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读书堂

荆公读书堂朗读

《荆公读书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崔复初。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树秋风啼老乌,
钟山猿鹤近何如。
六经不载青苗法,
不识当时读甚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荆公的读书人。秋天的风吹动着一棵树,老乌鸦在树上啼叫,这景象使得荆公感到孤寂和凄凉。荆公的居所靠近钟山,山上有猿猴和仙鹤出没,它们与荆公相伴,但与荆公内心的孤独相比,它们的存在仿佛微不足道。荆公自认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但他对于经典六经中的青苗法一无所知,也不了解当时的读书之道。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荆公内心的矛盾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人在学识和修养上的困惑和苦恼。诗中的秋风、老乌、钟山、猿鹤等形象都富有意境,给人以深邃的感受。荆公作为一个读书人,面对着自己的无知和对经典的不了解,感到孤独和困惑。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抒发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于自身不足的自省。

这首诗词并没有直接点出荆公的困境所在,而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比,将读书人的内心矛盾和困惑表达出来。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知识与修养的追求,以及在知识面前的无奈和自我反省。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思考的空间,引发读者对于读书人的责任和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乱枫裹江浦,遗叟步拾秋。往事不可诉,欲语生百忧。

河山倏破碎,耄眼识其繇。有云来渰浥,视我同悠悠。

()

社鼓神鸦,春分前后,七番谁信花风。洗根何处,移植竹溪中。

寒意犹笼锦障,苍烟外、疏雨丁东。凭阑唤,黄金带子,陪醉白头翁。

()
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
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
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
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
林塘寒雨后,摵摵下秋棚。
绿已随衰草,黄仍缀断藤。
高枝全见月,低鸟暗窥灯。
不隔东窗晓,幽居爱早兴。
()

二更灵籁起烟萝,高会何妨尽叵罗。肝胆惬时兰气合,芰荷深处玉人多。

尊开北海还招客,兴极南楼漫放歌。不是因君拚一醉,白云明月奈秋何。

()

敲推未了死文章,冷煖难餐日月芒。认定一抔才是土,梦回深夜总如霜。

血流杜宇三春尽,影结鸰原两翼长。蓬窦不须删蔓草,观空时或发幽香。

()

苍山蜿蟺蟠九龙,石泉混混流其中。下灌吴田数千顷,泽物岂止煎茶功。

支分馀润及草木,松杉枯柏青蒙茸。只今无锡天下济,锻冶不复炎烟红。

()

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闻道兰山战,相邀在井陉。

屡斗关月满,三捷虏云平。汉军追北地,胡骑走南庭。

()

人生贵自处,劳劳欲何为。岂不怀丰功,动静宜知时。

尔年五十四,百岁半过之。年年徇土木,日日计度支。

()
乌皮几净映莓苔,卧病柴扉昼不开。
庭树叶齐花尽落,屋梁尘动燕初回。
黄金散后青山在,三径荒时二仲来。
借问一尊留茂苑,何如并马向燕台?
()
东上高山望五湖,雪涛烟浪起天隅。
不知范蠡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
()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献天帝。
()
八珍较半菽,丰悴岐两端。
志士傃所逢,心泰体亦安。
李侯贫食粥,吾独於此观。
灶妇不余颦,邻券有后还。
()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
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
()

交情不在久,还有白头新。雨础知同气,斤墁丧若人。

薰焚虽有限,玉折岂无因。世事都如此,苍天何不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