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愤吟十三首。宋代。高斯得。强买民田自噬肤,大家破尽为催租。几多怨气冲霄汉,天欲无诛可得乎。
《孤愤吟十三首》是宋代诗人高斯得创作的一组诗作。这组诗作以生动而悲愤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在土地被强制购买后的困境和无奈。下面是对这组诗作的分析,包括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孤愤吟十三首》中文译文:
孤独愤怒地吟唱十三首
诗意:
这组诗作表达了农民在土地被强制购买后所面临的困境和愤懑。农民的土地被大家族或官府以强买的方式夺走,他们为了支付租金而贫困潦倒。农民们的怨气冲天,但他们却无法寻求正义和救济,感到无助和绝望。
赏析:
这组诗作以悲愤的情绪揭示了宋代农民的苦难和无助。高斯得运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直接表达了农民被剥夺土地的悲痛和愤怒。他通过描述农民们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于土地被夺走的无奈和愤懑,展现了社会不公和权力滥用的残酷现实。诗中的怨气冲霄汉,传达了农民们心中的愤怒和不满,而诗末的质问“天欲无诛可得乎”,暗示了农民对于寻求公正和救济的渴望,却无从奈何。
《孤愤吟十三首》以其悲愤的情感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将读者带入了宋代农民的困境中,引发了对社会不公和权力滥用的深思。这组诗作在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高斯得对农民遭受不公待遇的同情和关注。这些诗作充满了激情和反抗精神,使人们对历史上的社会问题和农民阶层的处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高斯得。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奉和临渭源应诏诗。南北朝。薛道衡。玄功复禹迹。至德去汤罗。玉关亭障远。金方水石多。八川兹一态。万里导长波。惊流注陆海。激浪象天河。鸾旗历岩谷。龙穴暂经过。西老陪游宴。南风起咏歌。庶品蒙仁泽。生灵穆太和。微臣惜暮景。愿驻鲁阳戈。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五。魏晋。嵇康。穆穆惠风。扇彼轻尘。奕奕素波。转此游鳞。伊我之劳。有怀遐人。寤言永思。寔钟所亲。
洪芳洲养疾山中惠访草堂因而留馆。明代。王慎中。袅袅桂树枝,凉风日将变。生色难久留,华光苦流转。夫君如不来,何以慰偃蹇。今夕良何夕,悠然适我愿。片云本在山,出岫亦游衍。吾园虽芜没,物气皆疏远。以兹城郭深,岂必山林善。开轩散烦促,凭楹息步践。新飙起草头,白月浮池面。萧间秋正初,徙倚夜方半。君自所好殊,疵吝何足眷。
菩萨蛮 其二 题菖蒲佛手柑画幅。清代。陈去病。安期已服如瓜枣。麻姑未见舒长爪。钩弋拟前身。鬖鬖绿鬓匀。青瓷宜供养。配以仙人掌。才尽笑江郎。文章妙吉祥。
秋日过子问郊居二首。明代。王伯稠。叶舠百转入幽溪,灌木苍藤夹岸迷。一缕炊烟小犬吠,柴门忽出竹丛西。
旅馆。宋代。朱继芳。仆行方请息,旅馆复相招。小市三家聚,前村五里遥。茅柴侵熟饮,松叶生凉烧。犹有斜阳在,行吟忽断桥。
山中。宋代。陈与义。当复入州宽作期,人间踏地有安危。风流丘壑真吾事,筹策庙堂非所知。白水春陂天澹澹,苍峰晴雪锦离离。恰逢居士身轻日,正是山中多景时。
仲冬之初家弟诚之自芹溪得红梅数枝作三诗以见意夜归枕上次韵简山中二三子 其一。宋代。段克己。十月梅花春未知,竹閒璀璨出斜枝。耐寒巧作新妆面,绝胜含章檐下时。
一题白马馆。唐代。王圭。白马荒原非路歧,征夫未起雪侵肌。雁思水国犹南翥,人在冰天更北驰。狂吹欲号沙四作,冻云无赖日西垂。平生可是嗟行役,一对胡觞亦自嗤。
归后遣书问讯李敷文。宋代。戴复古。闻说营新第,无从贺落成。门庭山水色,楼阁管弦声。海内二三杰,胸中十万兵。宁为一区计,不使九州平。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饮和王晋卿。宋代。苏轼。屋雪号风苦战贫,纸窗迎日稍知春。正如薝蔔林中坐,更对芙蓉城里人。昨想玉堂空冷彻,谁分银榼送清醇。海山知有东南角,正看归鸿作小颦。
再登垂虹亭三首。宋代。杨万里。长年三老不须催,且据胡床未拟回。白昼惊人星满地,日光碎处万波来。
浣溪沙(四之三)。宋代。张纲。象服华年两鬓青。喜逢生日是嘉平。何妨开宴雪初晴。酒劝十分金凿落,舞催三叠玉娉婷。满堂欢笑祝椿龄。
怀归篇七月十六日作。清代。郑孝胥。士人坐为仕宦牵,出疆载质可笑人。毕生号呼冒忧患,苦用志业戕天真。十年养气如磨剑,正欲一斩世事缠。玉人雕斲岂受教,服膺孟氏在此言。荷戈戍边非所学,事急无人谬使前。来时斗米值千钱,今日郊原闻管弦。举头秋月三回圆,知我怀归心勃然。欲去则去谁能援,黄鹘身微亦摩天。回看帝座黯孤悬,江湖揽袂空汍澜。
再和四首。宋代。刘克庄。伏阁何其壮,登舟得许哀。人多称快者,上岂少恩哉。恶草毋留种,夭桃不待媒。九重方远佞,宁放郑詹来。
许侍郎挽诗。宋代。魏了翁。近事君知不,王心莫与宁。融风薄台里,秋雨暗前星。鸿集稻粱少,虎嗥川俗腥。人才关世道,斂涕为公铭。
金山寺。元代。张昱。六鳌捧出法王宫,楼阁居然积浪中。门外鸥眠春水碧,堂前僧散夕阳红。杨州城郭高低树,瓜步帆樯上下风。人世几回江上梦,不堪垂老送飞鸿。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九章。唐代。姜晞。灵沼萦回邸第前,浴日涵天写曙天。始见龙台升凤阙,应如霄汉起神泉。石匮渚傍还启圣,桃李初生更有仙。欲化帝图从此受,正同河变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