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藏。宋代。释文莹。达者性不晦,练形重入胎。一元真璞在,三指旧山来,流俗见去住,法身无往回。昔经行道院,香拨一星灰。
《三生藏》是宋代释文莹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达者本性不昏暗,修练身心需重回胎腹的思想,以及返本归真的信念。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达者性不晦,
练形重入胎。
一元真璞在,
三指旧山来,
流俗见去住,
法身无往回。
昔经行道院,
香拨一星灰。
诗词的意思是: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其本性不会被迷惑。修行者需要再次回到胎儿时期来净化身心。原始纯粹的本质一直存在,过去的心结都会消散而来,世俗的名利逐渐离去,修行者的法身是不会有所退缩的。昔日经历过修行的道院,已经在审自身中净化。
这首诗词通过使用象征和修辞手法来传达其意思。达者性不昏暗的意思是,真正明悟的人在追求佛理的过程中,自身不会受到外界干扰而迷失。练形重入胎则是说修行者需要深入自己的内心,彻底净化身心,从而达到超越肉身和物质的境界。一元真璞在表示每个人原本都拥有纯粹的本性和无限的潜力。三指旧山来则暗示着过去的经历和心结会被解脱和拂去,实现心灵的解放。流俗见去住表达了诗词中的修行者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喜怒哀乐,对名利和成败的执着都已经放下。法身无往回表示修行者的法身已经过了退缩的时期,愿意不断地前进进化。最后一句讲述了诗词中的修行者曾经在道院修行,经历了种种净化,旨在表达修行的持久性和净化的效果。
这首诗词深入探讨了人性、修行和解脱的主题。通过象征和修辞的手法,诗词通过对自我和追寻真理的思考来揭示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追求。它表达了修行者不断净化自身、回归自性的决心,以及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同时,它也在诗意的层面上向读者们传达了修行的艰难与持久,以及达到觉悟和解脱的重要性。
桃源忆故人。宋代。朱敦儒。西楼几日无人到。依旧红围绿绕。楼下落花谁扫。不见长安道。碧云望断无音耗。倚遍阑干残照。试问泪弹多少。湿遍楼前草。
看花相对数花筹,绮谷偏宜清夜游;欲比酒容来叶底,频疑灯影上枝头。
妆残莲粉精神别,梦入梨云颜色浮。暮霭迷离浑一片,湘帘挂处隐朱楼。
春暮,张鲵渊相国招赏玉楼春,向晚更酌,漫赋 其二。明代。张煌言。看花相对数花筹,绮谷偏宜清夜游;欲比酒容来叶底,频疑灯影上枝头。妆残莲粉精神别,梦入梨云颜色浮。暮霭迷离浑一片,湘帘挂处隐朱楼。
次韵张耕道喜雨见怀兼呈赵宾旸。元代。方回。疲氓多菜色,去守乏棠阴。属虑千峰旱,俄闻六月霖。面滩船欲涩,茗务井还深。香润回瓜圃,声酣起蔗林。炎官初恣肆,道暍稍侵寻。畏日方焦野,油云忽冒岑。此凉甦万病,厥价倍千金。解郡虽逾岁,留家尚至今。田登欣火贱,屋老惧书淋。遥念儿衣醭,兼虞妇灶沈。凄清传古调,忧闷豁烦襟。拭汗紕練帨,搔头断玉簪。却思穿石罅,共坐听泉音。韭脆鲜鳞缕,梅芳煮醖斟。一江同照影,两地隔论心。疑雪佳公子,输君日对吟。
雨霖铃。宋代。王安石。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城西冷叟半忙閒,人道王阳得早还。四望楼台皆我有,一原花竹住中间。
