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山。明代。董渊。势凌筹谷接苍苍,十二交龙绣作裳。虎豹关中千树色,凤凰池上万花香。白云路隔青云暮,金涧泉通玉涧凉。圣代君臣忻际会,安知磐石镇无疆。
《太常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董渊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势凌筹谷接苍苍,
十二交龙绣作裳。
虎豹关中千树色,
凤凰池上万花香。
白云路隔青云暮,
金涧泉通玉涧凉。
圣代君臣忻际会,
安知磐石镇无疆。
诗意:
《太常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圣代君臣欣逢盛会和国泰民安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第一句“势凌筹谷接苍苍”,描绘了山势高耸,连绵起伏,使人感到壮丽的苍茫之感。接着,“十二交龙绣作裳”,形容山势如龙,宛如绣裳一样华美,给人一种庄严而华美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虎豹关中千树色,凤凰池上万花香”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虎豹关是指山中峡谷处的景色,千树色指峡谷中参差而立的树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景色。凤凰池则是山中的一处池塘,池上万花香形容了花朵的繁盛和香气缭绕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白云路隔青云暮,金涧泉通玉涧凉”描绘了山中的环境。白云路和青云暮表示山中白云弥漫,形成了迷蒙的景象,金涧泉和玉涧凉则是描绘了山中清凉的泉水流淌的景象。
最后两句“圣代君臣忻际会,安知磐石镇无疆”表达了作者对圣代君臣欣逢盛会和国泰民安的期望。磐石是指坚定不移的支持和保护,镇无疆则表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圣代君臣和国家繁荣的祝福和向往,展现了作者豪情壮志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董渊,董岗乡(今合肥市肥西县)人,明代正统年间饥荒,出谷千石赈济灾民,官府为之立碑褒奖。其子董正曾任江西安远知县。...
董渊。董渊,董岗乡(今合肥市肥西县)人,明代正统年间饥荒,出谷千石赈济灾民,官府为之立碑褒奖。其子董正曾任江西安远知县。
别业杂诗四首 其三。明代。王慎中。旭日照春山,山春物色妍。鸟声多在竹,花气欲成烟。薜长新脩路,池深旧引泉。佳时将静处,人意自悠然。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宋代。张辑。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宴春台(追和张子野韵赠陈德甫侍儿)。宋代。王之道。翠竹扶疏,丹葵隐映,绿窗朱户萦回。帘卷暇须,清风时自南来。题舆好客筵开。俨新妆、深出云街。歌珠累贯,一时倾坐,全胜腰雷。金猊袅碧,玉兕浮红,令传三杏,情寄双梅。楼头漏促,笼纱暗落花煤。锦里遗音,忆当年、曾赋春台。醉蓬莱。归欤无寐,想余韵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