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寺。宋代。折彦质。路转崎岖岭,水藏委曲田。茂林深似海,古刹湛如渊。岣嵝未可到,禹碑真谩传。西林归恐暮,欲去又茫然。
《法轮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折彦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路转崎岖岭,
水藏委曲田。
茂林深似海,
古刹湛如渊。
岣嵝未可到,
禹碑真谩传。
西林归恐暮,
欲去又茫然。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寺庙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壮丽而深远的氛围。以下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以寺庙为切入点,通过描绘路途的崎岖和水田的曲折,表达了对寺庙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茂密的林木和古老的寺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感受到寺庙的庄严和历史的沧桑。然而,诗人在寻找寺庙的过程中,却无法到达目的地,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困惑的心境。
赏析:
1. 描绘自然景观:诗中的路途崎岖、水田曲折以及茂密的林木,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使读者感受到山水之美和大自然的宏伟。
2. 对寺庙的描写:诗人通过比喻,将茂林比作深海,将古刹比作深渊,形象地描绘出寺庙的庄严和深邃。这种描写使得寺庙具有超越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肃穆和宁静的氛围。
3. 内心的迷茫:诗中的岣嵝、禹碑、西林等词语暗示着诗人试图找寻某种宝贵的事物或体验,但最终却感到茫然和无助。这种迷茫的心境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真理和内心平静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挣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寺庙的壮丽,表达了对宗教信仰和内心追求的向往。在追寻寺庙的过程中,诗人却遭遇到困惑和迷茫,这也呼应了人们在探索人生意义和追寻内心平静时所面临的挑战。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心灵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人生和信仰的思考。
过生米市舣舟求浴望山巅有屋岿然至石岸数步。宋代。赵蕃。荒坛有柏翠参天,尽道栽从五代前。仙事茫茫真是否,试当风月听跫然。
和真长木犀。宋代。孙应时。一从月窟移根到,不落人间第二香。商略江梅是兄弟,等间休复斩风光。
送客归戏书。宋代。释绍嵩。险尽途方坦,溪鸣锦幄傍。暝烟沉古道,幽草恋残阳。寂寂春将晚,迢迢日自长。东门因送客,行得汗如浆。
赋得边城雪送行人胡敬使灵武。宋代。王偁。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度迹迷沙远,临关讶月明。故乡飞雁绝,相送若为情。
雨中楼居。明代。庞尚鹏。一身天地小,容膝便为安。素壁云犹润,新题墨未乾。笔花频入梦,雨气欲生寒。稳步凌尘界,何如百尺竿。
缘识。宋代。宋太宗。一身独善欲何之,争及衣冠解抚绥。浮世浅情无限量,愚蒙自是不相规。直须凭仗分明说,诘取灵源问得知。要觅洞中闲日月,除将济事谩非为。
出真阳峡十首。宋代。杨万里。入峡长思出峡行,出来却忆峡中清。一江碧水供诗砚,两岸青山作砚屏。
过易简彦从。宋代。赵蕃。雨从筍怒长,春雨阴暗成。关门有余暇,散帙不妨清。从仕亦何好,隐居无用名。悠然会心处,便欲寄吾生。
无题诗和吴松涛 其三。宋代。章甫。宝匣分明卸晚妆,无劳怅望宋家墙。朱绳可是缫蚕茧,红袖居然睡海棠。莫断云轩遥玉女,谁游台洞误仙郎。别君遗枕君须记,几度阳台认楚襄。
杂感。唐代。韦庄。莫悲建业荆榛满,昔日繁华是帝京。莫爱广陵台榭好,也曾芜没作荒城。鱼龙爵马皆如梦,风月烟花岂有情。行客不劳频怅望,古来朝市叹衰荣。
阳湖曲赠王礼部直夫十首 其七。明代。顾璘。震泽浩无涯,三江风浪恶。瀰瀰阳湖水,艇子随住著。
咏四面云山。清代。康熙。珠状崔嵬里,兰衢入好诗。远岑如竞秀,近岭似争奇。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湖平无涌浪,雾净少多歧。脉脉金明液,溶溶积翠池。常忧思解愠,乐志余清悲。素学臣邻老,耆年自不知。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宋代。赵蕃。大旆传闻发武昌,归舟复道抵维扬。几年风月欠李白,今日河山须子长。要为中兴考形势,岂徒余事著文章。翩然欲去无翎翅,自叹不如鸥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