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篇

鸳鸯篇朗读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朗读
()

猜你喜欢

桑抽稚绿麦生歧,男女新年解谷丝。老至已怜同甲少,业成未觉见丁迟。

槿篱日薄鸡豚散,花邬春深燕雀知。却怪闲情消不尽,据床长咏《竹枝词》。

()

夜吟方倚树,晓梦已入竹。风铃散疏声,悬灯照凄绿。

颇欣谢尘事,息仰在深谷。迹感铩羽禽,狂惊失群鹿。

()

归去来兮,吾无以归奚以归。
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
慕往昔之经世,嗟吾力之莫追。

()

门巷客来稀,閒居静掩扉。微风花自落,细雨燕双飞。

向晓披遗帙,迎暄换袷衣。年年此时节,惆怅送春归。

()

仙山矗遐峤,缊奇信灵造。晻霭蹴重溟,巍峨冠穷昊。

阴室引阳辉,雾谷通霞岛。玄溜泽难枯,炎林蕊还早。

()

明月出东壁,众星亦煌煌。念我平生友,邈在天一方。

春风起中泽,百草何茫茫。岁月奄以逾,所悲半存亡。

()

明月射虚牖,寒螀悲洞房。感之不能寐,起步徒自伤。

美人隔千里,欲涉川无梁。徘徊吊孤影,涕下沾衣裳。

()

仙郎早朝退,直省卧南轩。院竹自成赏,阶庭寂不喧。

焚香开后阁,起草闭前门。礼乐风流美,光华星位尊。

()

东望吾彭耜,晴窗坠一蛛。
万金何足抵,尺纸寄来迂。
夜后灯花喜,朝来鹊语符。

()

春雪不禁风,散作六花堕,
方庭截明玉,纯白不可唾。
枯肠索悭句,喁噞空白过。

()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
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
且看了长安回去!
()

连朝微雪暗消凝,始觉春风逐旋增。
今早画檐偏有意,数条吹折晒残冰。

()

飞阁接天都,珠宫控太湖。
山光围百雉,野色入三吴。
木落禽声尽,云崩塔势孤。

()
前村雪里虽然早。
争似横斜开处好。
直饶隔水是江南,也恐一枝春未到。
延宾莫恨花阴小。
()

菉竹经冬雪未残,春风又觉动琅玕。清明数点疏枝雨,得共淇园旧侣看。

()
城阴一径自深窈,花木成行菊绕篱。
细说当时经始事,梦回春草费相思。
()

晴川历历树毵毵,游侣追随兴倍酣。笑指旧时行乐地,绿阴深处小溪南。

()

积阴生巨壑,飞翠落崔嵬。古木云萝暗,苍崖雪瀑开。

幽人挥麈坐,稚子抱琴来。想有登临兴,看图日几回。

()

试步向栏干,奇花正好看。乾坤增著力,风雨莫无端。

彩笔题诗易,金刀下剪难。十分方吐半,犹喜夜来寒。

()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
云山环所临,烟景日日异。
山作故人接,云为久处计。
酒酣一声笛,梅风四山起。
清香剩披拂,参横伴村醉。
()
烟中一线来时路。
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
()

一幅鲛绡万转丝,入欢怀袖莫教离。绣成醉蝶迷香意,似尔痴魂梦到时。

()

黄篾楼中枕书卧,双鹤交鸣惊梦破。青天堕下白云来,卷帘一阵杨花过。

()

一琴一鹤亦已清,如何屏去不留行。古人冷淡今人笑,前呼后拥小儿惊。

()

自入东胶路,乡邦此地赊。
人悲西候日,帆乱北溟霞。
民俗农为业,州城土作家。

()
犁牛生骍角,老蚌产明珠。
人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事固不可知,物亦难其拘。
一归于臆度,义失乎精粗。
()
浩荡气明絜,慷慨念废兴。
何能一念息,空令众愁增。
()
飞飞细雨湿花朝,不省阳乌影动摇。
晚色漏晴山又紫,始知阴沴已潜消。
()

寂寞番君后,光华帝子来。
千年遗故国,万事只空台。
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

()
求归方有计,惜别更堪愁。
上马江城暮,出郊山戍秋。
暗销何限事,白尽去年头。
莫怪频惆怅,异乡难再游。
()

秋高天阔雁南翔,游子愀然思故乡。
重阳正当风雨近,三径故应松菊荒。
酒酣耳热狂无益,江空目短愁何长。

()

团团桂影,怕人道、大地山河里许。旧日影娥池未缺,惊断霓裳歌舞。

雪白长城,金明古驿,尽是乘槎路。少年白发,自无八骏能去。

()

不用湖山事远游,海城东畔小瀛洲。谁言闹市无閒地,自觉浮生是荡舟。

梁燕岁归僧渐老,庭花时发水还流。一觞一咏青春暮,烂醉何妨下榻留。

()

