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山灵岩寺。宋代。钱昱。杉松满寺廊,栏槛倚高冈。郡郭晓云漠,禅斋春草长。涧青连竹色,山静带茶香。更有名僧在,茅庵住上方。
升山灵岩寺
杉松满寺廊,栏槛倚高冈。
郡郭晓云漠,禅斋春草长。
涧青连竹色,山静带茶香。
更有名僧在,茅庵住上方。
译文:
升山灵岩寺
杉松树林充满了寺院的走廊,栏杆倚依在高山之上。
县城的郊外晨云漫漫无边,禅斋里的春草茂盛。
涧泉清澈碧绿与竹子融为一色,山静谷幽充盈着茶香。
还有一位著名的僧人,住在茅庵的上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升山灵岩寺的美丽景色和僧侣们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描绘杉松满寺廊以及高山之上的栏杆,展现出寺院环境的宁静和山林的壮美。同时,诗中还提到了晨云漫漫的景象,给人一种郊外的宁静和祥和之感。禅斋里的春草茂盛,说明了僧人们修行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诗中涧青连竹色,山静带茶香表达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山林与茶文化的交融。茶香既可以带来舒适的气息,也是禅宗修行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山静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们寻求修行的宁静和平静的内心。
最后,诗中提到了“更有名僧在,茅庵住上方”,这句话让读者感受到该寺院有名的僧人的存在,进一步衬托了整个寺院的庄严和精神世界的高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升山灵岩寺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然与修行相融合的宁静与平和之美,以及僧人们在这片祥和的环境中修行的生活。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唐代。李乂。诘旦行春上苑中,凭高却下大明宫。千年执象寰瀛泰,七日为人庆赏隆。铁凤曾鶱摇瑞雪,铜乌细转入祥风。此时朝野欢无算,此岁云天乐未穷。
卧疾叙意诗。南北朝。王秀之。贞悔不少期,福极固难豫。疾药虽一途,遂以千百虑。景仄念徂龄,带缓每危曙。循躬既已兹,况复岁将暮。层冰日夜多,飞云密如雾。归鸿互断绝,宿鸟莫能去。辍我丘中琴,良由一嗟故。隐沦迹有违,宰官功未树。何用揽余情,恨恨此故路。岂言劳者歌,且曰幽人赋。
如梦令。宋代。朱敦儒。好个中秋时节。莫恨今宵无月。岩壑一灯青,寒浸水香留客。留客。留客。相对无言无说。
秋怀五首简陈巽叔徐伯老。宋代。王炎。西风脱数叶,木末秋有声。团扇内箧中,肃肃庭户清。公退颇无事,解衣坐车荣。本乏霄汉心,未断丘壑情。日月不肯留。夺我双鬓青。陈编堪解颐,凉夜亲短檠。
和冯员外秋日上陵。明代。魏允中。青山一望松楸地,紫禁遥分剑佩行。断壑有云犹捧日,高陵无树不沾霜。遗弓欲洒千秋泪,荐食频修八月尝。向来多宠渥,不应西署老冯唐。
昌国君。明代。李东阳。齐城下,即墨守。燕将代,昌国走。卑辞累使招不归,臣心上有先王知。先王知,心独苦。义君臣,邦父母。当时誓死却齐封,更忍还兵向燕土。终不似信要刘胥报楚。
姑苏八景五言古有序 其一 支硎。明代。邓云霄。支公固好禅,何事偏爱马。至今饮马处,春水潺潺泻。王生立佳城,近在马涧下。因悟无生法,四大皆幻者。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八月十五日斋宫对月。宋代。欧阳修。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摇。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垅苗。庙荒阴磷出,苑废露萤飘。斋馆心方寂,秋城夜已遥。清谈对元亮,琼彩映萧萧。
独坐有怀往昔复次前韵 其二。金朝。段成己。快饮休嗔急管催,昔人不饮已成灰。转头晚景无多子,屈指春风又几回。拨闷直须烦曲蘖,和羹宜且买盐梅。莫言两手浑无用,花下犹堪把酒杯。
桂花五律。近现代。谭嗣同。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香满随云散,人归趁月明。谁知小山意,惆怅遍江城!
登白岳。明代。陈侯周。白岳峰头翠色环,倚天楼阁有无间。岩泉作雨寒潭静,古树眠云石洞閒。贝阙晚烟浮远黛,玉炉朝霭绕前山。天门咫尺苍茫外,谁得清风纵往还。
新秋同唐古遗须竹游钟武故城归坐小轩夜语四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荆榛苍浅古城秋,脉脉蒸江碧玉钩。野旷天低飞鸟度,不知何处吊孙刘。
杂兴 其十二。明代。邱云霄。閒行散幽襟,徘徊登平阜。纵睫追游鸿,矫翼淩穹搆。感此幻中缘,拂衣蹑轻飘。真风久已颓,伪习日相授。古人安期佺,谁云不可及。
十载京尘扑面红,角巾常恐后诸公。陶潜此日方知是,徐邈当年也号通。
近海溪塘鱼并美,中天楼阁栋俱隆。相期甚愧先生厚,无复郊亭七日龙。
姚絅庵示读近报及和叶竹窗二首次韵奉答并寄竹窗 其一。明代。顾清。十载京尘扑面红,角巾常恐后诸公。陶潜此日方知是,徐邈当年也号通。近海溪塘鱼并美,中天楼阁栋俱隆。相期甚愧先生厚,无复郊亭七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