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塔。宋代。陈贵诚。旧到乌回寺,相迎识短筇。重来已无迹,今去欲安从。春晓空啼鸟,岩枯吼夜龙。诸天围绕处,重听一楼钟。
《禅师塔》是宋代诗人陈贵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旧到乌回寺,相迎识短筇。
重来已无迹,今去欲安从。
春晓空啼鸟,岩枯吼夜龙。
诸天围绕处,重听一楼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陈贵诚访问乌回寺的情景。诗人曾经多次来到这座寺庙,与寺庙的僧人们相互熟悉。然而,回到这里时,发现旧时的痕迹已经消失不见。尽管如此,他仍然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舒适。在清晨的春天,只有孤零零的鸟儿在鸣叫,夜晚的岩石上回荡着龙的嘶吼声。然而,无论如何,他仍然期待在这座寺庙的周围,再次聆听到楼上的钟声。
赏析:
《禅师塔》通过描写诗人访问乌回寺的经历,抒发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感受。
诗中的乌回寺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代表着宁静和心灵的栖息所。诗人曾经多次到访这座寺庙,与僧人们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然而,当他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旧时的痕迹都已经消失,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变迁的无情。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诗人以春天的清晨和夜晚的岩石作为描写环境的背景。清晨的鸟鸣声孤寂而凄凉,夜晚的岩枯回荡着龙吼声,给人一种寂静而又神秘的感觉。这种对自然的描绘,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再次聆听到楼上钟声的心愿。钟声在佛教寺庙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可以使人冥想和平静内心。诗人希望通过再次聆听钟声,找到自己内心的安宁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追求的渴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对内心状态的表达。它让读者在感受到寺庙的沉静和自然的宁谧之余,也引发对自身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次韵馈岁。金朝。刘从益。亲朋饷无时,邻里欢有佐。况当岁之终,可以具百货。礼意各示勤,手段不妨大。我贫无往还,闭户但高卧。藜羹且充肠,珍味不登坐。犹胜许文休,衣食出马磨。自非扬子云,载酒何人过。空吟馈岁诗,自歌还自和。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七。金朝。杨奂。仁寿生辰节,君王进玉卮。寿棚兼寿表,留待北还时。
送姚秀才归桃源。明代。陶安。客路随身一束书,凌云气似马相如。孤灯江馆厌红粟,三月淮乡多白鱼。遇世岂容淹楚璞,到家唯喜奉潘舆。桃源雨霁春如锦,更望琼林欲驻车。
漾花池。宋代。徐蒇。咽咽声残吐水龙,玉炉烟断宝樽空。窗前尽日无人到,只有荷花满意红。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日日花光乱酒光,青帘绿树映红妆。今年幸得元戎伴,三到钟山共草堂。
闻警。明代。王稚登。交河十月水潺潺,虏骑秋高过黑山。六郡平时元近塞,一夫谁个可当关。云中太守须重起,日逐贤王未肯还。空抱平胡二三策,书生无计谒龙颜。
崇国寺同王章甫小修看月。明代。袁宏道。凉月白霜阶,光腻平于砥。古木坐寒禽,写影空窗里。牙刀劈沉心,云母熏红纸。茶垆藏古云,一叶寒吹起。角灯抽紫焰,冻花老瓶水。滑波映琉璃,一片冷光死。灰心伴夜弹,寒猧吠行履。
鹊桥仙 寄外。清代。钱凤纶。鸿雁初来,梧桐乍落,正是早秋时节。夜深无计遣愁怀,那更又、灯儿将灭。罗襦慵解,篆烟微烬,无限幽情难说。低徊脉脉少人知,还幸有、今宵明月。
送秀登上人。宋代。释尚能。又负空囊出,都城难久居。西风随雁急,寒柳向人疏。野宿灯分烧,船斋磬动鱼。如逢北来客,应寄社中书。
送龙紫海侍御之秦二首 其一。明代。邹元标。秦川自古帝王州,此日乘骢亦壮游。莫道匈奴今远避,黄沙莽莽使人愁。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宋代。陈普。欲来不解自操持,白日明庭抱爱姬。世降的从何处起,醉眠王母二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