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呈华泉翁。明代。敖英。池头一雨送新凉,小坐茅亭月近床。和得《竹枝》三百首,西风无雁寄潇湘。
《秋兴呈华泉翁》是明代敖英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池头一雨送新凉,
小坐茅亭月近床。
和得《竹枝》三百首,
西风无雁寄潇湘。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在秋季的兴致和对友人华泉翁的思念之情。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变化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季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池头一雨送新凉”,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雨水带来了凉爽,为暑热的夏季画上了一个句号,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新季节的期待。
第二句“小坐茅亭月近床”,将目光转移到室内的茅亭,描述了作者坐在茅亭里,月亮的光辉照射在床上。这里的茅亭可以被视为一个隐居之所,作者在这里静静地坐着,享受着秋夜的宁静和月光的辉煌。床的存在暗示了作者在这个隐居之地过夜,进一步强调了宁静和放松的氛围。
第三句“和得《竹枝》三百首”,表明作者在这个茅亭里创作了许多诗歌,特别是《竹枝》三百首,显示了他的才华和创作的热情。《竹枝》是一种古代的诗歌形式,以婉约、柔美、含蓄的风格著称。这里的“和得”表示作者创作了许多优美的《竹枝》诗作。
最后一句“西风无雁寄潇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华泉翁的思念之情。西风吹来没有带来渡过长江的候鸟,而候鸟通常会在迁徙时经过湖南的潇湘地区。这句诗通过对候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深情。
综合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诗人的才华,同时也传递了秋天的凉爽和宁静的氛围。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和阮亭韵 其一 乍遇。清代。彭孙遹。南园粉絮漫天起。玉阑干外花阴里。初试薄罗衣。金蝉颤欲飞。无端郎蓦见。划袜轻风扇。惊起宿鸳鸯。裙拖绣一双。
清平乐 秋夕有感。清代。庄盘珠。暝烟欲上。虫在篱根响。几许乱鸦风底飏。笛冷残秋门巷。柳梢一个明星。阑干短倚长凭。若要心儿不转,除非没有黄昏。
春怨 卖花声。明代。徐熥。春雨夜潇潇。目断蓝桥。梦中犹忆翠云翘。觉后泪痕空自湿,无限魂销。瘦损沈郎腰。虚度良宵。何时金屋贮妖娆。灯下凝眸羞不语,同解罗绡。
重过小桃源。明代。张萱。秋色今已晏,幽人何处寻。篱疏多虎迹,椹熟变鸮音。数月始相过,孤尊聊共斟。楼头同指点,绕槛白云岑。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七。宋代。范成大。寒食花枝插满头,茜裙青袂几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集古 夜饮。金朝。李俊民。虚榻吟窗更待谁,酒无多少醉为期。明朝骑马摇鞭去,会有求闲不得时。
度关山。宋代。张耒。度关山,意悠哉,秦关路险行车摧。秋云沉沉天未晓,关吏正眠关未开。孟尝逃秦畏秦逐,一日归齐未为速。重扉当道可奈何,搔首苍茫空驻毂。主君无言客无计,仰看天星俯相视。风鸣木响心自惊,咄嗟谩养三千士。下客趋前敢献诚,为君试效晨鸡鸣。引声未绝群鸡应,轧轧重门俄彻扃。马嘶人语车轮转,斗柄斜横夜初半。奔风捷足欲何追,虎口脱身非素愿。孟尝好士竟何为,才得鸡鸣狗盗儿。可怜当日殷懃意,辍食分衣竟为谁。
同曼叔游高阳山。宋代。韩维。久闻高阳胜,近在汝州侧。跂予三年望,我愿今卒获。烟云函两山,台殿开半壁。解鞍高林下,仰视怯登陟。苍松盘老枝,矫矫入檐隙。微风韵其上,落耳寒恻恻。枇杷两高树,中国所未识。叶间青实骈,大与蜀土敌。我来暮暮后,花草已狼籍。不见踯躅红,西岩向人碧。出门步榛荟,微迳不可索。援篱下幽涧,剥藓题苍石。鸟啼无定音,虎斗有遗迹。石台平挺挺,野竹瘦历历。主人尉下邑,奔走困符檄。喜我萧散人,幽奇共搜剔。息阴时一憩,贪胜还自力。归时山气冷,草露湿游屐。举手谢峰峦,高秋复来觌。
代旧将。唐代。贾岛。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