初无狗盗窥篱落,底事蛾眉失锁关。每为朝天三十里,时时惊枕梦催班。
懋宗奉议有佳句咏冷庭叟野居庭坚于庭叟有十八年之旧故次韵赠之。宋代。黄庭坚。城西冷叟半忙閒,人道王阳得早还。四望楼台皆我有,一原花竹住中间。初无狗盗窥篱落,底事蛾眉失锁关。每为朝天三十里,时时惊枕梦催班。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 其五 定两川。明代。胡应麟。定两川,皇图赫赫帝业安。成都破竹万姓欢。壶浆夹道食以箪。西指定军夺前山。夏侯来争馘斩渊。馘斩渊,众大崩,合也弃马亡心魂。操慑首鼠抱头奔。抱头奔,两川一顺,天应人即。皇帝位新万国。
听琴。明代。左国玑。江上弹玉琴,江清有馀音。澄波处处动,惊起鱼龙吟。更觉月华白,况兹寒露深。惟有钟期子,千秋惬素心。
生日魏倅惠三诗 其一。宋代。王炎。四海眼独高,江湖走蹒跚。帝念风霜饱,命之官仙班。刺天纷群飞,政尔衮衮难。鹿挟朱轮去,勇哉支狂澜。
题散兰图花叶狼藉若采而弃之者有松枝竹叶杂之盖戏墨也进士刘仲炯以示余因为赋此。元代。刘崧。曾向深山采蕙兰,佩纫未试忽春残。飘零亦有同心者,莫作寻常斗草看。
小重山·晓起清愁酒盎空。元代。刘秉忠。晓起清愁酒盎空。清愁缘底事、别离中。登临无地与君同。青山色,山外更重重。落尽海棠红。蔷薇新破萼、露华浓。牡丹芳信一帘风。寻幽梦,曾到小园东。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舍。唐代。陆龟蒙。旋取山上材,驾为山下屋。门因水势斜,壁任岩隈曲。朝随鸟俱散,暮与云同宿。不惮采掇劳,只忧官未足。
舍弟园亭与梁少仲黄汝纶小酌。明代。区大相。为园幽涧曲,向水小亭开。贫有一瓢饮,闲能二仲来。烟霞多旧隐,花树几新栽。高兴林中发,清吟步绿苔。
题云台观。宋代。韩琦。仙掌峰前羽客家,玉虚宫殿倚云霞。最高顶上谁曾到,得见莲开十丈花。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三十六。明代。宋应星。子孙贤否性相成,作法毋凉尽我生。遗嘱絮烦临疾病,何曾片语耳根迎。
北山广智大师,回自都下,过期而归,时率开。宋代。苏轼。渌净堂前鹤,孤栖守竹轩。胸中无限事,恨汝不能言。
贺范安抚上事十绝 其一。宋代。项安世。前肩苏叟后陪朱,父子经筵世已无。谁见诸孙同盛事,槐龙阴下六丝絇。
上元书怀。宋代。司马光。老去春无味,年年觉病添。酒因脾积断,灯为知疴嫌。势位非其好,纷华久已厌。唯余读书乐,暖日坐前檐。
别田进士。明代。李梦阳。子进河上云,我望城中月。不共眼前酒,况乃天外别。白沙乱海曙,黄云下燕雪。后期转超忽,吾将泛溟渤。
村夜二篇。唐代。陆龟蒙。江上冬日短,裴回草堂暝。鸿当绝塞来,客向孤村病。绵绵起归念,咽咽兴微咏。菊径月方高,橘斋霜已并。盘餐蔬粟粗,史籍签牌盛。目冷松桂寒,耳喧儿女竞。开瓶浮蚁绿,试笔秋毫劲。昼户亦重关,寒屏递相映。诗从骚雅得,字向铅椠正。遇敌舞蛇矛,逢谈捉犀柄。无名升甲乙,有志扶荀孟。守道希昔贤,为文通古圣。幽忧废长剑,憔悴惭清镜。只会鱼鸟情,讵知时俗性。浮虚多徇势,老懒图历聘。既不务人知,空馀乐天命。吾家在田野,家事苦辽夐。耕稼一以微,囷仓自然罄。愁襟风叶乱,独坐灯花迸。明发成浩歌,谁能少倾听。世既贱文章,归来事耕稼。伊人著农道,我亦赋田舍。所悲劳者苦,敢用词为诧。只效刍牧言,谁防轻薄骂。嘻今居宠禄,各自矜雄霸。堂上考华钟,门前伫高驾。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小雨静楼台,微风动兰麝。吹嘘川可倒,眄睐花争姹。万户膏血穷,一筵歌舞价。安知勤播植,卒岁无闲暇。种以春鳸初,获从秋隼下。专专望穜稑,搰搰条桑柘。日晏腹未充,霜繁体犹裸。平生守仁义,所疾唯狙诈。上诵周孔书,沈溟至酣藉。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岂无活国方,颇牧齐教化。蛟龙任干死,云雨终不借。羿臂束如囚,徒劳夸善射。才能诮箕斗,辩可移嵩华。若与甿辈量,饥寒殆相亚。长吟倚清瑟,孤愤生遥夜。自古有遗贤,吾容偏称谢。
