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万先辈。宋代。释清壹。归从衡岳此身清,老校群书眼倍明。白屋有田供伏腊,青云无梦到公卿。频挑野菜招僧至,少著深衣入郭行。早岁自嗟行役远,失将诗律问先生。
《寄万先辈》
归从衡岳此身清,老校群书眼倍明。
白屋有田供伏腊,青云无梦到公卿。
频挑野菜招僧至,少著深衣入郭行。
早岁自嗟行役远,失将诗律问先生。
中文译文:
回归衡岳身心洁净,年老时读书眼力加倍明亮。
简陋的房屋拥有田地供奉庙会,不图青云只愿受到君臣的赏识。
频繁地采摘野菜邀请僧人来,少年时着深色的衣服进城行走。
年幼时就感到行走的路途遥远,困惑地向先生请教诗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清壹所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先辈的思念和对自己经历的总结。诗中以清朴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回归衡岳山的生活,强调了自己忠于学习的态度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作者提到自己年老时读书眼力加倍明亮,显示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诗中还提到了作者的生活环境,白屋有田供奉庙会,意味着作者生活简朴但充满精神寄托。而他不图青云只愿受到君臣的赏识,表达了他对社会地位的淡漠态度,只求在公卿面前得到认可和嘉奖。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自己频繁地采摘野菜邀请僧人来,以及他少年时着深色衣服进城行走的情景,暗示了他无论富贵贫贱都能保持初心和态度上的坚持。最后,作者回望早年,自嗟行路遥远,追寻诗律时曾请教过先生却失去了机会,表达了对曾经的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先辈的思念和对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诗中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对名利的淡薄态度和对生活的洞察力,同时也点出了他对曾经失去的机会的后悔。这首诗既是对先辈的敬意,也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和总结,具有深刻而真实的内涵。
飞来峰。宋代。周麟之。西域崭崱群玉峰,悬崖万丈穿玲珑。世人不识真鬼工,夜半躍起随雷风。天与西湖作奇观,嶷然飞堕群山中。海风吹雨万壑暝,往往密有云相通。遥望烟鬟出林坞,重恋面面青莲宇。孤云起石风生泉,游人六月不知暑。世传飞来我亦疑,摩挲苍璧心更悲。当年禁囿山水远,艮岑一石须人挽。无人把酒酹山灵,飞入君王上林苑。
观灯乐行。唐代。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闻笛声送任掾。明代。马治。柳条拂水已堪折,梅花照□如欲言。翻向溪桥成久立,春风吹笛黯销魂。
汉中城楼。宋代。文同。藓径踏层斑,高林古木间。雁随平楚远,云共太虚闲。晚霭昏斜谷,晴阳露斗山。将身就清旷,名路尔何颜。
哭母 其二。宋代。章甫。亡母非如亡父时,曾经问卜亦求医。而今始觉阴阳数,药石无功卦象知。
绮罗香·礼佛。清代。饶芝祥。香水供花,宝光爇炷,一个蒲团趺坐。刬断情根,自理六时清课。搜梵筴、佛号千声,击禅版、斋粮几颗。最难忘、身被慈云,稽首皈依到莲座。松龛自在清净,一任参禅入定,非心非我。绮语消除,肯堕叶娘口过。大解脱、一笑拈花,真圆通、三生结果。问何时、响动风幡,人天同印可。
天香寺。清代。邹云城。天香何似木樨香,香雨溟濛下石床。说与道人浑不解,倾翻银汉桂为浆。
画鹅儿。宋代。李之仪。声里生涯壳外天,天真虽判尚茫然。只应未解长依母,每向沙头独自眠。
和景仁之什。宋代。韩维。美疢随冰释,微阳应律生。严风散余燠,密雪暗深更。预喜衔杯集,当期策杖行。知公有新庆,金奏动皇情。
题长安壁主人。唐代。张谓。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出郊。宋代。张孝祥。楚雾侵衣润,湘江到眼明。春连岳麓寺,花满定王城。佳客真如此,天公却不晴。空濛殊可意,沙湿马蹄轻。
临岐钱别。宋代。文天祥。圣恩优许力求田,把酒临岐钱一杯。台阁是非远已矣,乾坤俯仰愧何哉。竟追范蠡归湖去,不管胡儿放马来。强圉倘殷如孔棘,也应定策救时危。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 其三 破砚。元代。萨都剌。巨璞何人凿,磨穿偶至今。系文虚绿润,雨气共玄阴。瓦砾开无异,尘埃积转深。明光几携入,往事复何心。
静节轩二首 其二。宋代。孙觌。莲叶平铺塘水满,栋花半落渚风清。无言独立苍茫里,更听黄鹂一两声。
鹊踏枝。五代。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