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郴守阮户部》
郴阳古名邦,四座拱山色。
秀气钟异人,闤闠俨仙宅。
中文译文:
寄居郴守阮户部
郴阳曾是古名邦,四座山峰环绕,景色美不胜收。
阮户部守护这座美丽之地,钟情其中,身份非同凡响。
阮户部的居所庄重肃穆,仿佛仙人的居所。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阎孝忠创作的,写的是寄托于郴守阮户部的情感和景物的美丽。首先,诗中提到了郴阳,这是古时候郴州的古名。郴阳四座拱山环绕,给人一种壮美的景色。这也象征着诗人对郴州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然后,诗中提到了阮户部,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官员,诗人寄给他这首诗表达情感。诗人认为他钟情于郴守的职责,自愿留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诗中形容阮户部住所闤闠俨仙宅,意味着他们守护着这片土地如同仙人宅邸一般庄重神圣。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笔触描绘出了郴阳山川美景和阮户部守护之情,使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真挚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充满了宋代文人那种对自然和人情的深沉感受与执着追求。
观兢渡次壁间绝句四首 其三。宋代。王庭圭。昔年买酒论文地,回雁峰前雁阵横。白首相逢夜郎道,不因生死见交情。
竹所二首 其二。明代。李昌祺。王子幽栖地,萧森修竹林。好风催布席,疏雨罢鸣琴。天籁醒尘梦,凉阴伴醉吟。几竿浑不俗,赖尔悦閒心。
西林八景 其三 偃月冈。明代。陈谟。苍松寒翳翳,瑶草秋垂垂。平冈如偃月,偏与落星宜。
湖中曲。明代。王邦畿。湖西望湖湖水平,湖东望湖湖水生。湖中鲤鱼喷湖水,似郎白马湖中行。
相逢湖海合吴钩,笑拂青萍上酒楼。坐里风霜流覆局,檐前星斗坠藏阄。
三生障业输芒蹻,十口生涯问敝裘。取高歌酬令节,红牙催拍按梁州。
方伯苓徐彦伯胡静父王孟博吴云从同集茅生斋头。明代。胡应麟。相逢湖海合吴钩,笑拂青萍上酒楼。坐里风霜流覆局,檐前星斗坠藏阄。三生障业输芒蹻,十口生涯问敝裘。取高歌酬令节,红牙催拍按梁州。
闻角。明代。王鸣雷。卧听秋水下秋池,画角何人相对吹。好似玉门关老将,呜呜咽咽上楼时。
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宋代。吴芾。君不见昔日泰山孙先生,蹭蹬穷途道未行。读书有志破万卷,置锥无地可躬耕。高堂亲老仰甘旨,未免道路长营营。睢阳客舍一再过,牢落谁人如姓名。文正范公真好士,一见宾阶喜气形。深知先生非乞客,金在泥沙玉在荆。底事穷年事奔走,厄贫废学诚可矜。因留乡校周所急,奉亲为学使有成。先生果不负公望,行益修兮经益明。十年声名动廊庙,天下望之如日星。一代儒宗君试数,谁不首以先生称。向使不遇文正公,亦将因循埋没如腐萤。吁嗟此风寂寞久,岂是亩亩无如先生之才能。世人俗眼弃贫贱,胸中壮气空峥嵘。吾家叔父特达士,汪汪伟量如沧溟。比隣有蒋生,所志在穷经。迫于饥寒故,无以赡亲庭。不问师道己未足,聚训青衿已十龄。锐志日已丧,尘事日已婴。顾虽仅能供子职,而此术业何由精。吾叔念之为慨然,一见自待如父兄。恐子坐穷竟废弃,亟使就学趋准绳。况有括苍胡夫子,传道吾里作世程。执经座下子无忽,子之所须吾其应。倾囷倒廪略无靳,阔视世俗亲疏情。我闻此事犹叹息,俗士闻之应骇惊。近来世道太浇薄,骨肉犹作锱铢争。故虽有子尚不教,但欲黄金自满籯。安能推其余,以及异姓忘爱憎。伟哉吾叔贤,远继文正公之英声。蒋生其勉之,无使后人独羡孙先生。
