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洞

栖霞洞朗读

栖霞洞

宽踰城阙峻瑶魁,
万壑吟风四壁苔。
不独云霞可招隐,
溪流常送落花来。

中文译文:

广阔的大道超越了城墙和守望楼,陡峭如玉的山坡高耸入云,
层层叠叠的山谷唱起了风的歌谣,墙壁上满是青苔。
这里不只有云霞聚集的地方,溪流也时常传送着凋落的花瓣。

诗意和赏析:

《栖霞洞》是宋代文士孙抗所作的一首山水诗词。诗词以描绘栖霞洞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写山势高峻、万壑吟风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壮丽的山景。

诗人用“宽踰城阙峻瑶魁”来形容山势高耸入云,给人以广阔、高大的感觉。描绘了山谷中的风景,万壑吟风,形容了山谷回荡着风的声音;四壁苔则暗示了山谷湿润的环境。

接着,诗人表达了栖霞洞的独特之处。他说:“不独云霞可招隐”,意思是在这里不仅云霞繁盛,适宜隐居,可见景色之美,更有不同寻常之处。最后一句表现了溪流不仅是飞流直下的景色,而且还常常传送落花,形容流水的柔美和凋谢的花朵。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栖霞洞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通过描写山势、山谷、云霞和溪流等山水元素,展示了山水诗的独特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愁霖方注射,骇浪忽冲斜。宿鸟行惊雁,游鱼目失虾。

夕波奔析木,春涨过桃花。沸渭今如此,谁乘犯斗槎。

()

东之太古英,老眼庖羲画。文字六经前,心了不须读。

山川流峙鸢鱼中,看画得此将无同。李成马夏何足数,此心直欲窥鸿蒙。

()

邻父长思长史书,不辞频谒恼巢居。临池三月玄霜尽,对月千篇白雪如。

赋敌洛波翔翠羽,歌成湘浦媵文鱼。故分泸石松烟色,犹是奎章旧赐馀。

()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

屋后数竿竹,墙边几亩桑。自怜臣袖短,空负圣恩长。

病起繁霜鬓,生还老夕郎。赤松知有约,能否即休粮。

()
流尘集宝鉴,尘昏鉴不昏。
织泥落清水,泥浑非水浑。
人能辨二物,相与自忘言。
二物不能辨,悠悠何足论。
()

绕郭青山分远近,薜萝门巷绝尘氛。庭空晴日移花影,沙暖轻鸥护水纹。

一叶渔舟归晚渡,几家茆屋隔秋云。看图谩忆曾游处,欲把桐君访聘君。

()
子行无复倚门亲,相见何堪涕泗频。
歧路残春长断信,一家圆月正伤神。
还山已荷埋身锸,隐阁仍危塾角巾。
寄语江边杨柳树,自今愁作渡江人。
()
宝筝偏劝酒杯深。
歌舞乍沈沈。
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
牙台锦面,轻移雁柱,低转新音。
()

征轺计日问长亭,筠上从君倒玉瓶。宪府戟枝移竹院,官池波色上莎厅。

频瞻南峤云俱白,三渡西江草又青。同得趋归家庆近,茅堂灯火带春星。

()

乱云萦浦。做雪不成还是雨。知我为何。一笑仍添一恨多。不须归去。琥珀杯深能几许。草色如袍。记取从今舞处娇。

()

经年问疾漫持想,今日登轩念自空。不能碌碌遽如许,定应剪剪将无同。

人喧渡口似瓜步,木落沙头疑渚宫。莫辞眼力遍沙界,回首腊尽还春风。

()

南国一分春色,东窗八面光风。女兄欢笑酒尊同。

满眼儿孙群从。

()

君家好池馆,水竹喜双清。湛湛春波渌,萧萧夜雨鸣。

冰壶悬翠节,玉露滴金茎。漫笑沧洲客,长竿钓月明。

()

华月光浮玉色醪,凉飔时拂紫■袍。河通阁道流云急,星绕天枢出地高。

按舞岂无仙跨鹤,纵吟聊放客挥毫。扁舟近忆樟亭下,曾看鱼龙送夜涛。

()

