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魏晋。曹嘉。连翩升紫塞,嘹呖过秋城。帛染传书泪,砧催捣练声。云深飞总近,风细落还轻。此夜高楼笛,怀人几度横。
《闻雁》是明代诗人曹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连绵不断地雁群飞升至紫塞,
高亢的鸣叫声穿过秋城。
带着泪水的书信染上了白帛,
砧板声催促着捣练之声。
云深处的雁群飞得更加接近,
微风轻柔地将落叶飘落。
在这个夜晚,高楼上的笛声,
多少次唤起了思念之情。
诗意:
《闻雁》通过描绘雁群飞行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雁群象征着离别和远方,它们飞越紫塞、穿过秋城,诗人借此表达了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诗人提到了带着泪水的书信,暗示着与亲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诗中的砧板声和捣练声,以及雁群飞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悲壮的氛围。
赏析:
《闻雁》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雁群飞行的描绘,展示了离别和思念之情。紫塞和秋城象征了远方,雁群飞越这些地方,使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更加真切。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帛染传书泪、砧催捣练声等,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和艺术张力。最后,诗人以高楼笛声的形象,将思念之情凝聚起来,表达了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心头所怀。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深情的离别和思念,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曹嘉,曹魏宗室,楚王曹彪之子,入晋后封为高邑公。曹嘉之父楚王曹彪与王凌谋反案有关,被赐死。妃及诸子皆免为庶人,徙平原。
...
曹嘉。曹嘉,曹魏宗室,楚王曹彪之子,入晋后封为高邑公。曹嘉之父楚王曹彪与王凌谋反案有关,被赐死。妃及诸子皆免为庶人,徙平原。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唐代。武元衡。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
题九老图。明代。童轩。我闻神仙人,往往不易得。斯图绘九老,乃类瀛洲客。容颜尚渥丹,须发尽垂雪。想当香山游,高会总英特。安定司马胡,冯翊卫尉吉。刘郑宜可肩,卢张亦同列。就中老居士,颇忆姓是白。平生慕出仕,稍稍著勋业。一朝服官政,归兴浩若决。复有元爽翁,齿数已过百。僧人如满徒,少日共乡陌。投闲时盍簪,气味迥无别。临流抚鸣琴,倚杖听啼鴂。长松雨初过,草色翠如叠。优游竟忘疲,聊以卒岁月。予亦旷达人,奔走困仕辙。何年预斯会,不俟残齿缺。愿陪衣冠后,石涧采薇蕨。
述意。宋代。陆游。忧患无穷生有涯,惟须百事屏纷华。人谁敢侮修身士,天不能穷力穑家。频唤老僧同夜粥,间从邻叟试秋茶。结茅林下从来事,瓦屋三间已太奢。
赠横山人王清。明代。王鏊。与子同家湖上山,烟波浩渺东西间。长江万里每独往,落日孤云时共还。澧兰折得须我遗,湘竹种成谁与删。不须更作招隐赋,石上桂树丛生斑。
游城西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明代。李东阳。官曹无计可招寻,坐爱林风满素襟。醉后颇思醒酒石,贫来须办买山金。花蹊柳径稀疏见,茗碗冰壶次第斟。欲问五陵歌舞地,几家园树得成阴。¤
晓鹤。唐代。孟郊。晓鹤弹古舌,婆罗门叫音。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虚空梦皆断,歆唏安能禁。如开孤月口,似说明星心。既非人间韵,枉作人间禽。不如相将去,碧落窠巢深。
蓦山溪(怨别)。宋代。赵孟坚。桃花雨动,测测轻寒小。曲槛面危阑,对东风、伤春怀抱。酒边心事,花下旧闲情,流年度,芳尘杳,懊恼人空老。粉红题字,寄与分明道。消息燕归时,辗柔茵、连天芳草。琐窗孤影,夜卜烛花明,清漏断,月朦胧,挂在梅梢袅。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谿。唐代。王昌龄。诸侯分楚郡,饮饯五谿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煎茶。宋代。丁谓。开缄试雨前,须汲远山泉。自绕风炉立,谁听石碾眠。轻微缘入麝,猛沸却如蝉。罗细烹还好,铛新味更全。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痛惜藏书箧,坚留待雪天。睡醒思满啜,吟困忆重煎。祇此消尘虑,何须作酒仙。
客有传黄戎州三绝句者因次韵。宋代。晁说之。名大不忍杀,罪大不以赦。荔子红满山,身落乡人社。
送刘仁仲修撰还蜀。明代。程敏政。豸冠投老住江乡,之子归宁下玉堂。路指白盐论万里,史成金匮重三长。寿尊满注郫筒酒,舞袖遥分汉殿香。还阙有期应暂别,不须开宴奏清商。
题曾口县江月亭二首。宋代。张嵲。庾亮楼前唯皎月,屈原祠下只沧波。北人每天犹肠断,江月涵辉更若何。
小年日,仍宿北山。元代。范梈。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
