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中秋月朗读

中秋月

度度思真赏,
朝代:宋代,
作者:孙复,

度过一天又一天,我思念真正的赏月;
幽会的期望渐渐遥远,开始回头;
金色的光芒映照着这个夜晚,
桂子怎么会飘落在哪座山上呢;
在清风中,座席上,我感受到宁静,
在人家中,我体味到幸福的氛围。

《中秋月》这首宋代的诗词,是孙复创作的。诗中抒发了对真正赏月的思念和对幽会的期盼,诗人追忆过往,带有一丝怀旧之情。诗句中的金行分此夜、桂子落何山,借用了金、桂两个象征月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向往和祝愿。诗末的座席清风里和人家灏气间,则表达了诗人在赏月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宁静和幸福。

这首诗词通过对中秋赏月的描写,展现了孙复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金和桂的运用,将赏月的主题与中秋的传统意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间温情的感慨。读者读此诗,能够在诗人的笔触中感受到中秋夜的宁静、美丽与温馨,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千仞居然一径通,名臣俎豆至今崇。试将廊庙擎天手,犹著家山辟地功。

揽辔频闻徵草泽,当关曾此失英雄。如何朔雪炎风里,每向歧途叹转蓬。

()
皇帝降席,流云四开。
尧赵舜步,下蹑天阶。
恭授袜岫,翠旄裴回。
明明纯孝,鸿釐大来。
()

淮海登飞观,欢言解客劳。湖含千舸阔,风引二城高。

岁酒殊乡对,春鸿霁雪飘。故人情倍昔,天末慰凄寥。

()

入院听宣席未温,赐金已向案头存。清晨上马还家去,内出黄麻付閤门。

()

山居双屐不曾休,更为看山旋筑楼。倚槛时飞丹嶂雨,隔城常对白云秋。

逃名自可成巢隐,纵目还堪作卧游。数卷残书一杯酒,此中合作小菟裘。

()
一片禅心无用处,苹花溪上看垂纶。
也知白璧黄金贵,何似青鞋布袜贫。
吟畔山川生哭泣,笔头兰竹露精神。
如今云散泉流去,淡日凄风杂野尘。
()

焚香星月下,一脔冀亲延。讵意挥刀日,才同扇枕年。

孤诚回大造,至性彻重泉。莫以昌黎论,雌黄孺子贤。

()

居士禅栖处,烟霞入望新。晴窗云作幔,幽磴树宜春。

流水常清意,青山不染身。毋劳天女降,别有散花人。

()
南州时令舛,冬月有蚊飞。
岂是为饥崇,因而触祸机。
照尤嫌画烛,驱尚入罗帏。
吾母音容远,何妨用扇挥。
()

夜雨湿流萤,远山互明灭。千古此战场,精光无复歇。

()
慈竹村村种,鞭行不出林。
吾亲在何许,回首白云深。
()

闲倚蒲团向日眠,不能归老岳云边。

旧时僧侣无人在,惟有长松见少年。

()

谭君酒狂,一笔笔了不可当。
嗟哉胡为乎,不自贵重也而狂。
我知君狂不得已,欲倚杯酒呵苍苍。

()

祠馆宵灯罢,归骖晓辔轻。
天规斜抱苑,斗柄曲临城。
路记仙舆辙,林空宝雉声。

()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凉秋八九月,虏骑入幽并。

()

秋水生前夕,高滩涌大溪。惊风吹浪急,斜月向人低。

夜客沙中语,荒鸡树杪啼。柁楼眠未稳,欲梦已凄迷。

()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飞龙已向珠潭出,

积水仍将银汉连。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

()
熬煎急。
熬煎煎逼熬煎客。
熬煎客。
妻男魔障,妙玄墙隔。
()
古今天下多奇石,甲品从来只数端。
千丈割云潭影湿,一泓贮水月光寒。
青瞳要辨生鸲眼,紫色须求死马肝。
鼠璞易投荆璞价,请君试买砚笺看。
()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
闲花未零落,心绪已纷纷。
久客无人见,新禽何处闻。
舟随一水远,路出万山分。
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
()
芳草初侵路,青梅已破枝。
雨来鸠逐妇,日出雉求雌。
莽莽江湖远,悠悠岁月移。
老人观物化,隐几独多时。
()
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
梦尽吴越水,恨深襄汉钟。
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
谁即知非旧,怜君忽见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