我行杉木道,弛辔长涧东。伤哉半菽子,复此巨浸攻。

沙石半川原,阡陌无遗踪。室庐或仅存,釜甑久已空。

()

黄雀银鱼,羡秋后、拦街塞术。属餍耳、神仙难学,底须炼术。

万事绊人园客茧,百年戏我狙公栗。倚秋城、下瞰暮涛红,煎斜日。

()
上圣忧劳昔未闻,看花岂复御佳辰。
内人闻道频相语,不见秋千已几春。
()
衰杨夹高防,北风暮飕珝。
道逢长老问,答言是邗沟。
相传开凿初,民劳天为愁。
至今浊河底,时见白髑髅。
()

楚声空拟大招辞,欲挂吴钩失路歧。秋草故山行径殁,春风杨柳闭门垂。

范滂早重当时誉,黄霸多存去后思。閒向黄堂瞻皂盖,几人回首共凄其。

()

池塘高柳噪新蝉,庭馆秋风初入弦。
抚罢瑶琴金井畔,不堪梧吉落翩翩。

()

萧条篱落胜于村,还径人稀早闭门。过眼风花才一瞥,到头石笋只双蹲。

何妨岁恶诗仍好,那笑炉空火自存。笑咏车斜徵雪事,诸君本本又元元。

()

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

御宴千钟饮,蕃书一笔成。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

()
圣祚无疆,庆传乐章。
金枝繁茂,玉叶延长。
海渎常晏,波涛不扬。
汪汪美化,垂范今王。
()

少年飞翠盖,上路动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抱中腰。

()

春水参差涨野塘,低田三月始分秧。疏疏看过酴醾雨,曲曲行随薜荔墙。

深树鸣鸠桑葚紫,午风团蝶菜花黄。石桥逦迤村西路,时有人家煮茧香。

()
杜陵清瘦不禁寒,白发萧萧强笑欢。
阶下决明难独立,庭前甘菊好谁看。
一钱留得囊羞涩,九日沽来酒带酸。
却忆大明朝谒罢,紫萸擎出赐千官。
()
读尽诗书不要官,饥寒欲死岂无田。
生憎俗子慵开眼,逢著诗人便绝弦。
笠泽弁小三益友,笔床茶灶一鱼船。
羡渠赤脚弄明月,蹈破五湖光底天。
()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

午食河豚晚食鲈,两鱼风味绝悬殊。
怀归未必因兹品,适口何能计此躯。
春岸荻芽常喜有,秋风莼菜不愁无。

()

岩居不在远,川观不在深。溅溅榕溪流,抱此西郭阴。

归来学老圃,数亩溪之浔。为园日可涉,所苦荆与榛。

()

嘅余弱龄之美尚兮,窃诵夫君之姱辞。伟鹏骞而海涌兮,惘莫测其攸之。

煦枯悴荣兮,潜运四时。左右黔赢兮,俨若婴儿。忽隼击平野兮,立空台而溯寒飔。

()
十年游子在天涯,一夜秋风又忆家。
恨杀叶榆城上角,晓来吹入《小梅花》。
()

直北衣冠透直南,各将缨足濯湘潭。达人到处覃清化,处士何人肆横谈。

伊傅俟时离稼筑,范韩当宁正冠簪。投闲共际升平日,吟酌何妨会再三。

()

送子抱书还故园,江山渺渺思绵绵。可怜为别当残岁,未必重逢是几年。

客路断

()

原自风骚浚,根从李杜寻。烟云裁体制,月露洗胸襟。

所施殊高下,论功系浅深。尽饶材力赡,政要苦留心。

()

波静明如染,山光翠欲流。晚来乘兴上章楼。楼外谁歌新唱,知有黄州。
拟泛银河浪,聊乘藕叶舟。蓬山应自隐鳌头。借问谪仙何在,今为谁留。

()

大参久别况何如,萼绿花开雁又过。
卖剑买牛时可得,据鞍上马老无多。
鱼随春信登先豆,鸷匿寒形在旧罗。

()
鼓乐弦歌万二千,天魔剩欲破幽禅。
道人袖手心如水,一点纱灯夜悄然。
()

