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台。宋代。谢谔。莓苔点点路层层,此地分明胜概增。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喜月边僧。青松鹤梦生秋吹,实塔星华见夜灯。消尽尘襟三万斛,石床閒倚古萝藤。
《读书台》是宋代文学家谢灵运(谢谔)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向往和对文化的追求。
中文译文:
莓苔点点路层层,
此地分明胜概增。
天上楼台山上寺,
云边钟喜月边僧。
青松鹤梦生秋吹,
实塔星华见夜灯。
消尽尘襟三万斛,
石床閒倚古萝藤。
诗意:
诗中以景入情,通过描绘读书台的景色,抒发了对读书之地的喜爱和向往。莓苔点缀的小路层层叠叠,使这个地方显得更加美丽和宜居。天上楼台和山上的寺庙,钟声和月光都为读书提供了一种宁静和庄重的氛围。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从青松和迁徙的鹤中得以体现。实塔上璀璨的星华和夜晚的灯光,犹如点亮了知识的灯盏,给人以启迪和希望。最后两句写到的是作者净化心灵和超越尘世的愿望,座落在石床上,依靠着萝藤,舒适自在。
赏析:
谢灵运以简洁而生动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散发着文化氛围的读书场所。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宁静和安详。诗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和修行之象来表达了谢灵运对读书和学问的意义和价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净化心灵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整首诗以自然山水和人文景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恬静的读书环境,让人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人生的寄托。
雨夜。宋代。陆游。萧萧残发雪侵冠,冉冉清愁用底宽?把卷昏眸常欲闭,投床睡兴却先阑。惟须酒沃相如渴,未分人哀范叔寒。雨霁定知梅已动,佩壶明日试寻看。雨夜闭门行老死,亦足慰平生。小雨收仍落,孤灯翳复明。衰残书易忘,忧患梦多惊。熠熠萤矜暗,翻翻雀转更
村人写予像即景山饭道僧祈祷为会颇盛。宋代。葛胜仲。单车去位五年强,初乏恩襦庇一方。大姓殷勤携老稚,精蓝祈祝饭缁黄。此时美稷勤邀迓,他日桐乡必奉尝。为报庚桑相俎豆,不如道术永相忘。
庚寅长至偶题应槠洲诗塾首课。清代。陈忠平。颓日销寒任未膺,积城阴气欲成冰。一年当此最长夜,好梦孰知深几层。
题杜茶村自书诗卷 其一。清代。郑孝胥。世乱遂无山水乐,十年面壁海藏楼。金陵金口诗成卷,却怪茶村爱远游。
千秋岁。宋代。晁端礼。飞云骤雨。草草成睽阻。寸肠结尽千千缕。别离谁是没,惟我于中苦。最苦是,看奴未足抛奴去。一句临岐语。忍泪奴听取。身可舍,情难负。纵非瓶断绠,也是钗分股。再见了,知他似得如今否。
渔父。宋代。张舜民。家住耒江边,门前碧水连。小舟胜养马,大罟当耕田。保甲元无籍,青苗不著钱。桃源在何处,此地有神仙。
赠明上人八章次叔兄韵 其五。明代。顾允成。丘垤不必贬,泰山不必尚。聊且放教平,下学而达上。
碧殿朱门地不寒,楚山蕲水足游观。尊开醴酒时应醉,馔出江鱼日可餐。
作赋岂劳伤贾谊,献书休拟学严安。草亭身世羲皇上,一榻清风竹万竿。
奉梧山李司马送别士重文学之都昌王府文学者司马弟也 其一。明代。边贡。碧殿朱门地不寒,楚山蕲水足游观。尊开醴酒时应醉,馔出江鱼日可餐。作赋岂劳伤贾谊,献书休拟学严安。草亭身世羲皇上,一榻清风竹万竿。
东村。宋代。陆游。塘路东头乌桕林,偶携藤杖得幽寻。桃源阡陌自来往,辋口云山无古今。远浦过帆供极目,暮天横雁入微吟。归来更觉愁无那,剩放灯前酒碗深。
连理枝 冬晓忆敬媘妹。清代。周翼椿。旭日虚檐映。梦转纱窗冷。素幕低垂,玉奁尘满,小妆慵整。对菱花不语、蹙双娥、奈归期无准。薄醉浑难醒。可奈风声劲。旧恨新愁,别怀离绪,有谁能省。听天边嘹唳、塞鸿归,叠鸾笺问讯。
憩折山市。宋代。袁甫。折山山下簇人烟,一似吴儿笑语喧。始信烟脂溪水媚,木瓜分得也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