阮郎归 其一 次韵欧阳公。明代。夏言。小楼临苑对青山。朱门草色闲。隔花时有佩珊珊。秋千杨柳间。新绿暗,乱红残。慵妆低翠鬟。日长春困减芳颜。无人独倚栏。
盖仙山六题 其四 水精石。宋代。王藻。仙留白石显灵踪,化出水精云洞中。一片寒冰清可琢,方员成器任良工。
陪给谏岘山夕酌。明代。陈履。锦瑟瑶尊送夕晖,城头钟漏渐稀微。回车莫怯溪云暗,自有明珠照乘归。
戏答龙泉余尉问禅二小诗。宋代。黄庭坚。翻头作尾掉枯藤,腊月花开更造冰。何似清歌倚桃李,一炉沈水醉红灯。
文监丞出关子东西湖春游倡和且约为重九之游。宋代。王之望。西湖烂醉踏青天,秀句重寻未隔年。已约清樽携九日,要将黄菊荐三贤。深秋风日明寒水,宿雨波澜起画船。佳所葱茏如有待,晓妆浓淡抹非烟。
临江仙(咏藏春玉)。宋代。李之仪。青润奇峰名韫玉,温其质并琼瑶。中分瀑布写云涛。双峦呈翠色,气象两相高。珍重幽人诚好事,绿窗聊助风骚。寄言俗客莫相嘲。物轻人意重,千里赠鹅毛。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宋代。曾黯。蜀人在昔朝京路,斥堠摧颓草木深。马驿锦官俱改辙,兽蹄鸟迹动惊心。生人采捕祠乌鬼,强客椎埋隐绿林。何日五丁开故道,关河北望可沾襟。
哭冯开之先生孤山殡宫二首。明代。于嘉。槜李距钱塘,盈盈一水望。暂归归魄久,短别别魂长。谈屑凋宾座,歌尘冷妓堂。孤山新筑野,明月吊虚廊。
渔父词(其二)。宋代。赵构。薄晚烟林澹翠微。江边秋月已明晖。纵远舵,适天机。水底间云片段飞。
古风其五十二。唐代。李白。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莲社图。金朝。宋九嘉。野鹜家鸡俗好乖,虎溪泉石满尘埃。壮哉砥柱颓波里,惟有渊明挽不来。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五。唐代。朱长文。有德三宗后,无忧累圣间。凤当金粟翥,龙隔鼎湖攀。玉几言犹在,霓旌去不还。园陵饶瑞气,东接永昭山。
刁晾纯挽歌词二章。宋代。曾巩。八十登高步更轻,殷勤爱客是平生。能临缓急敦风谊,不向炎凉逐世情。北岳云烟思抗志,东门冠盖羡遗荣。可怜昨日壶觞地,呜咽唯闻薤露声。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 其三。明代。王鏊。驱车远行迈,中道忽自疑。章甫资之越,无乃非所宜。凉飔撼庭柯,絺绤已凄其。归来洞庭野,茹糗勿复辞。椒兰亦已变,稂莠能无滋。四时纷代谢,彼此各一时。独卧茅檐下,无为浪多思。
游南岳 其五。明代。区大相。南岳有凤皇,托身青云端。音声中律吕,文彩照天门。我行与之遇,徘徊且高骞。问凤何所适,将举向西昆。问凤何所欲,饥食帝东园。自惟耿介性,安能顾丘樊。伟哉凤皇志,待时而奋翻。
上元前二日郑红泉钱百泉约斋汪云壑陈东川过集斋中。宋代。王复。淡宕试镫风,历乱催花鼓。盼春春已来,淑气盎亭午。南荣坐故人,清襟散蘅杜。瓶卉香细浮,幽禽屡窥户。对此景物和,欢言酌芳醑。笋韭愧粗供,厨乏络秀女。笑语粲烛花,暖意尊前煦。惟兹文字交,便拟醉乡侣。中覆暗自欣,战拇纷难数。百斛亦何辞,独醒真徒苦。婵娟月满帘,掩映色殊妩。工巷联臂歌,往来同织组。试教影吟三,未许更催五。狂思买良宵,那辨金如土。