云林雅兴辞为训导王中赋。明代。陈琏。白云兮央央,群山兮苍苍。云之间兮乔木,山之阳兮草堂。中有美人兮貌清且扬,胸中粲粲兮五色文章。纫幽兰兮为佩,制芙蓉兮为裳。玄猿吟兮春云暝,白鹤怨兮秋夜长。弹孤桐兮自适,思佳人兮难忘。安得跨飞鸾兮容与,栖云山兮尚羊。
别郑仁表。唐代。张蠙。春雷醉别镜湖边,官显才狂正少年。红烛满汀歌舞散,美人迎上木兰船。
口号 其三。明代。祝允明。蓬头赤脚勘书忙,顶不笼巾腿不裳。日日饮醇聊弄妇,登床步入大槐乡。
怀惟则大师。明代。韩履祥。每忆幽寻到上方,铜炉石鼎漫焚香。天花满座雨晴雪,空翠扑衣生昼凉。龙化老翁求法语,鹤如童子守禅房。别来江汉频回首,尘劫茫茫道路长。
七绝·五云山。近现代。毛泽东。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奉和鲁望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之作。唐代。皮日休。瘿木樽前地胏图,为君偏辍俗功夫。灵真散尽光来此,莫恋安妃在后无。
咏美人春游诗。南北朝。江淹。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
赠林汉孟赴召天京。明代。王恭。七峰岩下旧逃名,何事輶轩赴上京。白首相逢萍梗别,青山谁共薜萝情。疏烟野火丹阳骑,远树春风白下莺。想到都门知己在,南宫西掖有逢迎。
送琉书记还长乐。宋代。释崇岳。相见相从道自亲,妙高峰顶谩因循。业风忽起波涛恶,一锡飘然到七闽。
晓行闻莺。宋代。李廌。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六月不知春色尽,五更来伴夏鸡声。树头萧瑟长风过,马上瞢腾短梦惊。劝汝无言归旧谷,先秋番次候虫鸣。
夏日普信寺江阁。宋代。赵汝鐩。到此全无暑,虚栏千里风。看飞云度水,听落石鸣空。日月忙鸟兔,春秋递燕鸿。一生尘裹过,烟艇羡渔翁。
仙人桥石刻。宋代。方暹。乡村十里少人家,手掬清泉嚼细茶。洞口春深却无酒,故人相赠以桃花。
泛溪。唐代。杜甫。落景下高堂,进舟泛回溪。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已睽。吾村霭暝姿,异舍鸡亦栖。萧条欲何适,出处无可齐。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浊醪自初熟,东城多鼓鼙。
送罗与敬归西昌。元代。刘永之。石龙矶畔多芳草,游子忆家春已老。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朝发铜塘津,莫宿青泥渡。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石扶坏道通高阁,水啮危沙见古城。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
初到郡斋。宋代。宋祁。专城四十外,中石二千馀。旷日惭良术,班春赖细书,学慵前志忘,身远故人疏。姑俟天藏疾,雌堂日燕居。省分由来拙,操心本自危。十年今得调,三匝此逢枝。攘臂贪丰粟,装怀倦诉词。竹林谁见忆,迢递始平麾。
公比鲰生长十年,鬓须犹喜未皤然。细书想见眸双炯,故纸难抛手一编。
僦屋先教烦次道,携儿也许学斜川。中原果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
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赋此却寄二首 其二。清代。林则徐。公比鲰生长十年,鬓须犹喜未皤然。细书想见眸双炯,故纸难抛手一编。僦屋先教烦次道,携儿也许学斜川。中原果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
夜游曲。唐代。郑愔。汉室欢娱盛,魏国文雅遒。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西园宴公子,北里召王侯。讵似将军猎,空嗟亭尉留。
偈颂一百零四首。宋代。释绍昙。道至无难,惟嫌拣择。混俗通真,骑声盖色。近在口皮边,远过河沙国。慈明揭示,借鬼画桃符。雪窦标题,去猊悬白泽。一见便见,迅雷陶壁奋飞梭。拟议寻思,逆浪禹门遭点额。
题程彦实尚书晴洲卷 其一。明代。丘浚。举世昏昏梦里过,晴明时少晦时多。一生日月光中老,闲向沙头弄碧波。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
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
