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

社日朗读

《社日》是宋代诗人施宜生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割少诙谐语,
分均宰制功。
灵只依古树,
醉叟泥村童。
万里开耕稼,
三时顺雨风。
行春从此乐,
著意酒杯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宜人的农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喜悦之情。诗中展现了农民们在社日(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忙碌劳作的景象,强调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功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农村生活和酒宴的向往和欢乐。

赏析:
《社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朴素自然的描写,展示了农耕生活的美好和乐趣。诗的开篇,“割少诙谐语,分均宰制功”,描述了农民们在社日这个特殊日子里,戒除了嬉笑和闲言,全心投入到农耕劳作中,平均分配各项农事工作。这种劳作的庄重和神圣感在“灵只依古树,醉叟泥村童”两句中得到了体现。农民们像灵巧的树木一样,默默地奉献和依附于土地,醉酒的老人和泥土中的农村孩童也成为了这个景象中的一部分,展示了农民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万里开耕稼,三时顺雨风”,描绘了广袤的土地上农民们的努力,他们在春天耕种,希望获得丰收的收获。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之情,感谢雨水的滋润和风的顺利,使农作物能够茁壮成长。

最后两句“行春从此乐,著意酒杯中”,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和酒宴的向往和欢乐。农民们在丰收后,庆祝劳动成果的同时,也享受着美酒的陶醉,将劳动和欢乐融为一体。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的劳作场景和丰收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农耕生活和农民劳动的敬意,传递了对丰收和快乐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施宜生

(?—1160)邵武人,原名达,字明望。徽宗政和四年擢第,授颍州教授。钦宗靖康元年走江南。以罪北逃事伪齐。齐废归金,累迁翰林侍讲学士。金完颜亮正隆四年使宋贺正旦,以隐语“今日北风甚劲”及“笔来”暗示金将南侵。使还,其副使告发,被烹死。...

施宜生朗读
()

猜你喜欢

郏石玲珑玉为骨,下有双泉深觱沸。珠泉凝白玉泉碧,含彩扬辉以其物。

()

昔者见君面,记得秋风时。遗我寿阳书,故人情可知。

一从西城居,复来南郭住。时时还忆君,不知在何处。

()

西望匡庐接九华,当年醉色傲烟霞。可怜一片寒江月,犹有千峰护落花。

()

宝峰亭下菊鲜鲜,妩媚秋风似可怜。欲摘一枝分玉盏,星轺莫惜屡扬鞭。

()

大妇中厨事事精,新来小妇但吹笙。今夕多应降王母,侍儿先见董双成。

()

盘盘虎山岗,矫矫虎臣墓。嗣子望飞云,徘徊起思慕。

()

溪山孕铁英,怪石穿水黑。马齿漱寒流,冶火融初滴。

方艇走石罅,白日飞霹雳。操舟信有神,出入坦然适。

()

十日不曾开木扉,弓风苦欲弄残威。辜他媚媚明明节,只作团团絮絮飞。

琴客己闻将鹤煮,诗翁又诉打花稀。山人欲取画中意,故著红衫戴笠归。

()
犹忆清虚下云汉,转头劫堑已灰飞。
三山恍惚惊鳌动,千岁凄凉望鹤归。
风度羡君仙骨莹,年华迫我世缘微。
岂无道侣歌招隐,许脱红尘卧碧霏。
()
桐叶成阴拂画檐。
清风凉处卷疏帘。
红绡舞袖萦腰柳,碧玉眉心媚脸莲。
愁满眼,水连天。
()
天姥千年秀,西京万石孙。
蝉聊书雁塔,鼎盛说龙门。
奋建光前躅,封胡蔼后昆。
寝门今日泪,悽断不堪论。
()
神女音容讵可求,青山回抱楚宫楼。
朝朝暮暮空云雨,不尽襄王万古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