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鼎州甘泉寺。宋代。范讽。平仲酌泉回北望,谓之礼佛向南行。烟岚翠锁门前路,转使高僧厌宠荣。
《题鼎州甘泉寺》是一首宋代范讽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甘泉寺中观景的情景,并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敬重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平仲(平等的僧人)酌泉(品味泉水)回北望,
称之为礼佛向南行。
烟岚翠锁门前路,
转使高僧厌宠荣。
诗词的意境主要集中在甘泉寺,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绘了自己在寺庙中的经历。首句描述了诗人平等而谦卑地品味泉水,而后面的"回北望"指的是诗人在此时抬头向北望去,表示他在寺庙中礼佛时的心境。通过这样的行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修行的尊敬和敬畏之情。
第二句"称之为礼佛向南行"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解释。诗人认为,品味泉水的行为被称为"礼佛",而且这个"礼佛"的行为是向南行进的,从而强调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
第三句"烟岚翠锁门前路"描绘了甘泉寺门前的景色。烟雾弥漫、山岚蔽日,使得前方的道路变得模糊而神秘。翠绿的山岳将门前的路封锁,增添了一种幽静和庄严的氛围。
最后一句"转使高僧厌宠荣"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赞叹和敬重。这里的"转使"表示高僧的境界使得他对尘世的名利变得厌倦,不再追求世俗的宠荣。诗人将高僧视为修行的楷模,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甘泉寺的景色和表达对佛教修行的敬重,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弃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高僧的赞叹,诗人也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重和崇拜。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比手法,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和思考。
溪斋二首。唐代。齐己。岂敢言招隐,归休喜自安。一溪云卧稳,四海路行难。瑞兽藏头角,幽禽惜羽翰。子猷何处在,老尽碧琅玕.杉竹映溪关,修修共岁寒。幽人眠日晏,花雨落春残。道妙言何强,诗玄论甚难。闲居有亲赋,搔首忆潘安。
次韵曾存之宜舍种竹。宋代。张耒。曾郎风尘表,不似宰官身。吏舍数竿竹,凿池水粼粼。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虚心澹相授,颇似南郭邻。我知王子猷,正是君辈人。
长相思·雨。宋代。万俟咏。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泛歙溪用老杜诗青惜峰峦过为韵 其四。宋代。胡舜陟。草木纷纷落,江山正薄寒。云藏桐子宅,波急沈郎滩。回首家林远,多愁革带宽。青枫知客恨,涂血点林峦。
林栖。明代。筠隐遂。当檐林静立,老屋破从遮。作梵邻听熟,翻经风搅差。地生无种药,瓶活不根花。偶与云同出,归吟任月斜。
七夕。宋代。孔平仲。高列瓜华结綵楼,半空灯烛照清秋。祇应用尽人间巧,更欲远从天上求。
九日南坡兄弟同集。宋代。虞俦。曳杖携壶意颇长,了无风雨破重阳。团栾饤座橙方绿,蓓蕾扶篱菊未黄。醉里茱萸须遍插,尊前鸿雁政成行。持杯快嚼夸强健,只恨双螯未著霜。
养竹成大林。元代。谢应芳。养竹成大林,频年竹生孙。美竹非不多,恶竹亦已繁。群奴为洗之,往哉聆我言。美者慎勿伤,去恶必去根。勿虞尔斧缺,勿惮尔力烦。宿莽荡无馀,清风仍满园。
蝶恋花。元代。张雨。谁道鹅儿黄似酒。对酒新鹅,得似垂丝柳。松粉泥金初染就。年年春雪消时候。一缕柔情能断否。雨重烟轻,无力萦窗牖。试看溪南阴十亩。
凄凄杨柳潇潇雨,悄窗怎禁滴沥。思里传螀,愁边落雁,多少东吴山色。知他恨极。料为我窗前,强鸣刀尺。竟日西风,那堪无寐更邻笛。
黄花开遍未也,花开应笑我,年少难觅。灞上长安,河边渭水,都把韶华暗掷。何人碎璧。尚衰草连天,暮烟凝碧。怕说相思,撼枫喧夜寂。
齐天乐。宋代。柴望。凄凄杨柳潇潇雨,悄窗怎禁滴沥。思里传螀,愁边落雁,多少东吴山色。知他恨极。料为我窗前,强鸣刀尺。竟日西风,那堪无寐更邻笛。黄花开遍未也,花开应笑我,年少难觅。灞上长安,河边渭水,都把韶华暗掷。何人碎璧。尚衰草连天,暮烟凝碧。怕说相思,撼枫喧夜寂。
燕余寄月窗兄三首。宋代。陈著。叶叶征衫来自东,相逢笑语竹窗中。傍人底死催人去,细雨吹凉一夜风。
