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别离

死别离朗读

诗词:《死别离》
朝代:清代
作者:方维仪

昔闻生别离,不闻死别离。
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
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
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
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
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
予生何所为,予死何所为。
白日有如此,我心当自知。

中文译文:
曾经听闻生离别,却未听闻死别离。
无论是生还是死,我独自承担。
北风吹起干枯的桑树,日夜为我哀叹。
仰望苍茫天空,下面没有黄口儿(指孩子)。
人生不如死,父母互相抱持悲泣。
黄色的鸟儿飞向东西,秋草也参差不齐。
我为何而生,我为何而死。
白天有如此景象,我心中当自我了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死别离》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离别和死亡的思考和感受。诗人首先提到自己曾经听闻过生离别的痛苦,但却没有听闻过死亡的离别之痛。他意识到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他个人必须面对和承受的。北风吹起干枯的桑树,象征着世事无常,生死离别所带来的悲伤无处不在,日夜不停。诗人仰望苍茫天空,下面却没有黄口儿,这句表达了他对于没有子嗣的遗憾和孤独。他认为人生不如死,父母互相悲泣着相互依偎。黄色的鸟儿飞向东西,秋草也参差不齐,这里描绘了离散的景象,象征着人事离别和世事无常。诗人最后问自己,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死去又是为了什么。他观察到白天的景象,意味着他对于人生的体悟和自我认知。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和离别的思考和疑问,展现了对于人生的苦闷、无奈和孤独的感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事离散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以沉重的语调和深刻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维仪

方维仪(1585—1668),女,字仲贤,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所作有《清芬阁集》, 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尤擅长绘释道人物。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方维仪朗读
()

猜你喜欢

欲留苦滞淫,欲去复仿佛。
卧漳仍登龙,两心正交相。
粲粲金玉人,纳纳锦绣肠。
安得云随龙,意和即公傍。
()
吏方居官时,美誉无不有。
及乎恶声出,乃在解官后。
有势易为好,无势易为丑。
万事要诸终,公论翻覆手。
()
四明光照九霄寒,阆苑神仙日往不。
瀑布远从银汉落,洞门长锁白云閒。
深崖瑞木金文润,绝顶灵槎铁色斑。
无限遗踪人莫识,落花香泛水潺潺。
()

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
花小可使大,子少可使繁。
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

()

劝君此醉直须欢,明朝又是花狼藉。(见《野客丛谈》)

()
陶公三尺渔梭,十年来藓枯尘壁。
无端夜半,风雷入梦,晓痕犹湿。
起唤兰桡,荻花荡漾,黏天晴碧。
望芝云一点,烂银盆里,青螺眼中堪识。
()
咿呀喝担礼筵开,无物聊堪表下怀。
天遣腐儒人事省,三冬不放一钱来。
()

新雨江村万绿肥,小园红白未全稀。望尘金谷吾何敢,流水兰亭或庶几。

姚合久抛筇竹杖,顾雍非爱北山薇。今朝重读高轩过,正始遗音的可希。

()

闲来桥北行,偶过桥南去。寂寞独归时,沙鸥晚无数。

()

户小关云,城高缒碧,嫩阴摇瓦。何年种柳,正忆汉南游冶。

想依依、香绵褪时,绣鸳不到閒庭榭。付馀花倦蝶,桥痕帘影,伴人情话。

()
卷帘晓望云平槛,下榻宵吟月半窗。
病守未能依结社,更施何术去为邦。
()

人家一片海心浮,彷佛楼台似十洲。不用梯云取明月,水晶宫里度中秋。

()

秋山入望已无尘,况得闲游谢事频。问著尽能言祖祖,

见时应不是真真。添瓶野水遮还急,伴塔幽花落又新。

()

延秀雒川鹤未翔。蝤蛴玉映镜中妆。低垂腻粉却羞郎。

书雁迟回劳引望,绣鸳偎傍惯交相。溜钗情味亸鬟香。

()

钱塘风掠水潺湲,杨柳桥西又北湾。红映数重村口树,青浮一点陇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