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花翁冬日三诗

次花翁冬日三诗朗读

这首诗词是《次花翁冬日三诗》,作者是宋代的杜范。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心天理两相关,
无奈花翁尽日闲。
丽服靓妆纷拜节,
弊衣短策自怡颜。
已闻瞥尔寻幽去,
又见陶然向市还。
住世世尘尘不染,
梅花好处即孤山。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人心和天理之间的关联的思考,以及与花翁的相遇和一些日常场景的描写。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诗人表达了梅花独立高洁的品质,以及自己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与天理之间联系的思考。人心和天理的关联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这里作者通过对花翁的描写,暗示了人们在世俗纷扰中远离天理,与自然和宁静疏离的现象。丽服靓妆、拜节等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了喧嚣繁忙的世俗场景,而弊衣短策、自怡颜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瞥尔寻幽和陶然向市,这种对独立自主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是诗人的心声。瞥尔寻幽表明诗人希望远离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而陶然向市则显示了诗人希望在繁华市场中保持自我,不受世俗的影响。

最后两句"住世世尘尘不染,梅花好处即孤山"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它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尘世中保持清雅高洁的心态,不受纷扰的影响。梅花作为中国文化中的象征,被用来表达独立、高洁和坚强的品质,也与孤山相联系,寓意着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人心、天理、花翁和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独立自主、追求宁静和清雅高洁的生活态度的思考和追求。它既批判了现实世界的喧嚣繁忙,又赞美了梅花独立高洁的品质,具有深远的哲理和审美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杜范朗读
()

猜你喜欢

记曲香名月里传。珠吭风约绕花圆。暗抛歌豆,红破第三弦。

艳拍重商秋玉谱,新题细品瘦金笺。井华清处,不数柳屯田。

()

伐木丁丁澜谷春,行歌落日见樵人。青山重叠自今古,黄鸟嘤鸣如主宾。

清响有时谐雅调,语言随意出天真。画船檀板西湖曲,何似林泉乐在民。

()

司农论议朝端重,副相声名辇下闻。岂意尚烦西顾策,翻教暂领朔方军。

河边远道人千里,天外乡书雁几群。到日关城春色早,李陵台畔柳纷纷。

()
卧闻急雨吹风颠,吾家泊船若个边。
此怀自足滋白发,况复哦诗浑废眠。
欲呼杯酒慰枵腹,童奴告我尊空然。
()

散发南楼夜,翛然披素襟。
蛩声依草际,萤火落墙阴。
老破当年梦,秋生久客心。

()

仪台铁表冠龙尺,上刻横文晷度真。中国失传求远裔,犹于回纥见斯文。

()

丁巳之春,我来沪渎,喜遇西园。念当日闻声,有如日下,今朝高会,竟在云间。

江薛才华,庾徐藻采,所著佳文是偶言。笺题外,有吹蓬小令,折竹新篇。

()

香径泥融燕语喧,彩槛风微蝶影翩。飞絮擘香绵,娇莺时啭,惊起绿窗眠。

()

使节翩翩去不回,九重闻讣亦兴哀。和羹未尽盐梅用,清庙方求栋宇材。

佳传岂无良史述,甘棠应有后人培。褒崇更锡翔鸾诰,千载荣光照夜台。

()

泉上新台紫翠环,暮春修禊俯潺湲。
汉流尚带桃花水,云气初披杏子山。
柳絮轻扬晴日暖,竹光不动午阴閒。

()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

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

烘堂绕坐满儿孙,膝下灯前酒一尊。共愿金吾严禁夜,石壕不复夜敲门。

()
翩翩弓之张兮,其亦弛则藏兮。
惟此乘马,不秣而驾。
惟彼乘驹,不驾以刍。
()

上将秉神略,至兵无猛威。三军当严冬,一抚胜重衣。

霜剑夺众景,夜星失长辉。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

()

万蕊千葩枉自奇,海棠临牖独专姿。今人尽仗繁枝叶,国色纷纷却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