寄方立义方曾在诗。宋代。朱翌。西南一柱力擎天,笞凤鞭鸾下散仙。不愤狸狐成窟穴,亦知沧海变桑田。梦归丁令鹤飞去,念旧徐公榻尚悬。我是乡人君是客,兴言及此泪如溅。
次韵答学者四首。宋代。陈师道。太阿无前锋不缺,铅刀不堪供一切。至柔绕指刚则折,善而藏之光夺月。
致政许侍郎挽词二首。宋代。韩元吉。海内循良政,高名实吏师。铜符尝五换,玉节更三持。慷慨平戎策,雍容对德诗。甘泉仅持橐,功不负明时。
送弹琴李长史往洪州。唐代。钱起。抱琴为傲吏,孤棹复南行。几度秋江水,皆添白雪声。佳期来客梦,幽思缓王程。佐牧无劳问,心和政自平。
送喻迪孺赴召。宋代。郭印。志士居环堵,常怀天下忧。而况立王朝,为国当远谋。中原乱戎马,骚扰十三秋。宫阙翳草莽,井邑成墟丘。先生身补外,兴言泪长流。满腹贮经纶,寸丝殊未抽。篇章泄幽愤,山云为之愁。遂令寰海间,望治空悠悠。诏旨忽旁招,喜气扶仙舟。风涛照孤忠,轩陛需嘉猷。屈指在廷彦,如公实罕俦。片言傥遇合,男儿志愿酬。方今艰难际,皇祚若缀斿。百蠹尽扫除,群黎自歌讴。古来柔远人,莫先政事修。要当效甫申,岂但为枚邹。高堂有甲兵,千里归坐筹。赞成中兴功,踵迹商与周。
送凌应兰玉传诗序。元代。方回。保举甘年进,何妨缓致身。暂时刀笔吏,他日腹心臣。□□全相似,唐诗更逼真。多能乃畏谨,谁不与斯人。
水调歌头(献田都统)。宋代。刘之翰。凉露洗金井,一叶下梧桐。谪仙浪游,何事华发作诗翁。乌帽萧萧一幅,坐对清泉白石,矫首抚长松。独鹤归来晚,声在碧霄中。神仙宅,留玉节,驻金狨。黔南一道、十万貔虎控雕弓。笑折碧荷倒影,自唱采连新曲,词句满秋风。剑佩八千几,长入大明宫。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三 过扬子江。明代。王鏊。燕南倦客江东去,一见澄江眼为开。红日远疑从地起,青山近欲傍人来。中流击楫空怀志,南国持衡独愧才。渐觉故乡风物近,十年一到思悠哉。
四明山诗·石窗。唐代。陆龟蒙。石窗何处见,万仞倚晴虚。积霭迷青琐,残霞动绮疏。山应列圆峤,宫便接方诸。只有三奔客,时来教隐书。
赠苗员外。唐代。耿湋。为郎日赋诗,小谢少年时。业继儒门后,心多道者期。晚回长乐殿,新出夜明祠。行乐西园暮,春风动柳丝。
枇杷山鸟。明代。林鸿。 沉香烟暖碧窗纱,绿柳阴分夏日斜。梦觉只闻铃索响,不知山鸟啄枇杷。
书黄岩丁明仲墓志碑阴。宋代。陈傅良。叶君只字双南金,予子拳石藏幽深。百名以上辞不淫,我岂识子犹渐襟。黄山之阿墓林林,断碑日烁秋雨霖。彼岂孙子力不任,人莫过问嘷孤禽。子以穷饿死苦吟,束棺逆旅无衣衾。末乃得此世所钦,子视昔者孰与今。区间寿短升与沉,长留天地谁无心。於中诗人最岖嵚,竟亦朽腐如书蟫。何独遗子天球琳,上与郊岛名相寻。虽无荐藉鬼已歆,况立之后主釜鬵。期以数岁头胜簪,有田可稼桑可紝。收拾旧稿编朱锓,未必千载无知音。请我书此碑之阴,大亮一语不肯侵。呜呼读者悲不禁,牛羊勿践木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