农家望汝卜年丰,似絮如峰陟不同。
纵有浓阴工阁雨,略无定态喜随风。
往来与月为仇敌,舒卷和天尽蔽蒙。
安得竦身腾汗漫,叫开阊阖扫长空。
()

满缸烟蒂空茶壶,宁肯无憀岁月徂。寤梦萧斋三坐卧,乖时芜草一爬梳。

蛰雷未动难醒世,腊雨频敲欲起予。漫道深灯昏聩里,呵窗寒气自清虚。

()

青泉白石坐忘机,新整茅庐待燕飞。时事急如春雨下,名心懒似洞云归。

才疏寡合身先退,年少能文事已非。安稳何须频握粟,猜嫌不到薜萝衣。

()

隔船弦索响,人说到江州。司马当年泪,犹分九派流。

()

羽客家何在,翠微有仙躅。
谁谓绛阙远,功行要纯熟。
小筑开壶天,燕坐媚幽独。

()

莺儿学语不成歌,鸠妇频呼更若何。储得浊漻三百斛,冶游争奈雨云多。

()

快雪时晴西日微,阴阴碧殿锁林扉。山中白云好留客,枝上野梅寒拂衣。

经床无风花自落,琼田如海鹤争飞。诸郎授简皆能赋,况复东林此会稀。

()

百原山头鹤不归,远孙流落沧江湄。深衣大带冠嵬巍,劲气崷崒崆峒低。

平生不俯俗子首,食箪悬墙歌吾伊。莳香环屋供吟弄,冷石幽云选春梦。

()
裴公非绿野,白傅喜青山。
富贵何如老,功名不似闲。
半生知己地,每见立谈间。
岁岁须来省,从教载雪还。
()

永夜不能寐,风声杂雨声。寒螀鸣萧瑟,檐马响凄清。

世事难安枕,闲心且数更。何时天意转,泉石了余生。

()
草径盘纡入废园,涨余野水有残痕。
新蒲漫漫藏孤艇,茂树阴阴失近村。
拄杖敲门求小憩,老盆盛酒泻微浑。
兴阑却觅桥边路,数点归鸦已带昏。
()

胜子幡儿袅鬓云。钗头绝唱旧曾闻。江城喜见又班春。
拂柳和风初有信,欺梅残雪已无痕。只应笑语作春温。

()

快雪连朝遍海涯,眼明无处著尘沙。腊前正欲呈三白,天下方知是一家。

今岁连云宜宿麦,何人剪水作飞花。晚晴便觉春波阔,明日江头理钓槎。

()

厜㕒峭壁耸云端,高阁千寻俯激湍。隔岸潮声凭槛听,过江山色卷帘看。

雕盘寥廓秋风急,帆入空濛夕照残。极目长天杳无际,楚云漠漠不胜寒。

()
昔人夸四美,胜事最难并。
台榭花相映,青春月正明。
()

先生蚤践菊村踪,学富才充气宇雄。沧海遇仙传异术,金台承诏谒重瞳。

奉祈礼寺恩荣渥,解组鄞江寿考终。愧我疏庸相见晚,束刍聊酹柳庄风。

()

霜蓬零乱。笑绿鬓、光阴晚。紫茱时节,小楼长醉,一川平远。

休说龙山佳会,此情不浅。

()
宁胡名号正当时,且有安栖得哺儿。
胡草似人空好色,青青合为故阏氏。
()

去年大雪如山积,今年大旱千里赤。冻民虚死麦实少,稻子空乾无一获。

阴阳之沴已过差,物理固知当反极。入冬和气渐融怡,霈泽时时苏土脉。

()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
将到时,影度回廊。

()

韶石芙蓉几百峰,石如甲胄是军容。直须青简传千载,早有丹心彻九重。

()
雨云冒山头,晴云出坞口。
东峰有龙湫,雨我私百亩。
()
清和时序。
望桂影渐生,薰风微度。
挺秀金芝,传芳玉叶,天上瑞麟重睹,竞爽谢庭兰玉,信美西EF63鸳鹭。
庆门里,把丹枝争折,青云平步。
()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