旱中早起。宋代。葛绍体。桔槹声里恨难平,似诉民劳彻上清。料得为霖只今日,满天风露看云生。
范侍御招饮七里香花下 其二。清代。庄年。密叶繁葩绿玉丛,朝霞掩映雪玲珑。唐昌观里依稀似,后土祠边想象同。满砌花飞惊积霰,隔邻香透趁微风。三年海外埋芳信,此日开筵兴不穷。
萱庭春意为胡景仁作。明代。道原法师。春庭种萱春日长,春风吹衣春酒香。闭门读书母在堂,百亩之稻五亩桑。萱能忘忧,无忧可忘。晨羹须调不须鲤,妇善奉姑姑自喜。阿孙来来花下戏,慎勿伤花失婆意。
醉桃源。宋代。陈允平。东风开到坼桐花。游蜂初报衙。兽环微掩是谁家。琐窗金绣纱。环佩小,领巾斜。绿云双髻鸦。佯羞无限托琵琶。笑拈萱草芽。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九。宋代。朱熹。微月堕西岭,烂然众星光。明河斜未落,斗柄低复昂。感此南北极,枢轴遥相当。太一有常居,仰瞻独煌煌。中天照四国,三辰环侍旁。人心要如此,寂感无边方。
剑影凌霄一啸歌,寒芒岂逐世消磨。名悬双阙朱轓重,赋制连城白雪多。
恒岳岧峣惊草木,海天浩渺壮烟波。醉馀击石婆娑舞,白眼风尘问若何。
白下再归倦焉卧病郡公枉顾衡门率尔赋谢 其三。明代。申佳允。剑影凌霄一啸歌,寒芒岂逐世消磨。名悬双阙朱轓重,赋制连城白雪多。恒岳岧峣惊草木,海天浩渺壮烟波。醉馀击石婆娑舞,白眼风尘问若何。
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五代。毛熙震。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浣溪沙 寿汤总管。元代。王恽。十载烟花紫紫游。嘉谟曾补翠云裘。归来尤荷宠光优。画戟清香高北里,虎符金节照南州。寿波无惜卷吟瓯。
送岳阳陈倅秩满还朝八首 其七。宋代。廖行之。舍人趣治装,驱车将东之。两载贤辙淹,一朝万里驰。洪惟德器远,自是廊庙姿。宁须佩刀祝,已动宣室思。
恭谢侍读仁皇训典彻章御赐杜工部紫宸殿诗退。宋代。杜范。丹地从容接细毡,岂徒口耳漫周旋。帝王家法由心法,典策言传以道传。章彻诵筵天意悦,恩隆赐典露华鲜。礼文稽古皆成宪,主德由斯志罔愆。
山驿晚,行人昨停征辔。白沙翠竹锁柴门,乱峰相倚。一番急雨洗天回,扫云风定还起。
念凄断,谁与寄。双鱼尺素难委。遥知洞户隔烟窗,簟横秋水。淡花明玉不胜寒,绿尊初试冰蚁。
小欢细酌任欹醉。扑流萤、应卜心事。谁记天涯憔悴。对今宵、皓月明河千里。梦越空城疏烟里。
西河。宋代。刘一止。山驿晚,行人昨停征辔。白沙翠竹锁柴门,乱峰相倚。一番急雨洗天回,扫云风定还起。念凄断,谁与寄。双鱼尺素难委。遥知洞户隔烟窗,簟横秋水。淡花明玉不胜寒,绿尊初试冰蚁。小欢细酌任欹醉。扑流萤、应卜心事。谁记天涯憔悴。对今宵、皓月明河千里。梦越空城疏烟里。
游西塔寺探得王夷甫玉柄麈尾以柄字为韵。宋代。谢逸。宁馨捉麈手,玉色相辉映。携持宾满堂,韵与谈俱胜。温润德堪比,鲜洁面可镜。扣几声逾清,指月色弥莹。名压范增斗,价重齐侯磬。晋朝妙人物,此公名最盛。风流固足赏,不救当时病。虽云王谢许,我老独不称。肉缓形颇秽,语拙存直性。但慕杜陵翁,长镵白木柄。
题梅花 其三。明代。王汝玉。万山春雪不胜寒,几度曾经载酒看。沈醉独眠花影下,任教青鸟自啼残。
未老金茎,些子正气,东篱淡伫齐芳。分头添样白,同局几般黄。向闲处、须一一排行。浅深馓间新妆。那陶令,漉他谁酒,趁醒消详。
况是此花开后,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你从今、采却蜜成房。秋英诚商量。多少为谁,甜得清凉。待说破,长生真诀,要饱风霜。
秋兰香。宋代。陈亮。未老金茎,些子正气,东篱淡伫齐芳。分头添样白,同局几般黄。向闲处、须一一排行。浅深馓间新妆。那陶令,漉他谁酒,趁醒消详。况是此花开后,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你从今、采却蜜成房。秋英诚商量。多少为谁,甜得清凉。待说破,长生真诀,要饱风霜。
客中寄韬仲 其一。明代。王彦泓。何处游踪好寄音,感君垂问敢沉吟。几时一放山阴棹,空谷跫声快不禁。
两弟。清代。冯秀莹。两弟平安否,无书渡剑门。家居端我念,生计与谁论。珠桂饥寒色,池塘涕泪痕。愁来谁慰藉,自抱小孤孙。
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唐代。李商隐。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艳阳回。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几家。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
送人。宋代。释德洪。相送复相别,不异云间月。无心去复来,有魄圆还缺。此别兴何如,西风秋月初。暮鸿千里至,能寄八行书。
灯夕有感二首。宋代。钱时。箫鼓分明搅夜阑,山翁和月倚栏干。儿童争噪梅花烛,不解将花仔细看。
题丁少瞻林园。宋代。徐照。州分低岭外,来向此园行。路改初栽树,堂成未有名。药苗如草长,岩溜入池清。欲识怀君意,时闻鹤一鸣。
园景十二咏 其八 牡丹台。清代。胤禛。叠云层石秀,曲水绕台斜。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艳宜金谷赏,名重洛阳夸。国色谁堪并,仙裳锦作霞。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 其六。明代。袁宏道。江柳江枫道,秋来倍损神。琼花撩怨客,香草梦离人。白鸟谁非故,青山不厌贫。陶朱吾可学,整水养鲲鳞。
放鱼。南北朝。王寂。我哀濡呴辍晨羞,持送东城纵急流。此去更饥须闭口,莫贪香饵弄沈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