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时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宋代。舒坦。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山窗未晓闻山乐,可是梅花漏泄春。
中文译文:
《题时觉寺在在堂十二首》
不管霜毛不贷人,
一年旧了一年新。
山窗未晓闻山乐,
可是梅花漏泄春。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觉寺的景象。不管时间如何流转,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觉寺都始终如一地存在。作者通过观察山窗的情景,描绘出了觉寺的岁月变迁与梅花绽放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由四句组成,结构简洁明快。首句“不管霜毛不贷人”,表达了觉寺与时间的无关性,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觉寺依旧存在。接着的“一年旧了一年新”,通过对觉寺岁月流转的描绘,展现出觉寺一年又一年的历史,也暗示了觉寺永恒的存在。第三句“山窗未晓闻山乐”,作者通过观察山窗,表示自己还未能听见觉寺的钟声,这可能意味着作者还没有领悟到全然的宗教体验。最后一句“可是梅花漏泄春”,通过描绘梅花的盛开,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整首诗以觉寺为背景,通过时间的变迁和山窗的观察,体现了觉寺的长久存在和春天的美好景象。作者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觉寺与岁月的对比以及自然界的变化,寄托了对觉寺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
舒坦。
大安门诗。宋代。葛胜仲。飞观横空数百间,强扶衰病一跻攀。非移阊阖从天界,应堕蓬壶自海山。
人月圆 其一。宋代。杨无咎。风和日薄馀烟嫩,测测透鲛绡。相逢且喜,人圆玳席,月满丹霄。烂游胜赏,高低灯火,鼎沸笙箫。一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
哭王长公 其三。明代。佘翔。商风号大壑,惨淡岁星徂。神理绵绵在,仙踪渺渺孤。曲池残雪冷,高馆暮禽呼。惆怅游梁客,重来泪已枯。
赠高黄二子。宋代。陈造。平昔金兰契,过逢意自饶。乘闲无窘步,命笑有嘉招。翠敛歌眉黛,红生醉颊潮。归骖众惜夜,小待玉笙调。
菩萨蛮·暗潮清涨蒲塘晚。宋代。张孝祥。暗潮清涨蒲塘晚。断云不隔东归眼。堂上晚风凉。藕花开处香。夜航人不渡。白鹭双飞去。待得月华生。携筇独自行。
答董子元太学。明代。皇甫汸。山居寂寞谁相问,海内交游半不通。双鲤将心传夜月,一帷垂老闭春风。新城闻鹤因兵后,往事看花若梦中。情忝通家生校晚,思君惜未见嵇公。
金陵怀古。清代。顾珵美。秦淮原接大江流,绮阁还临白鹭洲。五马旌旗曾北渡,八公草木护南州。夜寒玉漏严城雨,月满铜驼故国秋。江左繁华零落尽,几时王谢更重游。
送鄜州节判任元老罢任东归二首 其一。元代。朱自牧。长途冰雪岁峥嵘,客里那堪送客行。万里归心应接淅,一尊别酒且班荆。春生汶水庭闱近,人去雕阴幕府轻。欲仗征鸿寄消息,地寒不肯过边城。
近诗殊少閒行绿阴下喜成杂言以自勉继此当日。宋代。张镃。去冬诗绝稀,作意待好春。春至病始甦,强赋情少真。梅花到海棠,不过数十首。其间岂无兴,有笔慵开口。繁逢风日美,心醉人不知。林间行若狂,藉草或移时。芳花倏扫踪,转作满园叶。油然翠欲流,剪若阴初叠。老夫爱深处,穿树开生路。香不是风香,吹来复吹去。扶筇仰面看,青子枝间团。引客任摘尝,庸讵疑整冠。閒来坐根石,远望浑无隙。大似天女机,重重绿萝织。黄蜂恐我嗔,拟住退逡巡。向夏吟更懒,却防蜂笑人。从今当健走,古囊勤抖擞。莫作苍蝇鸣,常如狮子吼。
游碧落洞。明代。陈履。碧落传闻久,兹来列彦同。草沾游士屐,台挹大王风。一涧流元始,双崖凿混濛。天然自奇绝,不惜五丁功。
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