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英公大师。宋代。颖贽。蛮牋免管少年时,几赋帘前祝寿诗。三殿荷恩卿相看,两朝承宠帝王知。寻穷太华高低景,念尽长安内外碑。可惜篆文今绝笔,李阳冰后只吾师。
诗词的中文译文:
赠英公大师
少年时,我曾以蛮牋免管,
多次在帘前赋诗祝寿。
三殿之内,荷恩之卿相互推崇,
两朝之间,备受帝王的宠爱与赞誉。
我游历了太华山的每个角落,
思念了长安城内外的每一座碑。
可惜的是,篆文如今已绝迹,
只剩下了李阳冰后的我作为您的学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颖贽向自己的老师英公致敬的作品。诗中首先回忆了自己年少时曾以篆字的蛮牋免去政事,在寿宴上多次赋诗祝寿的经历。接着描绘了英公的杰出才能和受人推崇的身份,成为宰相,备受帝王宠爱和赞赏。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思念长安和太华山的景色和碑文,但也感叹篆文已经断绝流传,只有自己作为李阳冰之后的学生而继承了英公的衣钵。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英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他回忆了自己在政务中得到英公的指导和帮助,尤其强调了他作为英公的学生的自豪和责任。诗人通过景物描绘和感叹篆文衰落,凸显了英公才华横溢和历史的不可逆转。整首诗抒发了对英公的深深敬意,展示了当时士人对师长的敬重和感恩之情。
赞美老师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这首诗通过对英公的称颂和回忆,展示了师长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谊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对师长的尊重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师长所代表的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文化衰落的忧虑。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文化价值,是一首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
颖贽。颖贽,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召试称旨,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曾知洛阳县(《金石萃编》卷一二六)。事见《宋史》卷四三九《郑起传》。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宋代。周必大。鸾栖枳棘已多年,父老犹传主簿贤。扶杖喜迎新使者,赤帷何惜与高褰。
雙皂荚行。宋代。陈叔度。绿叶森森迎晓日,雙雙暗结秋霜实。乾坤造化借风流,阴灵滑稽为谁匹。一蔕雙葩心两同,风力雨绵神其功。中官始奏献奇异,祥图瑞牒挥毫锋。四海万方只一株,缭绕周墙百丈余。侍从宫娃共争取,攀援棘刺血罗襦。采得温泉奉金辇,雪莹肌肤红玉暖。合难当前此物生,上皇都笑天机浅。
挽虞沧江提刑三首。宋代。李曾伯。自得沧江胜,归来伴鹤龟。晚年尤好易,暇日且论诗。欲问更生佛,非关二竖医。诸生毋试袂,公训有余师。
寄灵隐惠明禅师。宋代。释重顯。千峰影里叶初凋,极望还将慰寂寥。也谓毫端不相隔,秋云秋水奈遥遥。
跋仲营子母马二首。宋代。曹勋。苜蓿枯时霜雪深,峻赠瘦骨病侵寻。高蹄岂复腾骧意,眵目终存舐犊心。
马都官行之惠黄柑荔枝醋壶。宋代。梅尧臣。染霜胡甘熟,烘日荔枝美。橘柚未为精,葡萄安可拟。郭生始能赞,魏文何谬比。二果皆世珍,乃遗及贱士。而复副醇醢,或乞自诸己。岂唯享远味,终得为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