。

()
忆昔浮江发剑南,夕阳船尾每相衔。
楠阴暗处寻高寺,荔子红时宿下严。
硖口烹猪赛龙庙,沙头伐鼓挂风帆。
区区陈迹何由记,惟有征尘尚满衫。
()

晓风摇幕。敧枕闻残角。霜月可窗寒影,金猊冷、翠衾薄。旧恨无处著。新愁还又作。夜夜单于声里,灯花共、泪珠落。

()
腊日三年为异客,今年霜雪未全饶。
风尘暗满淮南路,雾雨寒生江上潮。
乡梦有时逢骨肉,此身何处托渔樵。
共来吴楚交兵地,烽火依稀似六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