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金朝。施宜生。割少诙谐语,分均宰制功。灵只依古树,醉叟泥村童。万里开耕稼,三时顺雨风。行春从此乐,著意酒杯中。
《社日》是宋代诗人施宜生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割少诙谐语,
分均宰制功。
灵只依古树,
醉叟泥村童。
万里开耕稼,
三时顺雨风。
行春从此乐,
著意酒杯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宜人的农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喜悦之情。诗中展现了农民们在社日(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忙碌劳作的景象,强调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功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农村生活和酒宴的向往和欢乐。
赏析:
《社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朴素自然的描写,展示了农耕生活的美好和乐趣。诗的开篇,“割少诙谐语,分均宰制功”,描述了农民们在社日这个特殊日子里,戒除了嬉笑和闲言,全心投入到农耕劳作中,平均分配各项农事工作。这种劳作的庄重和神圣感在“灵只依古树,醉叟泥村童”两句中得到了体现。农民们像灵巧的树木一样,默默地奉献和依附于土地,醉酒的老人和泥土中的农村孩童也成为了这个景象中的一部分,展示了农民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万里开耕稼,三时顺雨风”,描绘了广袤的土地上农民们的努力,他们在春天耕种,希望获得丰收的收获。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之情,感谢雨水的滋润和风的顺利,使农作物能够茁壮成长。
最后两句“行春从此乐,著意酒杯中”,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和酒宴的向往和欢乐。农民们在丰收后,庆祝劳动成果的同时,也享受着美酒的陶醉,将劳动和欢乐融为一体。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的劳作场景和丰收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农耕生活和农民劳动的敬意,传递了对丰收和快乐的向往。
(?—1160)邵武人,原名达,字明望。徽宗政和四年擢第,授颍州教授。钦宗靖康元年走江南。以罪北逃事伪齐。齐废归金,累迁翰林侍讲学士。金完颜亮正隆四年使宋贺正旦,以隐语“今日北风甚劲”及“笔来”暗示金将南侵。使还,其副使告发,被烹死。...
施宜生。(?—1160)邵武人,原名达,字明望。徽宗政和四年擢第,授颍州教授。钦宗靖康元年走江南。以罪北逃事伪齐。齐废归金,累迁翰林侍讲学士。金完颜亮正隆四年使宋贺正旦,以隐语“今日北风甚劲”及“笔来”暗示金将南侵。使还,其副使告发,被烹死。
荆门蒙泉。宋代。刘子寰。 郏石玲珑玉为骨,下有双泉深觱沸。珠泉凝白玉泉碧,含彩扬辉以其物。珠泉灵蚌夜出游,忽惊月色清如秋。一山木叶皆倒影,月轮却在泉间浮。玉泉潜珍閟莫测,木石但观皆润泽。卞和生长此山间,谷邃泉深求不得。泉心缓缓嘘浮珠,泉口急流深满渠。鱼虾蛭蚓不敢狎,始知下有龙神居。老龙动息有常定,朝昏泉涌如潮信。馀波派作九曲流,百折不能违水性。石池数顷琉璃浸,池底金莲铺绿锦。金碧晶荧射眼明,烦襟濯尽生寒凛。上古消沉不可知,唐贤往往已留题。莓苔剥落传师笔,沙砾灭没文饶碑。汴京往昔升平日,北上西来多墨客。东坡诗扁卧蚕书,鲁直门颜生铁画。向来虏寇抄荆门,城郭屋庐俱荡焚。黄头亦恐杀风景,岿然独有林亭存。古称神瀵疑兹是,到处涔蹄无此比。争得山头无戍垒,住向荆门弄泉水。
赠徐彦。宋代。徐积。昔者见君面,记得秋风时。遗我寿阳书,故人情可知。一从西城居,复来南郭住。时时还忆君,不知在何处。
过采石怀李白十首 其十。明代。宗臣。西望匡庐接九华,当年醉色傲烟霞。可怜一片寒江月,犹有千峰护落花。
闻岩起至以诗先寄 其一。宋代。韦骧。宝峰亭下菊鲜鲜,妩媚秋风似可怜。欲摘一枝分玉盏,星轺莫惜屡扬鞭。
马仲高纳姬于冈州载归寿母为赋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大妇中厨事事精,新来小妇但吹笙。今夕多应降王母,侍儿先见董双成。
墓田八咏 其八 虎岭飞云。明代。史鉴。盘盘虎山岗,矫矫虎臣墓。嗣子望飞云,徘徊起思慕。
自浦城进延平。明代。徐渭。溪山孕铁英,怪石穿水黑。马齿漱寒流,冶火融初滴。方艇走石罅,白日飞霹雳。操舟信有神,出入坦然适。以知庖丁者,游刃有馀历。循理称达人,险难亦何戚。
苦雪戏作。明代。袁宏道。十日不曾开木扉,弓风苦欲弄残威。辜他媚媚明明节,只作团团絮絮飞。琴客己闻将鹤煮,诗翁又诉打花稀。山人欲取画中意,故著红衫戴笠归。
次韵袁提学题皇甫真人清虚庵二首。元代。方回。犹忆清虚下云汉,转头劫堑已灰飞。三山恍惚惊鳌动,千岁凄凉望鹤归。风度羡君仙骨莹,年华迫我世缘微。岂无道侣歌招隐,许脱红尘卧碧霏。
鹧鸪天。宋代。谢逸。桐叶成阴拂画檐。清风凉处卷疏帘。红绡舞袖萦腰柳,碧玉眉心媚脸莲。愁满眼,水连天。香笺小字倩谁传。梅黄楚岸垂垂雨,草碧吴江淡淡烟。
挽石应之提刑。宋代。孙应时。天姥千年秀,西京万石孙。蝉聊书雁塔,鼎盛说龙门。奋建光前躅,封胡蔼后昆。寝门今日泪,悽断不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