杂诗五首 其二。元代。黄溍。晨起步南园,旭日朗以清。葵花众草中,晔晔敷丹荣。流光非汝私,独尔心自倾。览物有深怀,伫立方含情。
鹧鸪天(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用其韵)。宋代。辛弃疾。梦断京华故倦游。只今芳草替人愁。阳关莫作三叠唱,越女应须为我留。看逸韵,自名流。青衫司马且江州。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
挽赵秋晓。宋代。张孺子。早袖经纶手,归欤卧首阳。可怜心锦绣,不补帝衣裳。禄与名俱靳,身宜寿且康。互乡蒙子洁,闻讣重心伤。
暮春杂咏八首。宋代。曾协。隔岸连平野,邻家背短城。海风无日息,楚水照人清。有子能干禄,全家可代耕,饭余无一事,更觉胜平生。
赠画史艾方师。明代。罗伦。有客貌古须眉苍,灵台倒湛秋天光。运笔通神超顾郑,泼墨无迹齐黄王。为予挥洒一峰亭,雅怀一段何可当。金牛洞府玄云间,分明移来静观堂。观之无厌爱无足,此人此画今无双。变化无穷杳难测,妙无言兮纸一张。行看应诏宾上国,麒麟閤写鸿雁行。
祷富沙。宋代。华岳。十年踪迹淖泥沙,为炷灵香祷富沙。万里无由诣霜阙,一书聊欲为星槎。解骖许我来齐晏,释缚从君问左车。他日横飞上麟阁,行祠当为建京华。
闯王。清代。佚名。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送王县尹之官湘潭。宋代。陆文圭。江亭重执手,雪压暮湖平。台阁逾三载,统歌又一城。遗乡因楚俗,令尹似湘清。别驾余知已,分延吒寄声。
经始兴广果寺题恺法师山房诗。南北朝。江总。息舟候香埠。怅别在寒林。竹近交枝乱。山长绝径深。轻飞入定影。落照有疎阴。不见投云状。空留折桂心。
宿凤凰山上方怀古四首 其一。元代。项炯。夜豁山窗坐泬寥,一尊月下酹江涛。纵横龙尾霜痕断,彷佛虎牙云气高。谁云魂魄犹思沛,细看荃蘅忍反骚。百五十年真梦耳,古槐残蚁黑于毛。
一剪梅 半开红梅。宋代。钱和。岭上江头春信通。已破和风,尚怯尖风。冰心半吐晓烟笼。睡眼初红,笑脸新红。猜杏疑桃总不同。高士眠慵,美女妆慵。更无人处倚帘栊。香浅深中,艳淡浓中。
甲辰仲冬赋呈葵园师 其一。清代。吴庆坻。大道委榛莽,率土无夷庚。群邪狎白日,中馗沸鼯鼪。天步丁艰难,干国求良桢。外咨吾洲俗,上契三代程。讲舍盛兴作,条教一再更。堂堂大国楚,匪独文儒鸣。缅维咸同间,龛难多书生。流风笃忠悱,馀芳扇湘蘅。如何兰渐滫,异说恣纵横。乱苗必恶莠,谁为折其萌。贱子忝持节,擿埴嗟冥行。握枢在宗圣,致用先穷经。畔道文必黜,析疑经始明。但严泾渭别,无召水火争。钱朱企曩轨,历久垂芳声。材薄愧弗任,持禄常屏营。
和颜长官百咏·客路。宋代。朱继芳。侠客千金不称求,途穷相雇问因由。临分脱赠青萍剑,莫荡人间琐碎雠。
月华清。清代。史承谦。别浦云凉,平沙日淡,短亭薄寒初作。筝柱慵调,空忆态奴弦索。玉宇回、千里飞来,风笛唤、一声吹落。谁觉?料不胜清怨,等闲漂泊。可念芳音辽阔。又社燕初归,素书难托。结阵横空,细与玉人商略。送远目,枫树关河,拥愁眠,碧湘楼阁。听却。奈酒醒欹枕,情怀正恶。
缥缈峰。元代。吴镇。洞庭黛色几重重,缥缈维称第一峰。曾上昆崙瞻八极,具区烟水混鸿濛。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唐代。李洞。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