寄欧阳公。宋代。富弼。 滁州太守文章公,谪官来此称醉翁。醉翁醉道不醉酒,陶然岂有迁客容。公年四十号翁早,有德亦与耆年同。意古直出茫昧始,气豪一吐阊阖风。
祷雨。明代。林光。一滴天飘水,雷车仰疾驱。官僚虽有罪,赤子本无辜。忍见苗将槁,翻愁海亦枯。处高卑合听,万口正号呼。
法驾导引(寿刘侯)。宋代。刘辰翁。儿童喜,儿童喜,献寿摘仙桃。篁峒鸣狐成鬼火,花村买犊卖蛮刀。惟有使君劳。燕山桂,燕山桂,犹带窦家香。月殿一枝金粟满,囊中玉悄捣成霜。和露入霞觞。
和十二兄五首。宋代。晃冲之。渊明诗百篇,无一不说酒。四顾宇宙间,独与此物厚。子云苦家贫,日给或亡有。艰难识奇字,草玄至白首。时时载酒来,尚赖好事友。吾兄斯人徒,性亦嗜醇酎。宁知俗士嫌,益觉儿女孩子丑。孰云醉无度,婉婉春月柳。区区布肉论,迟速成同一朽。但看古圣贤,得如饮者不。
丹棱杨子金挽诗。宋代。魏了翁。气象古君子,渊源朝大夫。里门车下泽,客舍马青刍。霜柏寒逾劲,庭荆老不枯。只愁儿返哺,不及见飞乌。
过黄州。明代。陶安。云窍日光红散缕,山根雾气白浮烟。黄州地暖如春半,不道今朝腊月天。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 其二。明代。王守仁。起坐忆所梦,默溯犹历历。初谈自有形,继论人无极。无极生往来,往来万化出。万化无停机,往来何时息。来者胡为信,往者胡为屈?微哉屈信间,子午当其窟。非子尽精微,此理谁与测?何当衡庐间,相携玩义《易》。
清江道中。宋代。胡琴窗。黑潦妨行役,呼船渡碧湾。春烟数家远,绿树一莺闲。古有难行路,今无僻处山。空馀芳草句,流落在人间。
明皇祀圜丘乐章·雍和。清代。佚名。烂云普洽,律风无外。千品其凝,九宾斯会。禋尊晋烛,纯牺涤汰。玄覆攸广,鸿休汪濊。
山坡羊·冬日写怀。元代。乔吉。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攒家私,宠花枝,黄金壮起荒淫志。千百锭买张招状纸。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遣兴。宋代。陆游。平生与俗马牛风,落魄人间亦未穷。绿绮奏终香缕碧,乌丝书罢烛花红。梦中吴蜀山川近,醉後周秦战伐空。投老飘然君勿笑,也胜鱼鸟在池笼。
西梁山玉女祠。明代。庞嵩。广寒宫殿逼清虚,飞跨西梁最上嵎。一水中分涵石壁,两仪高下亦图书。湖光早幸饶归范,骥足谁希重展徐。拂拂天风到吟腋,恍疑身度雪霜馀。
自题画。明代。徐庸。江湖落魄鬓毛皤,老大归来理钓莎。闲而小舟吹短笛,一声声是太平歌。
黄牛峡祠。宋代。欧阳修。大川虽有神,淫祀亦其俗。石马系祠门,山鸦噪丛木。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送迎神。画船百丈山前路,上滩下峡长来去。江水东流不暂停,黄牛千古长如故。峡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绝无由上。黄牛不下江头饮,行人惟向舟中望。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
漏阁闲签,琴窗倦谱,露湿宵萤欲暗。雁咽凉声,寂寞芙蓉院。画檐外,树色惊霜渐改,澹碧云疏星烂。旧约桐阴,问何时重见。倚银屏、更忆秋娘面。想凌波、共立河桥畔。重念酒污罗襦,渐金篝香散。翦孤灯、伴宿西风馆。黄花梦、对发凄凉叹。但怅望、一水家山,被红尘隔断。
拜星月慢·漏阁闲签。宋代。陈允平。漏阁闲签,琴窗倦谱,露湿宵萤欲暗。雁咽凉声,寂寞芙蓉院。画檐外,树色惊霜渐改,澹碧云疏星烂。旧约桐阴,问何时重见。倚银屏、更忆秋娘面。想凌波、共立河桥畔。重念酒污罗襦,渐金篝香散。翦孤灯、伴宿西风馆。黄花梦、对发凄凉叹。但怅望、一水家山,被红尘隔断。
立春三绝句 其一。宋代。周紫芝。暖风融雪晴方好,春意催年老自悲。故国未归空有梦,梅花欲动又题诗。
访吴元鼎如村五首。宋代。韩元吉。昔年曾叹马相如,才气飘飘赋子虚。未怪家贫徒四壁,先生四壁僦人居。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宋代。梅尧臣。参差绿柳上,撩乱黄鹦飞。失意暂时屈,独嗟千里归。淮船行欲驰,江鮆去应肥。谢朓吾乡守,欣欣见彩衣。
深秋感怀。清代。多敏。西风将夜气,秋夕一何长。月渡鹅儿水,诗吟燕子霜。衣轻妨砌露,帘细隔炉香。萧瑟芙蓉渚,离怀感欲伤。
对雪和子厚弟四首。宋代。王之道。冻云不成雨,巧作白玉霙。寒光僭晓色,报我东窗明。起来拨残火,暖酒手自倾。多谢麴居士,於人殊有情。
吕司空挽词三首。宋代。苏辙。少年轻富贵,一意在诗书。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余。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将相家声近,勋名晚岁隆。给扶安旧德,赐府压群公。不见弥缝迹,空推翼戴功。山公旧多可,寒士泣清风。罢郡来清颍,微官忆宛丘。颓垣那可住,隐几若将休。复起民欣愿,全归天不留。世间反覆手,有德竟无忧。〈公罢颍州,退居于陈,辙为陈学官,时请见焉。〉
西陵遇风献康乐。南北朝。谢惠连。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临津不得济,伫檝阻风波。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