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道士还丰陵。元代。张昱。丁令还家骨已仙,更无城郭有山川。未添白发三千丈,又见铜驼五百年。荒草茫茫连故国,孤云冉冉下寥天。澧兰歌送潺湲水,极望涔阳思惘然。
诗词:《送丁道士还丰陵》
朝代:元代
作者:张昱
丁令还家骨已仙,
更无城郭有山川。
未添白发三千丈,
又见铜驼五百年。
荒草茫茫连故国,
孤云冉冉下寥天。
澧兰歌送潺湲水,
极望涔阳思惘然。
中文译文:
丁令已经化为仙骨,回到了故乡,
再也没有城郭和山川的存在。
尚未增添三千丈的白发,
又见到了已有五百年的铜驼。
茫茫荒草遍布着我的故国,
孤单的云彩飘荡在空旷的天空。
澧兰的歌声送别着潺湲的水流,
遥望着涔阳,思绪迷茫而苍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丁道士归乡的祝福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写道丁道士已经成为仙人,回到了故乡,不再受尘世之扰。城郭和山川的描绘被省略,意味着仙境与尘世的界限。
接着诗人提到丁道士的白发尚未增添三千丈,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丁道士的高龄和长寿。又见到铜驼五百年,铜驼是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长寿和神奇。
下半部分的描写着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荒草茫茫连故国,描绘了久违的故国已经变得荒芜,令人感到心酸。孤云冉冉下寥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两句以澧兰和涔阳为象征,澧兰是岳阳的别称,涔阳是湘水的别称,通过歌声和水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远方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丁道士的归乡和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传达了一种离别和乡愁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张昱。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储福观谒唐玉真公主祠。宋代。程公许。华萼楼前花冥冥,三郎雅知睦天伦。脂田恩厚说屣轻,独将泡影观此身。碧瑶六六秀蜀岷,朝来郁勃连夕曛,石坛虚呵存谷神。笳鼓惊散羯鼓春,兄来问信杳莫闻。瑶池宴酣归未醒,千岩万壑空烟云。一念之差隔几尘,蓬莱谁堆有太真。平生我亦厌俗氛,秘籙曾受金阙君。玄机偿有三生因,不妨牧羊学初平。
上南冈。宋代。王安石。暮坞屋荒凉,寒陂水清浅。捐书息微倦,委辔随小蹇。偶攀黄黄柳,却望青青巘。幽寻复有兴,未觉西林晚。
和曾侍讲送陈郎中重使西域。明代。钱幹。归朝鸣马贡飞黄,再抚羌夷出塞长。才到交河诸部识,重经瀚海旧营荒。客程春半时逢雨,虏地寒多夏亦霜。从此番酋俱款附,不须生致左贤王。
答陈淮安玉叔。明代。王世贞。美人政成后,日晏但鸣琴。贻我淮南曲,兼操郢里音。调孤春雪好,寄远白云深。欲往高楼奏,应悲两地心。
史敷文挽词 其二。宋代。楼钥。学问源流远,乐哉贤父兄。人琴亡旧曲,风木怆寒声。深痛几成毁,沉痾汔丧生。孝恭无可憾,犹得傍佳城。
自咏五首 其四。唐代。白居易。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亦须随丰约,可得无限剂。若待足始休,休官在何岁。
次韵子由三首 其三 椰子冠。宋代。苏轼。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次韵子京述怀。宋代。郑侠。桑海有涯殊浩荡,蕙风无动任飘摇。莫穷兴废千年事,但看盈虚两信潮。方听民间歌道化,何为天际想归桡。当知得意无南北,随向生成似玉杓。
风中柳 水桂。明代。王夫之。不惜轻盈,取次浓妆珠蕊。似凭阑、绿云倦倚。低鬟微笑,喷兰襟香细。敛幽情、閒心如水。道是江妃,还似月中仙子。向秋清、露凝芳髓。冷然孤秀,怕微霜风起。索细挽、柔条重觑。
贺新郎。宋代。宋自逊。灵鹊桥初就。记迢迢、重湖风浪,去年时候。岁月不留人易老,万事茫茫宇宙。但独对、西风搔首。巧拙岂关今夕事,奈痴儿、呆女流传谬。添话柄,柳州柳。道人识破灰心久。只好风、凉月佳时,疏狂如旧。休笑双星经岁别,人到中年已後。云雨梦、可曾常有。雪藕调冰花熏茗,正梧桐、雨过新凉透。且随分,一杯酒。
东征纪事 其十四。清代。王昌麟。塞卖卢龙亦可怜,辽城独奈使君贤。军中不少虬髯客,斩馘何曾博一钱。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唐代。刘禹锡。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挽月湖二首。宋代。危稹。诏书屡趣入承明,黄阁前头不肯登。苦欲归休同野老,本来清净是禅僧。苔生文塔今成古,影挂山房唤不应。犹想经行泉石处,倚岩憔悴一枯藤。
玉泉寺。明代。袁宏道。蓝堆翠扑几千年,银浦何人也覆船。龙伯徙来方辟地,蚕丛缘此遂登天。红霞抺额将军拜,白石横烟幼妇眠。閒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
游青柯坪 其二。明代。温纯。徙倚探奇恣壮游,几番回首忆秦州。千年紫气从关过,九曲黄河入槛流。旧国城连芳草合,昔贤丘与野烟留。山灵何处钟豪俊,为巩长安亿万秋。
和皇太子瑞雪二首。宋代。杨万里。揉云按雾碎成尘,落不曾休酉达辰。鹤禁镂水成七字,野人拜赐敢辞频。
水调歌头十二首 其十二。清代。蒋士铨。万缕乱愁绪,一块大疑团。任尔风轮旋转,难破此重关。贤圣几多苦趣,仙佛几多恶劫,旧案怕寻看。细想不能语,老泪湿栏干。收白眼,持翠管,写乌栏。偶谱断肠情事,举一例千端。不管周郎顾曲,谁道醉翁嗜酒,作者意漫漫。一切有情物,如是可参观。
踏莎行 题王述庵先生三泖渔庄图。清代。张玉珍。鸥浴明波,烟梳细柳。钓船泊近渔村口。江乡八月泖湖秋,持竿有个诗翁瘦。虎帐谈兵,凤池待漏。归田好是莼鲈候。生绡写遍辋川图,无边清福闲消受。
西江月(三月初六日席上代监酒和)。宋代。葛胜仲。晚路交游绿酒,平生志趣青霞。霜风时节近黄花。泛宅舟将益鸟画。不分两溪明月,夜深只属渔家。今朝清赏寄情涯。肯向萦涂索价。
答方佑甫感怀见示之作。宋代。韩维。壮士何憔悴,寒郊独掩扉。有亲垂素发,为客化缁衣。风雪灯生晕,尘埃剑失威。多惭佳句赠,无寥助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