因出怀中文,调孤词亦清。悄如促柱弦,掩抑多不平。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唐代。刘禹锡。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因出怀中文,调孤词亦清。悄如促柱弦,掩抑多不平。乃言本蜀士,世降岷山灵。前人秉艺文,高视来上京。曳绶司徒府,所从信国桢。析薪委宝林,善响继家声。何处翳附郭,几人思郈成。云天望乔木,风水悲流萍。前与计吏西,始列贡士名。森然就笔札,从试春官卿。帝城岐路多,万足伺晨星。茫茫风尘中,工拙同有营。寒女劳夜织,山苗荣寸茎。侯门方击钟,衣褐谁将迎。弱羽果摧颓,壮心郁怦怦。谅无蟠木容,聊复蓬累行。昨日讯灵龟,繇言利艰贞。当求舍拔中,必在审己明。誓将息薄游,焦思穷笔精。莳兰在幽渚,安得扬芬馨。曰余摧落者,散质负华缨。一聆苦辛词,再动伊郁情。身弃言不动,爱才心尚惊。恨无羊角风,使尔化北溟。论罢情益亲,涉旬忘归程。日携邑中客,闲眺江上城。昼憩命金罍,宵谈转璿衡。薰风香麈尾,月露濡桃笙。忽被戒羸骖,薄言事南征。火云蔚千里,旅思浩已盈。湘江含碧虚,衡岭浮翠晶。岂伊山水异,适与人事并。油幕侣昆丘,粲然叠瑶琼。庾楼见清月,孔坐多绿醽。复有衡山守,本自云龙庭。抗志在灵府,发越侔咸英。一挥出荥阳,惠彼嗤嗤氓。隼旟辞灞水,居者皆涕零。惟昔与伊人,交欢经宿龄。一从云雨散,滋我鄙吝萌。北渚不堪愁,南音谁复听。离忧若去水,浩漾无时停。尝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圣功奠远服,神物拥休祯。贤人在其下,仿佛疑蓬瀛。君行历郡斋,大袂拂双旌。饰容遇朗鉴,肝鬲可以呈。昔日马相如,临邛坐尽倾。勉君刷羽翰,蚤取凌青冥。
雪中。宋代。陆游。忽忽悲穷处,悠悠感岁华。暮云如泼墨,春雪不成花。眼涩灯生晕,诗成字半斜。残尊已倾尽,试起问东家。
经旧游。宋代。释行海。望望东西草色新,杖藜曾逐少年身。风烟半是亲题处,泉石多非旧主人。黄鸟有情频唤侣,野花无语自伤春。闲心一片闲如水,心管悠悠陌上尘。
捍门山。南北朝。邹浩。扬子江头舟楫回,海门山对润州开。故乡归去六千里,先入捍门山里来。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宋代。刘克庄。东南立国惟王谢,西北筹边只范韩。公不衮衣假黄钺,吾能右衽更巍冠。
从军行。明代。袁凯。烽火塞上来,发卒备戎虏。翩翩长安儿,力未胜弓弩。幸蒙车骑念,出入在幕府。风烟一朝息,归来受茅土。番笑李将军,血战自辛苦。
历溪书事五首 其一 弊帚。元代。揭祐民。剥落一弊帚,自持扫休庵。老随筋力至,此外了非堪。
金鱼曲二首 其二。元代。吾丘衍。仙人剪霞掷波浅,红玉依微锦光晚。绛绡落佩流弯环,碧水悠溶暖娇转。桃花成鳞飞锦梭,彩虹短折珊瑚柯。玉珰移阶照晨影,御沟梦冷鸳鸯波。
合门水。宋代。梅尧臣。宫井固非一,独传甘与清。酿成光禄酒,调作太宫羹。上舍鋹缾贮,斋庐玉茗烹。相如方病渴,空听辘轳声。
送史同叔通判过霅川。宋代。释宝昙。莫嫌画鹢北风瞋,苕霅溪声解唤人。一日便拚千日醉,十分留得九分春。匣琴书卷先行李,虹星车旆委后尘。屈指归来须及早,满城桃李正芳新。
齐天乐。宋代。姜夔。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 ,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幽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宣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夜行船(雨夜泊吴江,明日过垂虹亭)。宋代。毛滂。寒满一衾谁共。夜沈沈、醉魂朦松。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明日烟江□暝E755。扁舟系、一行螮蝀。季鹰生事水氵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唐代。杜甫。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吾贤富才术,此道未磷缁。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激扬音韵彻,籍甚众多推。潘陆应同调,孙吴亦异时。北辰征事业,南纪赴恩私。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熏风行应律,湛露即歌诗。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尊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鹦鹉灭火。南北朝。刘义庆。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