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中四首。宋代。蔡沈。余昔隐屏东,扁舟夹双龙。浩歌碧云间,万壑生清风。群仙幔亭宴,玉女双鬓蓬。夕景落寒岩,照耀金芙蓉。
《武夷山中四首》是一首宋代蔡沈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隐居在武夷山的东边,乘着小舟穿行于两座山峰之间。在碧云之间我放声歌唱,万壑中吹来清风。仙人们在华丽的亭子里宴会,玉女们婀娜多姿。夕阳的余晖照耀在寒冷的岩石上,映照出金色的芙蓉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蔡沈在武夷山的山水景色和自然美景,表达了他对山中仙境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山峰、云雾、清风和夕阳等元素,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和美丽,以及作者在其中的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武夷山的壮丽景色。首先,作者通过自己曾经在武夷山隐居的经历,展现了他对这片山水的亲身感受和熟悉。他乘坐小舟夹在两座山峰之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接着,诗人用浩歌碧云间、万壑生清风来形容武夷山的景色,表达了他在这片山水之中的豪情壮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里的碧云和清风都是自然景观的象征,给人以清新、宽广的感受。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山中的仙境,群仙幔亭宴,玉女双鬓蓬。这里的群仙和玉女是对山中仙境的想象和赞美,给人以神秘、优美的感觉。
最后,诗人以夕景落寒岩,照耀金芙蓉来表现夕阳的余晖照射在山石上的美景。夕阳的余晖给人以温暖、柔和的感受,同时也照亮了金色的芙蓉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通过这首诗,诗人将自然山水和仙境美景融为一体,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武夷山的雄伟壮丽和优美宜人,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愉悦。
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
...
蔡沈。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
乙丑除夕次韵答倦知同年。。陈三立。残客光阴托烬余,接床湖树鸟巢如。三年留命偿磨折,一室何心问扫除。催老杯浇终古恨,移情灯显数行书。杭人认入承平世,爆竹声沉万井庐。
上行杯(与本调不同)。五代。冯延巳。落梅暑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女史咏十八首 其八 女贞木杨氏。元代。杨维桢。守死重闺事不睽,九泉不负陆郎妻。至今坟上女贞木,不受商陵怨鸟栖。
浴罢闲步门外而归。宋代。陆游。两扇荆扉数掩篱,幽人浴罢得娱嬉。南临大泽风来远,东限连山月出迟。沙上无泥藤屦健,水边弄影葛巾欹。径归却就东窗卧,要及蝉声未歇时。
题宋徽宗画鹰。近现代。谭嗣同。落日平原拍手呼,画中神俊世非无。当年狐兔纵横甚,只少台臣似郅都。
次韵李相之观溪涨二首 其一。宋代。洪适。愁霖方注射,骇浪忽冲斜。宿鸟行惊雁,游鱼目失虾。夕波奔析木,春涨过桃花。沸渭今如此,谁乘犯斗槎。
塞上曲 其二。宋代。王称。中夜旄头跃,将军远戍边。碛昏旗影暗,水滑马蹄穿。剑拂秋霜冷,弓弯塞月圆。直须清大漠,万里勒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