淮南王,立小山,八公相见尽童颜。不愿大藩愿大年,八公右左语丹玄。

语丹玄,指仙经。天地大文不可明,阴阳百六妒虚清。

()
敝庐无良辰,荒田多荒岁。
贫贱重离别,君乎休富贵。
()
柳棬凉罐汲泉遥,味苦仍咸似海潮。
却忆径山龙井水,一杯洗眼洞层霄。
()

虎头一生信痴绝,虚名误人可多窃。
萧速白发宁可贷,流浪红尘几时歇。
三神山夐隔嚣纷,众君子聚莹冰雪。

()

天子龙沙拜法官,议郎亲戴辟邪冠。
晓辞漠北冰霜重,秋到江南草树寒。
谏疏频烦明主听,题诗长共故人看。

()

落霞堕秋水,浮光照船明。孤程发晚泊,倦楫摇天星。

蔼蔼野烟合,翛翛水风生。远浦浩渺漭,微波澹彭觥。

()
细数元正隔两朝。
眼看杨柳又新条。
岁寒独有江梅耐,曾伴瑶池下绛霄。
香篆袅,烛花烧。
()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余思。
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

莫笑区区老汉阴,桔槹省力却劳心。
翁头别有天机在,春雨半畦新绿深。

()
甲子穷时丧乱频,天教泽国着闲身。
无情花柳自春色,不觉山河多塞尘。
他日升平犹未老,此生流落且相亲。
江南江北经行处,莫话衣冠愁杀人。
()

王孝子,魏三公。
雀入幕,鲤入冰。
孝子可移臣子忠,而况三老北面天子尊辟雍。

()
际晚江风刮面来,晓寒已去却重回。
也知青女嫁滕六,巽二何须强作媒。
()
柳外朝朝雨,平添过旧痕。
往时桃叶渡,今日更销魂。
()
寒谷冰崖底著身,望晨疑寝越王薪。
今年未办巡簷笑,急雪阴风肯贷春。
()

朝来一舸渡湘水,山色横秋真可怜。
忽忆去年联骑客,沙边搔首意茫然。

()

断鸿疏雨滞茅堂,忽道书来自帝乡。老父弱儿兼致问,綵毫云叶并能将。

山深病我疏狂久,朝退怜君应接忙。尚倚皇华速台制,敢忘千古照南冈。

()
朔歇饕寒凝不禁,地雷应合战群阴。
悠悠未快功名手,渺渺谁觇造物心。
三寿作朋刚已复,二阳初动卦为临。
经纶及此身强健,插颔青丝雪未侵。
()

发翠斜溪里,蓄宝宕山峰。抽茎类仙掌,衔光似烛龙。

飞蛾再三绕,轻花四五重。孤对相思夕,空照舞衣缝。

()

转船惊见柳枝明。风里万丝轻。湘云楚水才堪称,一般是、婉娩多情。

骚客行吟旧地,江山自古空灵。

()

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
高槐虽经秋,晚蝉犹抱叶。
淹留未云几,离离见疏荚。
栖鸦寒不去,哀叫饱啄雪。
()

雨歇山青云出溪,芥苗初长净无泥。夜来插得新篱障,不梦羝羊踏破畦。

()

秋风吹明月,清光罗幽林。泠然下寒露,不觉滋兰襟。

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

()

丹葩信不类苹蒿,雨后常抽绿玉条。
此草岂宜弃调食,瘦茎欲比沈郎腰。

()

日日恨何穷,巴云旧隐空。一为栖寓客,二见北归鸿。

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赁居将罄比,乞食与僧同。

()
翟园不到才几日,寒梢冷叶秋箫瑟。
只有黄花数点明,上照青松下苍石。
记得春头来此嬉,梅花太瘦杏花肥。
巷南巷北皆春色,恰似吾人年少时。
()

山中十日九日雨,树头青青落不住。白犬寻踪入草间,惊起竹鸡飞上树。

()

长幅小藤又,题诗挂帐纱。万枝无一叶,留得雪为花。

()

相逢桑下说黄金,料得秋胡用计深。不是别来浑未识,黄金聊试别来心。

()

未曾至雁门,安知食雁美。
若读潜夫论,当不保此纸。

()
逃不从幼安,放非效玄真。
原事尧舜主,或与夔龙亲。
()
鱼咸满缶酒新篘,处处吴歌起陇头。
上客已随新雁到,晚禾犹待薄霜收。
()
心期极乐三千界,世事怀安二十年。
顾我未能从学道,只将寂寞当幽禅。
()
春风吹愁端,散漫不可收。
不如古溪水,只望乡江流。
新花红烁烁,旧花满山白。
昔日金张门,狼藉馀废宅。
()
黄里含真意,春容带薄寒。
欲知谁称面,遍插一枝看。
()