再次交代韵四首。宋代。袁说友。昔夸石廪祝融堆,骤见人家画轴开。坐挹高寒吾愿足,此行似为此山来。
道士彭玄明归三茆。元代。卢琦。道人家住湘江曲,清夜月明摇佩环。出门倒拄九节杖,辞家却入三茅山。开笼放鹤横江去,持钵降龙布雨还。拟共临风吹铁笛,青松白石往来间。
苏幕遮。清代。左锡璇。别离多,欢会少。嘶马秋风,人在斜阳道。盼断塞云无雁到。身不能飞,愿化长堤草。荻花残,梧叶老。不待悲秋,已是愁难了。明月天涯曾共照。梦味阑珊,愁拥秋衾晓。
上苑暮春好,烟雨正溟_。桃蹊冷落无语,嫩绿翳残红。好是翠帡乍展,喜见玉英初坼,裁翦费春工。绰约更娇软,轻扬万条风。
散清馥,翻素艳,照晴空。佳人羞妒,竞把粉质斗芳容。无限恼人风味,别有留春情韵,|<张商英酴醿诗云:“红雨万花供扫迹,玉英一笑独留春。”都付酒杯中。唐制,寒食日内宴,群臣赐酴醿酒。>|极目凭阑久,月影在墙东。
水调歌头(酴醿)。宋代。姚述尧。上苑暮春好,烟雨正溟_。桃蹊冷落无语,嫩绿翳残红。好是翠帡乍展,喜见玉英初坼,裁翦费春工。绰约更娇软,轻扬万条风。散清馥,翻素艳,照晴空。佳人羞妒,竞把粉质斗芳容。无限恼人风味,别有留春情韵,||极目凭阑久,月影在墙东。
遣怀。明代。符锡。中秋节过又重阳,静里人看岁月忙。啼鴂风前悲□木,归鸿天外度微霜。病狂不疗三年艾,心愿空馀一瓣香。但得身康无事日,分投书剑老农桑。
仙岩寺。宋代。张继先。依然仙迹倚岩开,真馆何年竟草莱。今日梵宫方得到,旧时玄鹤也飞来。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禅客夜深能共坐,满窗明月正徘徊。
夏日山居。明代。释古电。清凉谁不惜,林下独携筇。峡径无惊犬,深潭有卧龙。岭头云寂寂,桥畔水淙淙。閒倚石台上,微风吹古松。
代天府曾安抚鹿鸣宴诗。宋代。陈著。笙簧声合隘春风,春在江梅第一丛。月旦姓名光上国,日边步武便南宫。看花自是长安客,对客当如横浦翁。杯酒殷勤相属处,峥嵘头角已争雄。
读唐书二首。宋代。张耒。隋文方混一,自谓垂无疆。安知房之乔,拱立待其亡。哲人妙观世,俗虑固不长。我知蒲柳衰,宁待遘风霜。奇姿终英发,起骖龙凤翔。巍巍贞观绩,千载配虞唐。
草塘春色。宋代。陈炜。柳塘春暖草初生,绿遍江干万里程。彷佛西堂来梦寐,分明南浦带离情。晴连碧汉看无异,翠落苍波染不成。吟得惠连诗句好,秋风台畔寄难兄。
伤春。宋代。华岳。初入京华菊荐香,途中今已过春芳。十年却走万余里,两鬓几粘一半霜。却酒不禁春黯淡,落花愁时月昏黄。不堪夜半归心切,更被杜鹃啼断肠。
蜀驮引。唐代。冯涓。 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伸高九尺。卓女窥窗莫我知,严仙据案何曾识。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忽惊登得鸡翁碛,又恐碍著鹿头关。
答李光丞。宋代。杨亿。豹尾森森拂画簷,久留雕辇阅牙签。字分三豕惭该博,馔费双鸡愧属厌。滥迹缙绅同北枳,草仪对禅待南鹣。相门兰玉裁新句,祇恐京城纸價添。
送春。宋代。白玉蟾。草木从交代,溪山无故新。更斟些子酒,尚是霎时春。雨止莺如怨,花飞柳亦颦。东皇催上印,生怕子规嗔。
从赵崇道求蜀纸五首 其四。宋代。赵蕃。麻纸敷腴色胜银,冷金凝滑倍精神。自馀族类犹多有,王谢名家总绝人。
三五七言。明代。李梦阳。天秋暮,月如素。金窗隔烟纱,花槛流萤度。良人远戍玉门西,谁念空闺玉箸啼。
夏雨。明代。杨慎。微凉生细雨,半夜似新秋。玉轸琴丝缓,金炉香气浮。檐花溅碎滴,地镜俯清流。东阁多閒暇,西池好倡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