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宋代。孔武仲。暮上高楼听村笛,清风寥寥吹泽国。苍山莽野百战地,美木阴林四时色。浩荡坤乾万里中,风光尽属渔樵客。
诗词《偶书》是宋代孔武仲所作,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偶书》
暮上高楼听村笛,
清风寥寥吹泽国。
苍山莽野百战地,
美木阴林四时色。
浩荡坤乾万里中,
风光尽属渔樵客。
译文:
傍晚登上高楼,倾听村庄里传来的笛声,
清风稀稀落在泽国间吹拂。
苍山莽野是百战的土地,
美丽的树木在阴森的林中随着四季变幻。
广阔的天地中,风景尽归于渔樵之客。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作者站在高楼上,在夕阳下倾听村庄里传来的笛声。清风轻拂,吹拂着泽国的大地。诗中提到的苍山莽野是历经百战的地方,而美丽的树木在阴森的林中展现着四季的不同色彩。最后,作者表达了天地间的广阔景色都归属于渔樵之客,强调了渔樵人在大自然中的质朴与深情。
赏析:
《偶书》通过描述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中的高楼、村笛、清风、苍山、美木等形象描绘了丰富的自然元素,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作者以渔樵客为代表,将天地间的风景归属于他们,表达了对质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酬李文(一作汶)。唐代。耿湋。落照长杨苑,秋天渭水滨。初飞万木叶,又长一年人。贫病仍为客,艰虞更问津。多惭惠然意,今日肯相亲。
朝入清远峡。明代。释今无。翻江朝日丽,迎水峡船摇。草露茸茸滴,飞云淰淰飘。事閒人意好,春急鸟声娇。中岁从兹过,年年换寂寥。
秋日见蝶。明代。朱静庵。江空木落雁声悲,霜染丹枫百草萎。蝴蝶不知身是梦,又随秋色上寒枝。
山阁杂咏 其十一。明代。梁维栋。谁言茉莉香无姿,国色常兼白雪奇。假使温公不喜插,也须笑折两三枝。
张道士山房。明代。储巏。徙倚诗成午照余,仙家宫府半楼居。醉来也有回仙兴,自擘黄柑蘸酒书。
秋怀。宋代。李流谦。悠悠感秋运,肃肃励素节。蟾华度疎棂,兰吹出丛薄。幽虫泣烟莎,微萤映露叶。百哀攻予衷,感此重忉怛。庭闱余斑衣,荒垅已白骨。敬生尚何聊,从死恐亡益。鞠凶天未悔,风急雁序拆。女须冰玉质,眼看没荒域。山换不足邻,何年反尔魄。危肠尽一哭,六月霜凛烈。自从压所怙,残魂慨零落。虚弦已折翮,况此百中镝。人生寄一世,常苦不满百。血气如微流,岂禁沸鼎涸。隐忧谁复诉,任理宽万一。贝叶了诸妄,一真无悦戚。香火有昔缘,从兹事朝夕。
羽甫兄得还旧磬赋此志喜。明代。李之世。孤磬忽云远,迢迢抱韵归。摩挲今再觌,清寂幸相依。灯影摇松月,窗光启曙晖。主人心似水,来去本忘机。
游三洞金盆诸峰绝句二十首 其七。元代。叶颙。岧峣金华峰,苍松凛高秋。仙人坐不成,岁月空悠悠。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吒之讽吟。宋代。程公许。气运有盈虚,品物迭滋耗。人生於两间,谁能长不老。胡为习鲜荣,而独恨枯槁。婉娈儿女态,爱惜容色好。志士竞修名,览镜恨华皓。所念固有殊,达观同一笑。本来真妙明,何有少壮老。芘理非言传,惟心自深造。
春景 池塘生春草。宋代。刘辰翁。满眼成新趣,池塘午梦惊。青春何日到,芳草满前生。縠縠东风起,波波两剪横。翠钿如可拾,仙药不知名。转步玉钩合,几时珠履行。平陂青似海,无处认昆明。
丁巳春夏之交巨浸屡至小民艰食郡侯请诸寓贵。宋代。姚勉。趁晴亦欲强追陪,争奈浓阴墨样堆。燕子才衔春色至,鹁鸪又唤雨声来。从教野草争先长,勒住名花莫浪开。世道而今总如此,竹关深闭且擎杯。
