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歌》是明代作家超珍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绣户芸窗八面开,
渔庄酒色净如苔。
鲤鱼三尺丹砂尾,
听得清歌出水来。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篇,以“绣户芸窗八面开”描绘了一个精美的居所,其中的窗户上绣着芸花,八面敞开,显得宽敞明亮。这里的“芸窗”意指用芸花绣制的窗户装饰,给人一种精致和雅致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渔庄景象,描述道:“渔庄酒色净如苔”。渔庄是指一个靠近水边的地方,这里的酒色指的是渔庄的景色。诗中所说的“净如苔”意味着景色清澈明亮,宛如苔藓一般纯净。这一描写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最后两句“鲤鱼三尺丹砂尾,听得清歌出水来”则描绘了在渔庄听到鲤鱼跳跃所发出的声音。鲤鱼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物之一,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这里的“三尺丹砂尾”形容鲤鱼的尾巴,红色的尾巴如同丹砂一般鲜艳。而“清歌出水来”则形容鲤鱼跃出水面时发出的清脆歌声。整句表达了在宜人的环境中,欣赏到美妙的自然景色和声音的愉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场景,展示了自然景色和声音给人带来的欢愉和惬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词句,诗词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愉悦的情绪。
晦日宴高氏林亭。唐代。崔知贤。上月河阳地,芳辰景物华。绵蛮变时鸟,照曜起春霞。柳摇风处色,梅散日前花。淹留洛城晚,歌吹石崇家。
题刘子脩画牡丹送吴子充还白下 其二。明代。欧大任。春深魏紫满雕阑,尔到江南尚未残。独有长安骑马客,曲江亭上几回看。
罗生馆中阅伎作 其一。明代。胡应麟。逆旅愁无赖,良宵兴若何。纤腰呈楚舞,稚齿发吴歌。院落飘红雾,楼台驻绛河。扁舟拉西子,蚤晚若耶过。
云溪竹园翁。唐代。鲍溶。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古泉积涧深,竦竦如刻成。楚客卧云老,世间无姓名。因兹千亩业,以代双牛耕。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风暖斗出地,仰齐故年茎。幽室结白茅,密叶罗众清。照水寒澹荡,对山绿峥嵘。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相看受天风,深夜戛击声。
鹊桥仙 其七。清代。俞士彪。漏声难数,雨声休听,强把星眸双闭。个侬原是病烦人,最怕是、夜来无寐。万千泪点,未零先揾,瞒着鸳鸯绣被。高烧银烛到天明,只照得、影儿独自。
念奴娇 洛阳耆英会二首。宋代。陆文圭。戴花刘监,算耆英会上,与吾同岁。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几番兴废。梦枕初残,黄梁未熟,已换人间世。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天上赤白双凡,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惟有神仙长年诀,长似功名富贵。欲捣玄霜,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裴郎老矣,云英那肯随去。
疏黄败绿,爱寒林江步。掩映吴枫冷红舞。炫秋容、最是径转帆回,鸦背闪、点点夕阳明处。
暮山岚翠敛,持底明妆,认取笼烟几行树。老去绮情删,沟水东西,愁更忆、题琼残句。
洞仙歌 吴江枫老,以杂树閒之,尤鲜丽可玩,舟中读玉泉咏叶诸词,即用其韵以志幽赏。清代。王鹏运。疏黄败绿,爱寒林江步。掩映吴枫冷红舞。炫秋容、最是径转帆回,鸦背闪、点点夕阳明处。暮山岚翠敛,持底明妆,认取笼烟几行树。老去绮情删,沟水东西,愁更忆、题琼残句。尽艳入、诗心比春花,叹谁识鏖霜,岁寒良苦。
栖云楼晏坐效寒山偈(六首·滁仆阳太扑官舍。明代。殷迈。丈夫自堂堂,脚底有玄路。撒手便归家,何曾移寸步。
蝶恋花。近现代。谭献。玉颊妆台人道瘦。一日风尘,一日同禁受。独掩疏栊如病酒,卷帘又是黄昏后。六曲屏前携素手。戏说分襟,真遣分襟骤。书札平安君信否?梦中颜色浑非旧。
寿崇节致语口号。宋代。王义山。东极承颜肃紫宸,恩醲湛露燕群臣。香传禁柳鸣球瑟,影颤宫花蔼缙绅。璀璨祥光三殿晓,怡愉和气万年春。明朝又纪流虹瑞,更效封人祝圣人。
传朋为作游丝小轴报以长句。宋代。周紫芝。竟陵老守尚书郎,平生墨妙窥钟王。会令夜鬼助奇崛,更与游丝争短长。游丝忽从天际落,洗眼熟视无毫芒。痴儿著意吹不起,春风无力难飞扬。草虽号圣亦可到,此品入神谁复强。使君怜我颇知好,五十六珠投夜光。溪藤捣纸滑胜玉,古锦缝囊牢秘藏。要遣张颠与醉素,不敢与公分雁行。
和黄云甫韵。宋代。陈普。志欲钻研探本原,圣言争柰远如天。爬沙愧我迟而钝,穿石输君敏且专。方识立身须广大,也知去道每轻儇。若将中正在正鹄,砥镞磨锋必入旃。
安肃道中。清代。姚鼐。檐声三夜滴床头,海日三朝照衣领。风清每快行人意,泥滑仍为车辙梗。南行常绕西山麓,青铜新沐烟鬟影。出岫湿云行自媚,蔽野绿阴寒且静。高禾连垄出芒槊,行潦逾道跳蛙黾。更有水田白鹭飞,便如长夏江南境。少年燕赵苦行役,十七年閒一俄顷。故人黄土宁复见,古道荒烟聊自省。竹舆梦断一萧疏,高木嘶蝉挂残影。
暗香 梅魂。清代。张景祁。数声玉笛。唤懒云暗堕,愁春无力。乍引绿幡,一枕寒香杳难觅。环佩归来夜悄,空望极、关山行客。任化作、蝶梦悠扬。和影宿烟驿。消息,更阒寂。况戍馆闭门,暮角凄恻。故园谩忆,残月清尊是何夕。寻向朦胧纸帐,浑怨却、霜天明白。怕渐渐、飘散了,古菭瘗碧。
临江仙。宋代。苏轼。以为异人。后十年,筑室黄冈之北,号静安居士。作此记之。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送祖择这守陕。宋代。司马光。声教空岩穴,夫君集帝庭。辞华动丹扆,光价塞青冥。俊德争推毂,荣涂易建瓴。陆离寒水玉,磊落曙天星。得丧谁先识,艰虞困屡经。蹉跎渥洼足,漂泊凤凰翎。粉署疏恩纪,甘棠寄典刑。仁风思布沪,疲俗待绥宁。贱子良多愧,余光每乞灵。题名聊士版,占籍备民丁。种种颠毛白,萧萧垄柏青。陌头瞻皂盖,独立涕飘零。
高士咏 其三十四 商山四皓。唐代。吴筠。万方厌秦德,战伐何纷纷。四皓同无为,丘中卧白云。自汉成帝业,一来翼储君。知几道可尚,隐括成元勋。
平阴武愍王挽诗。明代。李东阳。汉家天子亲出师,旌旗如山令不发。将军意气如蜚熊,腰间宝剑双白虹。长戈一麾四十万,六合惨淡多悲风。胡天冥冥夜飞雪,将军奋呼山石裂。平生铁石旧肝肠,化作乌鸢口中血。君王龙驳今在途,臣身已死谁为扶。中兴功业吾岂敢,君王独归臣不返。裕陵松柏自年年,臣归祔葬桥山边。英魂或助天飙起,长为狼山扫夕烟。
过萧关。唐代。张蠙。出得萧关北,儒衣不称身。陇狐来试客,沙鹘下欺人。晓戍残烽火,晴原起猎尘。边戎莫相忌,非是霍家亲。
去年三月禊饮池上岁月易得忽复暮春因再宴僚。宋代。宋庠。前兹属元巳,置酒苍烟台。芳序忽复周,春风正徘徊。懽言速僚友,亟使具觥杯。长渠溢芳溜,列坐浮香来。灵嚣合众乐,隐若南山雷。舞袂纷杂袭,宾冠俨崔嵬。美人前为寿,颜色如琼瑰。况我千万日,行乐无疑猜。新歌袅天衢,兴视行云回。我时语四座,兹赏诚难哉。妙颜无再朱,白发惟相催。跖蹻盈圣智,孔颜罹忧摧。区区百世后,美恶同尘灰。吾欲挈瑶斗,踞海为金罍。挹兹忘忧物,与尔同嘲谐。天地为一朝,长短何足哀。鲁阳久不作,白日任西颓。
寿徐浩然方伯。明代。释今无。麒麟天上识祯祥,入座云浮紫极光。元凯声名催国计,茂先标格重金堂。北山爽气松尤古,南道薰风日正长。甘露玉壶浇独好,银河千古插干将。
再寄屠仪部纬真先生二首 其一。明代。欧必元。太史常占紫气连,知君已变姓名传。寻仙定策卢敖杖,载妓应无范蠡船。海上书邮何日至,歌中乐府近成编。人情俗态都销尽,独有词锋未断缘。
长思仙 本名长相思 赠平山刘志常、神山刘。金朝。王丹桂。平山刘。神山刘。更易俗流作道流。人情誓莫留。悟骅骝。悟骅骝。灿灿神珠得自由。光明常逗遛。
望江南·咏弦月。清代。纳兰性德。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赠张旭。唐代。李颀。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予与梦得甲子同,今俱七十)。唐代。白居易。且喜同年满七旬,莫嫌衰病莫嫌贫。已为海内有名客,又占世间长命人。耳里声闻新将相,眼前失尽故交亲。尊荣富寿难兼得,闲坐思量最要身。
失题十二首 其九。明代。张弼。白鹤城中沸市声,谁知帘下有君平。张骞懒问支机石,得得频来讲易经。
汝甫过宿轩中同玄超子野赋。明代。黎民表。黄金台下日西飞,野客相逢又解衣。半醉不知尘世事,白云和梦到山扉。
忆家园廿六首 其十五 绿萼梅。明代。顾清。不将幢节驻羊家,几伴西楼坐月斜。零落瑶华应不恨,绿阴青子在窗纱。
示三子。宋代。陈师道。时三子已归自外家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闺怨 其二。明代。何荆玉。花才吐蕊偏宜露,柳正抽芽不任风。未到春光成烂漫,已先羞绿更憎红。
寄沿山别驾乌延子忠。元代。卢琦。我识颜别驾,风度修且閒。近持五色笔,辉光动南蛮。甘饮石井水,卧治鹅湖山。玉峰露洒洒,枫林佩珊珊。表表台阁姿,岂久州县间。相思不相见,可望不可攀。海风吹夜月,飞度七闽关。
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唐代。李德裕。龙门有开士,爱我春潭碧。清景出东山,闲来玩松石。应怜林壑主,远作沧溟客。为我谢此僧,终当理归策。
湖山访阴卷二绝 其二。明代。张宁。劳劳僧舍满湖山,葛岭无人托半閒。世路相逢只如许,夕阳长见酒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