四六八言。明代。李梦阳。五阶风发,蕙花时歇。莎鸡夜鸣衰草,捲帘独望秋月。黄云没万里之关山,使妾空老而凋红颜。
题法云禅院僧。唐代。王建。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钱塘怀古。宋代。柴元彪。 百年朝市旧,登览若为情。落日铜驼陌,东风夹马营。路随荆刺断,城与黍离平。可惜西湖月,烧灯两度晴。
部中杂咏十二首 其八 葵花。明代。陈子壮。宿种多穿砌,高花动压林。枯荣会有族,萧艾本难侵。不用迂回照,争持径寸心。偶惊过夏半,色比故园深。
消息 饮玉兰花下。清代。龚翔麟。红杏犹含,玉兰先试,花下须饮。记得年时,醉眠苔藉,曾被香吹醒。衍波题字,落英调具,最是那回消领。束风里、亭台依旧,酒人却怀朱沈。斜阳渐淡,墙腰一抹,似恋双舞鹤影。优钵罗持,碧琳腴罚,分赋拈险韵。巡檐藓滑,瘦筇扶住,月在剔牙松顶。还拾取、褪苞剪綵,与簪绿鬓。
【中吕】红绣鞋 雪。元代。徐再思。白鹭交飞溪脚,玉龙横卧山腰,满乾坤无处不琼瑶。因风吹柳絮,和月点梅梢,想孤山鹤睡了。 半月泉 凿透林间山溜,平分天上中秋,菱花分破印寒流。沁梅疏影缺,攀桂片云愁,待团圆掬在手。 道院 一榻白云竹径,半窗明月松声,红尘无处是篷瀛。青猿藏火枣,黑虎听《黄庭》,山人参内景。
题周丞相寿沙亭。宋代。项安世。台星入轸照三湘,申画南云作寿乡。太始以来山色在,北流无尽水声长。曾开皇极颁诸福,亲把鸿钧转八荒。却倚虚栏看平楚,野潢闲受济川航。
秋山二首。宋代。杨万里。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城。唐代。李峤。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飞云霭层阙,白日丽南隅。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
买陂塘 新秋有怀旧游。清代。何振岱。有千丝、闲边情绪,楼高倚遍无语。添衣移枕何曾是,气候错晴疑雨。愁伫立。尽思遍天涯,没个伤心侣。■■■■。■■■■■,■■■■,■■■何许。曾游路。小柳鹅黄能舞。停车看日初午。渡江马影圆于笠,诗与淡云来去。回首处。只几簇轻花,簸向风墙暮。江南倦旅。算病过蝉残,魂消雁早,总被相思误。
奉新署中赠冯调冶且以为别 其一。明代。陈邦彦。睽离踰十载,一度故园看。卓异亲承宠,栖迟尚此官。旧游民誉洽,赐履主恩宽。莫漫疑三仕,冰心恁自寒。
次张守韵四首。宋代。刘子翚。促席山堂夜,寒灯吐碎金。酒分邻瓮美,栗爆地炉深。疏懒难堪事,纷华易坏心。自惟贪寸禄,双鬓老侵寻。
君瑞酒来用前韵。南北朝。邹浩。蟾影舞花真窈窕,江风吹竹是伦伶。开壶日月欣浮白,放眼乾坤得倍青。
即事。宋代。苏泂。窗外梧桐树,霜风特地吹。莫轻初下叶,长别所生枝。便有青葱见,应无岁月追。先人移得汝,吾鬓复如丝。
忆江南 其四。宋代。范安澜。江南忆,太息最高峰。今日庄严供佛地,当年歌舞馆娃宫。春梦一场空。
和傅茌山九日秋闱。元代。曹伯启。宦游何所得,岁岁客殊方。驰骛不自已,别离是寻常。资身素无策,遐愧工与商。光景一何速,瞥然度飞黄。瀛州良不恶,复到澄清堂。借问堂中人,生平有何长。梦想枌榆社,披襟坐藜床。晦息存夜气,晨兴玩天光。云胡不归去,老大徒悲伤。秋雨忽开霁,乾坤变清凉。偶于职守外,沿檄监文场。诸生竞葩藻,寸晷何仓皇。藩臣喜扬激,宾筵秩觥觞。秋阳暖慈闱,春风游帝乡。瓶中有红腐,稳慱大官羊。
生查子·秋社。宋代。吴文英。当楼月半奁,曾买菱花处。愁影背阑干,素发残风露。 神前鸡酒盟,歌断秋香户。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
徐天锡归自玉山昌甫以三诗送之后二篇有及予。宋代。陈文蔚。曾共傅岩孙,同坐傅岩石。纪游未抄寄,双梅解相忆。天涯思美人,折花陡岑寂。所幸柱上题,如新未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